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全新的時代,高等教育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在高等教育當中,大學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新時代的教育改革一定要注重大學英語的發展和目標改革的優化。本篇文章將時間作為主要的線索來進行整體的改革梳理,針對于國家教育在大學英語方面的改革文件進行全方位的整理和分析。在此篇文章當中,筆者將我國中部地區的農林大學實施的英語教育改革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來進行分析,針對改革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相應的優點來進行全方位的探究,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可以進行有效的意見提供。
關鍵詞:國家政策文件;大學英語;目標導向;教學改革
各個國家的政府以及教育部門非常注重外語的教育。在1958年的時候,美國教育部門頒布了《國防教育法》,這部法律將外語的學習等級和數學學科的學習等級列為同等重要的位置。之后美國又在2004年、2006年、2011年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和文件,能夠助力語言的發展和相關戰略的有效實施。英語是在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第二語言,在我國現代化發展建設過程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大學英語教育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的人認為大學的英語教學費時較多,但是收效較低,同時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著學用分離的情況。雖然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在向世界范圍內發展,因此大學的英語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內容,所以我們針對要針對于大學的英語教育一定要進行有效的改革,注重教育內容的革新和教育方法的創新。
一、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演變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國教育部門將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恢復,并且針對于英語教學實施了全方位的指導,國家出臺了很多的相關政策,能夠促進大學英語的發展和教學。表格1將時間作為主要的順序,針對國家頒布的各項政策進行了有效的整理。針對于不同時期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具體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有效的列舉,其中涵蓋了三個非常主要的階段。
第一,注重英語能力的培訓。這一階段主要是從1980年到1985年之間,我國在1980年的時候頒布了《公共英語教學大綱》(理工科),這是當時非常重要的指導性文件。在當時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主要是實施基礎性的教育和專業化的閱讀教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進行英文科技書刊閱讀的過程當中,能夠很好的進行閱讀和識別,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能夠讓學生比較完整,順利的對英語書刊進行全方位的閱讀。第二,對英語通用語言能力進行培養,這一主導目標主要是從1985年到2013年期間,而這一階段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1985年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為主要的起點,針對于英語教學的能力、聽力、讀寫等技能進行有效的教育。在1987年的時候,正式開始實行四六級考試,其中在四六級考試當中,40%的內容是閱讀,20%的內容是聽力,其他的內容占據了40%。第二個時期是1999年版《大學英語教學大綱》[7]作為主要的標志。這一時期主要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第三階段是我國教育局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教高廳〔2004〕1號)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教高廳〔2007〕3號)作為主要的基礎。主要是對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素質、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提升,為了將這一方案進行有效的實施,在2005年是針對四六級考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閱讀的分值和聽力的分值所占據的比例是一樣的,都占據總分值的35%,同時在四六級考試當中還增加了很多主觀型的題型考核,能夠很好的將英語的通用能力進行有效的考察。在之后我國教育部門又頒布了2015版和2002版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5年版)》,針對于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的學術英語和通用英語能力發展進行了有效的區分和要求,要求各大高校一定要注重英語的教育教學和能力培訓,提升英語的論文研討,助力國家的教育成果展示,讓英語教學帶來更好的發展和有效的提升。
二、目標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措施
1、豐富教材內容
在教育學的研究過程當中顯示,要實施相應的語言教學一定要讓學習者與實際的語言氛圍進行有效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選取正確的教材,這是進行良好學習的重要基礎。針對于職業英語來說,其本身的專業性更強,因此相應的教材內容就要針對某一個專業或者是職業進行特殊的要求,能夠符合該專業的特色,可以讓學生在某個特定的環境或者是職業氛圍下進行英語的學習。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結合當前的人文背景、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等許多內容和標準進行有效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不是簡單的紙上談兵,而是應該促進整個職業的發展和環境的進步,能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語言技能和知識儲備,讓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有良好的方向感和明確的引導,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的積極主動,充滿熱情和動力。針對于英語教材的更新來說,不應該只是針對一些簡單句子的理解或者是翻譯,應該對學生聽、說、讀、寫、譯各方面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同時相關的教材當中也需要和自身的職業進行有效的聯系,注重相關性的把握(姚濟國,2014:81-82)。
2、改變教學方式
其實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語言載體,也可以將其理解成一種特殊的語言技能。要讓學生將這項技能進行有效的掌握,就要注重技能和載體兩者的相互融合,從而促進專業知識的發展和學習,這樣也能更加符合未來對職業的要求。因此在大學英語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極大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產生較大的作用。為了促進學生在學習和發展過程當中能將能夠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和職業的要求(易康,2010:283-284),老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將傳統的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將英語學習分成專業性英語學習和基礎性英語學習,注重兩者的時間搭配,同時也要注重兩者的相互結合。將專業英語的位置進行有效的凸顯。例如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情景法,讓原本非常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更加的活躍,讓學生在實際的情景當中進行有效的知識學習,讓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同時讓學生更加的生動,能夠主動地學習相關的知識,認真地參與到課堂當中,進行相互的交流。89961524-9724-4817-A617-4438A344C0ED
3、加強教學師資力量
在進行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和環節,同時英語的教學改革,老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很多大學老師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們針對于一些基礎性的英語教學是非常熟悉的,但是針對很多專業性較強的專業英語來說,并不是非常的熟悉。針對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并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對于學生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的職業要求也比較迷茫,面臨全新的素質教育,我們英語老師在進行英語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存在很大的難題,需要進行有效的解決,因此針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要實施有全方位的培訓,提升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例如,在平時可以實施一些培訓與交流,讓英語教師不光要學習基礎性的英語內容,也要了解專業性的英語內容,也可以讓教師走入企業,增加實踐經驗,從而更好地將一些專業性質的英語技能向學生進行傳遞。
4、改變教學考核標準
傳統的學生考核標準是考試成績,只是通過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考核,會讓學生和老師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實施教育改革,我們不光要注重應試教育,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知識的考核,因此學校可以將一些書面考核,向實際的技能考核進行轉變,讓學生在實際的環境當中接受對應的考核和考試,才能夠促進知識的學以致用。
三、大學英語教學進一步改革思考
1、科學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
對于四六級考試來說,我們不應該只注重通過率,也應該注重英語本身的學習,將教育理論作為教育的根本,注重事業發展,一定要在相應的指導框架內部,針對于整體的國家發展、社會發展、學校發展、個人發展進行相應的教育構建,注重本校英語特色專業的發展和整體的培育,要能夠很好的體現學校特色,同時也能夠體現學科特色,對我國當前的“四新”政策進行有效的服務,注重學生整體的基礎鞏固和水平提升,將此作為重要的教學和發展目標
2、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第一,在進行教學課前設計的過程當中進行認真準備,同時注重課后目標的有效把握,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指導,讓學生形成有效的自主學習,對于課程當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指引,發揮材料的作用和價值,注重實踐和理論兩者。第二,通過各種資源有效使用,增強育人的目標發展。第三,要實施全面的考核體系建設。第四,一定要注重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發展,通過合理的策略和方法指引學生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五,要注重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使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更加的高效,促進教學的改革和進步。第六,要讓學生和老師得到共同的發展,構建相應的QQ群或者是微信聯系群,將相關的信息進行及時的發布,更好地對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注重溝通和交流。
3、開展大學英語課程建設
針對于育人的目標要進行有效的實現。教育部在相關的文件當中也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說明,其中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當中提到過,在進行育人目標的過程當中,要加強課程的建設和發展,針對于公共基礎課也要注重育人目標的發展和有效的培育,注重人才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發展。針對于農林高校來說不光要對學生的基礎進行有效的提升,同時也要針對學校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有效的考量。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讓學生養成愛農、支農的偉大情懷,在英語課堂上不光要對相應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育,同時也應該注重知識的傳承,注重價值的塑造,注重育人的思想性提升。大學英語教師一定要認真地對各方面文件、政策的精神進行有效的領會。在整個的教學設計、目標體現、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許多環節,都要注重育人理念的有效養成,形成完整的流程和環節。
4、加強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在進行英語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大學英語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大學英語老師不光要注重自身語言優勢和素質的發展,也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各大高校給英語教師提供相應的發展平臺,增強制度和政策的有效支持。教師在個人發展方面也要注重內在動力的提升。當前信息技術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要注重自身與時代進行緊密的結合,在教學方法、管理理念評價等諸多層面都要進行有效的改革,注重立德樹人理念發展,加強教育改革,增強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
四、結語
當前的大學英語教育應該與時代發展進行緊密的結合,注重思想教育,也要注重職業改革,讓英語教育教學形成自身特有的知識體系,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育,從而助力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
作者簡介:沈濤(1978-),女,籍貫:江蘇南通,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ESP英語教學模式。89961524-9724-4817-A617-4438A344C0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