田華平
摘要:學困生是指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它具有一定的相對性,主要表現于學生基礎差、自律性差等不同的類型,在新課改的基礎上,為了促進教育公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困生轉化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從小學數學的特點來看,它主要是圍繞數字、圖形展開的基礎教學,但是部分學生卻始終找不到學習的方法和竅門,在能力水平上提高較慢,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應對。本篇文章通過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進行闡述,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幫扶轉化的原則,從而探討小學數學學困生幫扶轉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幫扶轉化;
引言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在班級教學中主要是以“差生”來定義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不好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教育改革的基礎上,通常會采用學困生對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進行指代,這里的困難可以分成理解困難、記憶困難等不同的類型,從而幫助學生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學困生轉化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需要幫助他們明確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應該適當的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應對措施,幫助學生實現能力水平的提升。有關人員可以就此進行具體的研究,從數學的學習內容和特點出發,幫助學困生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1、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1.1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
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它需要建立數學思維,而且小學生的有著不同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教師在班級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導致學困生的主要原因。通過對數學課堂的觀察和分析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大多以教學任務為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整體水平,而且在課堂上沒有幫助學生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解析,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長此以往就會找到數學的學習方法,無法跟上教學進度,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而且部分教師對于學困生有著一定的忽略態度,沒有從他們的角度進行問題的設計,這也是加劇學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
1.2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
從學困生的表現來看,他們主要就是基礎差,不能獨立的對題目中的邏輯關系進行分析,無法將學過的公式、概念應用到其中,實際上,學困生并不是都是指貪玩的學生,許多學生在課堂內外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仍然達不到相應的效果,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習方法上的問題,從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核心素養來看,它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可以巧妙的將不同的知識串聯到一起,但是部分學困生卻沒有加強在數學思維上的構建,僅僅是利用套路去解決問題,或者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記憶,這對于學生的后續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而且部分小學生習慣于將數學筆記記得詳細、工整,但是卻沒有真正的明確它的關鍵要點,沒有將思維與其結合到一起。
1.3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
學習態度是學困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缺乏一定的興趣,或者他們的自律性和自主能力較差,沒有投入相應的精力到課堂中,從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違紀等問題。首先,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這類學生的成長環境以及性格所導致,他們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習慣于表現自己,或者存在多動癥等問題。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高,沒有正確的認識數學的學科特點,教師在數學的學習上沒有與生活實踐結合到一起,需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2、小學數學學困生幫扶轉化的原則
2.1自信心原則
在學困生轉化中,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新是其中的重要原則,也是學生提高數學能力水平的基礎,只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避免叛逆心理的發生。在自信心的建立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鼓勵式教育,幫助學困生找到數學學習中的優勢,包括計算能力、記憶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盡可能的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可以快速的融入到課堂中,為數學學習提供相應的保障。另外,在自信心的建立中,還應該避免惡性循環的現象,教師需要主動的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實現互相之間的深度交流和溝通。
2.2針對性原則
在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幫扶轉化工作中,教師應該將針對性原則應用到其中,從不同的角度上確保它的有效性。對于班級教學來說,學生的能力水平存在不同的特點,包括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師在學困生的幫扶轉化中應該注意它的不同成因,做好事前的調查和分析工作,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家庭背景等進行研究,從而制定不同的方案,為幫扶轉化的進行提供有效的依據。
3、小學數學學困生幫扶轉化的具體措施
3.1幫助學困生設立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本應該是小學數學教師針對學生所設計的課時任務,反映小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可能取得的學習進步。那么,面對小學數學學困生這一群體,教師就應該適當性地降低教學目標的難度,適當放慢教學節奏,引導學困生樹立奮斗目標,引導學困生積極攻克難關,以便讓學困生也能體驗到成功,從而切實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引導學困生實現自主學習。在“小樹有多少棵”一課教學中,確定了“掌握整十、整百、整千等乘以一位數的筆算規律”這一教學目標,希望學困生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乘法學習經驗展開數學計算。通過筆算,學困生可發現,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數可以先用被乘數的首位數字去乘以一位數,然后數一數被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再在乘積寫上相應數量的0即可。由此,學生自主生成數學知識,及時優化數感與運算經驗。
3.2加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活動
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是幫扶轉化工作的重要方法,教師在數學課堂的設計中,可以增強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將趣味性活動應用到其中,從而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集中學困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例如在小學數學加減法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將生活中的場景還原到課堂上,教師可以點名學困生到課堂上進行模擬訓練,將數字加減法轉換為金錢換算的方式,將場景設置到超市、商場等場所,通過這種方式創立數學思維,明確加減法的本質,幫助學生對運算法則進行記憶。另外,在趣味性活動的設計上,教師還應該注意它的多樣性,可以通過故事、游戲以及競賽等不同的方式,提高學困生的參與度,實現對于數學學科的重新認知。
3.3建立小組幫扶
在數學學困生的幫扶轉化工作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分成不同的小組,將學困生均勻的分到不同的小組中,通過榜樣帶動的方式形成互助小組,讓學困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中,從而幫助他們改變學習中的壞習慣,不僅可以向教師詢問問題,還可以與小組內部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另外,為了提高學困生的進取心,教師還可以將獎懲措施應用到其中,并且定期給予他們一定的反饋和鼓勵,為學困生提供相應的動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學困生的成因主要來自于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幫助他們建立一定的自信心,注意在幫扶轉化工作中的針對性,設置不同的教學牧寶,建立幫扶小組,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飛飛.小組合作——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有效轉化策略[J].2020.
[2]拜玉林.提高小學數學學困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措施分析[J].2020.
[3]魏域欣,康健麗.培養興趣,加強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J].科學咨詢,2020(14):1.
[4]趙曉春.淺談利用微課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J].文理導航,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