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秀蓮
摘要:在現代素質教育全面推廣的過程中,德育教育受到教育人員的高度重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實施德育教育,確保語文學科和德育教育相互滲透,提升學生道德素質,本文綜合探究語文學科與德育教育相互滲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相互滲透
引言: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育工作時,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具有重要的價值,教育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能夠合理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強化學生道德修養,使其教育工作能夠高度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發展需求,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一、結合學生個性
小學生具有個性活潑的特點,好奇心相對較強,對于各種新鮮事物,具有較高的興趣,語文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如果想要確保合理滲透德育教育,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實施德育教育,在以往開展教育工作時,教師普遍是向學生直接灌輸德育內容,導致學生無法全面了解德育教育,甚至會對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對于該種情況,教師需要全面把握學生具體情況,確保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心理情況,進而保障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具體情況滲透德育教育[1]。例如,教師在實施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更高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個人思路,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隨后,教師在講解課文時需要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牢記德育教育內容。
二、挖掘教材內容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時,教材文本中具有廣泛的內容和多種文章體裁,教師在具體落實思想教育時,需要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入探究,確保能夠對其中的教育因素進行準確把握,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有效結合,針對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實施思想教育。首先,教師需要完善課前備課,對品德教育素材進行深入挖掘。此時,教師需要深入鉆研教材文本,對課文所蘊含的德育因素進行深入挖掘,明確課堂教學的教育點,確保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實現讀書育人,結合課文特點實施思想教育。長征,獄中聯歡,開國大典等課文對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進行了深刻的闡述,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體會革命傳統,確保學生能夠對革命傳統進行有效的基礎,使其在未來能夠積極參與祖國建設。與此同時,臨海,桂林山水,長城等內容對我國燦爛文化和壯美河山進行了詳細描述,可以使學生具有更高的加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作者寫作背景,確保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作者情感,強化學生情感體驗,此時,教室需要向學生補充作者的創作背景和生平經歷,確保學生能夠合理融入作品內容,體會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心理動向。例如,教師在進行詹天佑一課教學時,需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文章的時代背景,確保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我國建國初期的慘狀,使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詹天佑的民族精神,對學生愛國情感進行有效激發。
三、強化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實施德育教育時,課外閱讀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讀物,不僅能夠使學生意志性格得到有效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對其高尚情操進行科學培養。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思想實際,興趣愛好和年齡特征,向其推薦相關讀物,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同時還需要強化閱讀指導,確保能夠對學生閱讀興趣進行有效激發,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讀書方法的傳授,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獲[2]。例如,當學生沉迷于情意綿綿,談情說愛的情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藝理論類書籍,確保學生能夠展示作品的時代特點,體會人物的情感。與此同時,還存在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只對故事情節感興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文藝作品的閱讀時,需要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作品思想內容,體會作品所表達的社會意義,確保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感染。通過有效閱讀,不僅能夠實現學生知識面的有效拓展,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戰勝困難,刻苦學習等精神的科學培養,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閱讀各種書刊雜志,確保能夠實現學生事業的有效拓展,使其具有更高的思想覺悟。
四、提升教師能力
首先,需要強化教師德育觀念,幫助教師正確樹立德育教育理念和德育觀念,確保教師在實施德育教育時,可以對學生自我道德修養和德育素養進行有效激發,使其教育工作實現教書育人,進而確保能夠實現德育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落實德育教育時,不僅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科研素養,同時,還需要對自身教學過程加強重視,在以往實施德育教學時,教師普遍對教材文本過于依賴,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和學生實際情況有效結合,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被動性,無法對其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該種德育教學模式很難強化學生道德素養,無法對其教學目標進行有效保障。在現代素質教育改革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合理更新德育觀念,高度重視學生身心發展,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實施教育工作,結合學生日常生活探究科研課題,然后進行科研活動,確保自己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更為有效地實施德育教育。
五、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結合學生個性,挖掘教材內容,強化課外閱讀,提升教師能力,能夠確保合理融入德育教育,確保語文學科與德育教育相互滲透,強化學生道德素養,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科學樹立,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馮雪珍. 對如何使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教學相互滲透的探索與分析[J]. 好日子, 2020(18):1.
[2] 張憲義.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路及意義[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