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修辭有“大修辭”和“小修辭”之分,傳統(tǒng)高中英語教學往往忽視了“大修辭”視角,因此有必要對其應用進行專題研究。基于文獻分析和高考作文的評分要求,提出既要培養(yǎng)學生能準確、恰當?shù)厥褂眯揶o手段(小修辭),使寫作和表達更加形象生動,又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大修辭意識,更加科學生動恰當?shù)厥褂谜Z言,達到良好的寫作或交際效果。
【關鍵詞】大修辭;高中英語教學;高考作文;核心素養(yǎng);交際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59-0024-02
【作者簡介】陳科芳,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浙江紹興,312000)院長,教授,稽山杰出學者。
修辭是語言和文化學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經(jīng)常說,“熟讀修辭三百例,不善言辭也善用”,以此強調(diào)掌握修辭知識和技巧的重要性。我國修辭學泰斗陳望道先生認為,修辭是“調(diào)整語辭使達意傳情能夠適切的一種努力”[1]。17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認為修辭學是演講的科學,“是適當、文雅、有說服力地講話的藝術”。也有學者認為,修辭是“有效使用語言的藝術”[2],是“研究文辭美化的一種藝術”[3],“是為了有效地表達意旨,交流思想而適應現(xiàn)實語境,利用語言各因素以美化語言”[4]。可見,修辭是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為使其有更好的效果而進行的一種努力,是為了讓語言表達更為準確,更為適切。離開修辭的語言必定是干巴巴的,毫無美感可言,甚至可以說離開修辭,語言就失去了魅力。
修辭有“大修辭”和“小修辭”之分,或廣義和狹義之分。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只關注“小修辭”,即各類修辭格或修辭方式(figures of speech或rhetoric devices)的應用。而忽視了“大修辭”(rhetoric),也就是廣義上的修辭。大修辭立足語篇,包括詞匯修辭、句子修辭、段落修辭和語篇修辭以及修辭格等。
通過查詢“中國知網(wǎng)”(CNKI),發(fā)現(xiàn)篇名中出現(xiàn)“高中英語;修辭”的共35條,其中最早的出現(xiàn)在1985年,其余的都是2006年及之后,這些條目中,有5篇是碩士論文。以“高中英語;修辭”為主題進行查詢,共有307條,其中最早的1條出現(xiàn)在1985年,另有1條出現(xiàn)在1988年,其余的都是2000年及之后,這些條目中,包括碩士論文105篇、博士論文3篇、會議論文2篇、輯刊1篇和圖書1部。不難發(fā)現(xiàn),多年來在高中英語階段,對“修辭”的研究和思考偏少,發(fā)表在高層次期刊或有影響力的成果更是罕見。
我們再來看一下高考英語作文的評分標準,其最高檔次 (21~25 分)的要求是:“完全完成了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覆蓋所有內(nèi)容要點;應用了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有些許錯誤,但為盡力使用較復雜結構或較高級詞匯所致;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從中可以看出,在內(nèi)容充分、不跑題的前提下,英語作文高分的關鍵因素及高分秘訣是:詞匯豐富、句式多樣、文章連貫。這三個關鍵因素實際上涉及修辭的范疇。可以說,寫作本是修辭活動,是根據(jù)需要和語境,在海量的詞匯、眾多的句型、豐富的修辭格和自然的銜接手段中做出最好的選擇。
以上文獻分析和高考作文的評分要求,毫無疑問凸顯了本組專題的意義。應該說,“大修辭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專題,具有獨特的選題定位、清晰的內(nèi)在邏輯和良好的實際意義。所選的四篇文章既獨立成篇,又互相關聯(lián),從詞匯層面、語法層面、讀寫教學和學科素養(yǎng)方面,分別予以闡釋,既有微觀層面的考量,也有宏觀層面的思考,能對高中英語教學帶來啟發(fā)意義和示范作用。
這里要特別提及鄭小莉老師一文。她以語法為主要抓手,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修辭意識。“凡是語言,就一定會有修辭,語法學是研究語言結構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而修辭學是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規(guī)律規(guī)則的一門學科,語法是語言的靜態(tài)分析,而修辭強調(diào)語言的動態(tài)運用。”[5]我們通常認為,語法主要是關于語言使用的“對錯”的問題,而修辭主要是關于語言使用“好差”的問題。然而事實上,語法也經(jīng)常涉及語言使用的“好差”問題。語法強調(diào)語言使用的規(guī)則,修辭則研究如何通過靈活使用規(guī)則(或反常規(guī)的用法)來增強語言的美感或力量。因此說,鄭老師這篇文章的選題初看有些矛盾,實則有其真理。
修辭就是依據(jù)題旨情境,恰當?shù)剡x擇語言手段和表達方式,以有效地表達思想感情,提高表達效果。在大學的英語教學中,修辭往往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但處在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學英語教學,由于學習內(nèi)容的深度、學生認知能力等所限,加上教師對修辭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或修辭知識的匱乏,往往只流于對語言表象的解讀或者具體修辭方式的講解和應用,對題旨意境、字詞使用、語言手段及表達方式選擇等大修辭視角下的語言教學的分析和講解不夠到位,未能很系統(tǒng)地開發(fā)學生的修辭知識和能力。
本專題中的四篇文章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教學啟發(fā)。既要培養(yǎng)學生準確、恰當?shù)厥褂眯揶o手段(小修辭)的能力,使寫作和表達更加形象生動,更具有表現(xiàn)力,又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大修辭意識,更加科學生動恰當?shù)厥褂谜Z言,達到良好的寫作或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望道. 修辭學發(fā)凡[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2]BROOKS C,WARREN R P.Modern Rhetoric[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58:3.
[3]陳科芳. 英漢修辭格比較與翻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8.
[4]張弓.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
[5]周行.從高考英語作文評分標準看高中英語寫作修辭“三要素”的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18(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