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志娟
摘要:民間藝術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傳承和發展而來的重要資料,其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藝術審美的最具特色、最經典的文化符號。在現代幼兒教育體系中,學習傳統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基于此,本文就從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教育的角度,結合幼兒教育體系中滲透教育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要性作用,來深刻探討具體的滲透教育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教學:民間藝術文化;策略研究
引言:
民間藝術囊括非常多的內容,包括皮影、剪紙、泥塑、木刻、刺繡、扎染、石雕、瓷器、戲曲……種類極為豐富,形式素材也因地區、民族而異,多姿多彩,共同構成了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也成為當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體系內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
一、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要性
(一)民間藝術文化豐富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育,離不開民間藝術的支撐。尤其適于幼兒園的環境密切相關的本地民間藝術,更是幼兒教學的豐富素材來源。并且,民間藝術本身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在豐富幼兒教學內容、提高幼兒教學藝術水平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改善傳統幼兒教育模式,構建幼兒游戲教學的重要動因和機緣。
(二)推進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
伴隨著現代化、機器工業化的發展,很多民間藝術因為經濟效益低等原因,包括老藝人凋零等原因,導致很多非常值得學習的民間藝術因為無人傳承而逐漸消亡,傳統文化流失,損失巨大。因此,在幼兒教學中適當的融入民間藝術文化,不僅能夠為幼兒教學帶來更加豐富、有意義的素材內容,還能夠從民族文化傳承的角度,實現民俗文化元素的滲透教育和傳承發揚,從幼兒階段開始滲透,培養民間藝術文化的認知和相關文化傳承意識,啟蒙幼兒的藝術思維,為民間藝術的傳承培養接班人,促進文化傳承,實現優秀文化的發揚光大。
(三)增強教學趣味性
在幼兒教育體系中適當的引入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民間藝術文化內容,能夠為幼兒教學課程帶來更多非常有趣的變化,對于提升幼兒課程的趣味性十分有效。幼兒階段本身就好奇心十分強,對外界事物尤其是新鮮的事情更感興趣,也更充滿好奇,自制力、專注度卻相對較差,而民間藝術文化元素的引入,本身即充滿了新鮮感,十分符合幼兒的教育發展特征。尤其是一些優秀的民間藝術形式,其內容豐富、素材有趣、形式多樣、趣味十足,非常適合在幼兒教育中引入,培養幼兒的各項能力素養,例如一些非常富有趣味性的民間兒歌、山歌、舞蹈、手工技藝等。在幼兒教學中,適當的融入一些民間藝術形式,如剪紙,能夠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課堂注意力。或者如引入一些朗朗上口的民謠,幼兒十分感興趣,并且一些年紀較小的幼兒也更容易掌握。
二、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分析
(一)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民間藝術文化教學能力
老師作為幼兒教育的主導者,教學地位十分重要,教學影響力是非常關鍵的,能夠對幼兒的思想、行為、意識、素養等產生重要且十分深遠的影響。對于心智還未發育完全的幼兒來說,老師的指導和有效引導十分關鍵,教師所傳達的正確的價值觀念、科學的學習方法、高尚的道德思想等,能夠有效的幫助幼兒獲得成長與發展,塑造幼兒的健全人格,提高幼兒的能力素養,保證幼兒教育效果。
對此,要想順利的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教師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首先,必須要提高教師的藝術文化水平,以及相關教育引導的技能水準,并不斷強化對幼兒教師的教育滲透,促使幼兒教師深刻意識到民間藝術文化滲透的作用與價值,并掌握更為豐富民間藝術文化的相關知識內容,為教學滲透奠定基礎。
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民間藝術文化學習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民間藝術文化,或者園長也可以邀請相關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文化代表等進入校園,對教師進行專業指導,講解民間藝術文化內容,傳授民間藝術文化技藝,讓老師在學習和培訓中,提高民間藝術文化的水平,為后續的教學延伸提供基礎保障。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教師參加一些非遺采風、民間藝術展覽等活動,豐富教師的民間藝術見識,提升教師們的民間藝術素養,使其在多見多聞的基礎上,逐漸有更深刻的真知灼見,保證教書育人的有效性。
(二)將民間藝術文化滲透在幼兒的實踐教學中
民間藝術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形式也十分多樣,不管是繪畫藝術也好,還是雕刻藝術、染織藝術、表演藝術、剪刻藝術、編織藝術等,只要教師精心選擇,有非常多可供引入的幼兒教育素材。
例如,在進行一些動物、物體等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剪紙藝術,帶領幼兒一起開始剪紙游戲。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好一些剪刀、卡紙等材料,課堂上指導幼兒利用卡紙,剪出不同的動物的形狀,通過剪紙,展示出各類動物的圖形,如此,既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增強課堂關于認識動物的教學的趣味性,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同時,還能有效的學習剪紙文化,了解剪紙中的各種藝術特點,在剪紙藝術的熏陶中,培養藝術素養以及動手能力。甚至,大班的幼兒還能夠開展一些字體剪紙,既十分有趣,又能夠幫助孩子學習生字,一舉多得。或者如在一些故事課上,教師可以利用皮影藝術,讓幼兒在觀看皮影的過程中,了解一些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相對于傳統的繪本閱讀故事學習或者口頭故事講述而言,皮影藝術的形式十分新奇有趣,在皮影戲觀看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觀看感受,既能夠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還能夠有效的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的認知。還有如引入泥塑藝術,帶領幼兒感受神奇的“捏泥巴”,既有趣,又充滿審美教育意義……借助于多種形式的民間藝術種類,將其與幼兒教育結合起來,能夠有效的以其藝術品質,融合幼兒教育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目標,有效促進幼兒的能力素養的綜合提升。
(三)在幼兒的日常環境中營造民間藝術文化氛圍
對于幼兒教育來說,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幼兒的學習吸收和理解掌握,有著非常積極地促進作用。良好的民間藝術文化氛圍的塑造,能夠幫助幼兒建立更深刻的民間藝術文化意識,促進幼兒的藝術思維的發展,利用多樣化的學習素材,有效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予幼兒更深刻的藝術感知體驗,在刺激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方面十分有效。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模式內,教師可以適當的利用民間藝術文化,將其融入幼兒教育環境中,如利用民間藝術素材裝飾教室,或者利用民間藝術素材指導幼兒教學開展,或在校園內舉辦一些民間藝術活動,如利用相關傳統節日等組織民間藝術文化活動,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制作月餅、新年制作賀卡……靈活地融入民間藝術文化內容,使幼兒教學更加飽滿,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更富有文化內涵,利用環境的影響效用,為幼兒打造一個藝術文化空間。
三、結束語
在幼兒教育體系中,適當的結合幼兒教學課程設計,引入部分民間藝術文化元素,能夠有效的改善幼兒教學,豐富幼兒的認知,促進幼兒的審美、思想、道德等的發展。因此,在幼兒教學中,靈活的引進一些民間藝術文化,將其融入幼兒課程中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王鳳萍.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4):P.73-73.
[2]覃愛新.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 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3):225.
[3]張秋麗.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45):1.
[4]傅衛群.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文化藝術的策略討論[J]. 考試周刊,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