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宏 齊莉麗

摘? 要: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理念延續和升華了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理念耦合育人。基于此,文章通過分析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歸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總體思路,從思政目標確立、電商課型細分、思政形式選擇、思政工具選擇以及思政考核完善五個維度,實現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尋,依托不同課程類型進行具體實施路徑的闡述,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為高職電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課程思政; 電子商務專業; 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2)01-0093-0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理念是立德樹人的再次升華。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到,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程教學改革,完善教學設計,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1]。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全面貫徹我們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我們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么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應國家對課程思政的號召,高職院校作為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主力軍,課程思政建設迫在眉睫,課程思政強調“教書”與“育人”密不可分的教育理念,其決定了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可行性與必然性。因此,本文以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為例,探尋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政的耦合育人路徑,對貫徹實施課程思政理念以及推進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參考意義。
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必要性
(一)實然: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政需求
隨著時代的更迭與信息化社會的瞬息萬變,眾多學習渠道與學習工具供大學生選擇,自媒體與社交論壇的涌現促進了“碎片化學習”時代的萌生,大學生的知識面與拓展能力由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渠道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然而,紛雜的知識攝入也導致了大學生在思政方面容易缺乏正確的價值引領,此外,課堂中教師存在重專業知識學習、輕思政教育的問題。因此,課程思政亟須貫徹落實,以此幫助大學生“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課程思政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之一。課程思政建設使教師更關注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進行思政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在紛雜的“碎片化學習”過程中迷失。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耦合育人的機制滿足大學生的思政需求,以思政教育促學使其更易接受專業知識,有助于廣泛提升大學生的專業認同感,由此印證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二)應然:課程思政的價值所需
近年來,課程思政在高校教學改革中是備受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高職院校的課程目標是為了實現“知識的傳授與價值的引領相結合”[3],意味著教育不單單是一味的知識的灌輸,而是在知識輸入的同時,巧妙地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等與專業知識相融合,給予學生無形的價值引領。高職院校的課程可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4]。就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來說,其可分為基礎課、專業課、實訓課以及實習課等課型,理論以及實踐課程即為顯性課程,而在顯性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不同思政形式存在的課程思政融入即為隱性課程。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同為課程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要求同向同行,缺一不可。課程思政是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共同體現“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理據所在。課程思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課程思政的發展進程,課程思政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的主渠道,也是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必經之路。核心素養是課程思政的指揮棒,課程思政是核心素養實現的依托,二者相輔相成[5]。課程思政的價值所在決定了高職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必然性,同時體現出課程思政是高職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應然要求。
(三)必然:高職電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訴求
首先,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致力于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電子商務行業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要求具備網絡營銷、網絡推廣、網頁設計、電商物流、電子支付等電子商務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身心素質、人文素養以及職業精神。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現實依據,課程思政建設是實現“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培養目標的具體表現。隨著信息化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市場逐步走向寬領域、多元化道路,當今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思政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生作為人才培育的主體,擔任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高職電子商務專業開設的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以及商務法規等課程,均具備一定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師將思政元素貫穿于專業課程始終,利用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及其體現的思政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導向以及合法的商務從業精神,避免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但目前,高職院校很多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還顯不足[6],比如課程思政建設形式生硬、效果不顯著,因此,做好課程思政建設勢在必行。
為深化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意識,提高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技能,使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般融入專業課程,春風化雨般深入學生腦海中,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亟待實行。由此,本文探析高職電商專業課程思政總體思路,并據此進行具體的路徑實施闡述,提出相應的建議。
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總體思路
基于對電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然、應然、必然性的剖析,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施課程思政建設是應國家之號召、達高校人才培養之目標的必經之路。課程思政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有著不謀而合的思政契合點,如何挖掘二者中的思政契合點,將思政元素隱性融入電子商務專業課堂中,探尋課程思政的路徑走向,使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真正能落地實施,是當今思政教學需要不斷進行創新驗證的關鍵要點。由此,本文根據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現狀以及課程目標與特點,歸納出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思路(如圖1)。
(一)確立高職電商專業課程思政目標
確立高職電商專業課程思政目標是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前提和向導,利用課程思政目標選擇思政形式、完善思政考核、選擇思政建設工具等。高職電子商務專業面向互聯網和相關行業,培養能夠從事客戶服務、營銷推廣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7]。為實現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生除需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外,還需相應的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基于此,課程思政目標確立的關鍵要點需包括具備創新精神、人文精神、愛國情懷、工匠精神,以及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職業精神。
(二)依托高職電商專業不同課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
不同課型的課程設置具有不同的授課方式和授課特點,課程思政形式和思政建設工具的選擇自然有所不同。細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課型,并分析不同課型的授課方式和授課特點是選擇思政教學形式和思政建設工具的基礎。高職院校電子商務一般分為基礎課、專業課、實訓課以及實習課四個課程類型。基礎課包括思想政治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意在培養學生基本的公共基礎知識,課程思政建設應著重于幫助學生提高政治人文素養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專業課包括電子商務物流、網絡營銷與推廣以及網頁設計等,意在傳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與專業核心知識,課程思政建設應著重于提高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實訓課包括網店運營、網絡創業等綜合實訓,課程思政建設應著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實習課主要按照實習標準和實習管理規定,在電子商務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課程思政建設需校內教師聯合校外企業專家和相關專業人員,在學生實習過程給予正確的觀念指導,傳遞正確的職業選擇觀、職業價值觀以及職業道德觀。
(三)優選貫穿教學的多元化思政形式
課程思政組織形式的優選是電子商務專業不同課程類型授課過程中發揮最大思政教學效果的關鍵之舉。根據細分后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四個課程類型及其授課特點,選擇適合各個課型的多元化最優思政形式。基礎課擬采用觀看紀錄片等視頻以及相關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思政穿插;專業課擬運用案例分析、星光作品展以及圓桌會議等形式提高學生思政意識;實訓課擬在不同的課堂主題中,采用虛擬角色扮演和上機實操的形式將專業技能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實習課擬運用頂崗實習輔之于企業專家指導的形式,在提高學生工作技能的同時貫穿思政指導。優選后的思政組織形式不僅要求隱性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且具備可行性,還需充分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樂于接受傳遞的思政內容,以達到良好思政效果的目標。
(四)完善課程思政考核方式
課程思政考核是為課程思政建設全過程進行反思調整而設置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完善課程思政考核方式是推動課程思政建設進程,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的關鍵之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采用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思政考核方式。首先,課程思政的過程考核注重學生的日常表現,考核形式包括對學生在課堂中關鍵活動的思政表現進行過程記錄和考核評估、學生完成在線教育平臺發布的思政測評題成績評估等。其次,在學期末對學生的思政表現進行綜合測評,其中包含考察學生思政意識和思政能力的題項,另外,利用平臺考核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政能力進行總評。課程思政考核將構成學生總成績的一部分,考核結果也促使教師對本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進行反思以及再調整,以達到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完善課程思政建設過程的目標。
(五)選擇課程思政建設工具
課程思政建設的工具選擇是多元化思政形式的實施載體,通過優選的多元化思政組織形式,借助相關紀錄片、知名慕課平臺等互聯網教學資源、智慧教室、實訓室等軟硬件平臺,并根據細分的不同課程類型進行思政建設,向學生傳遞正向的思政觀念,引導學生做一個正能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班人。思政建設工具的選擇不僅要考慮便捷性、易用性以及成效性,還需結合當今熱點以及教育信息化和“互聯網+”的趨勢進行最優選擇。恰當的思政建設工具會在一定程度上輔助思政組織形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具體實施路徑
基于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思路,以不同的課程類型為依托,根據不同課型的課程特點,采用相應的思政組織形式,整體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實施路徑。
(一)基礎課程思政建設
基礎課著重于培養正確的政治素養和人文素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基于此,課程思政建設主要通過觀看視頻、案例分析等思政組織形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達成課程思政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時,可利用多媒體網絡讓學生觀看知名人物職業生涯紀錄片,開展案例分析,其中貫穿職業選擇觀以及職業價值觀的思政理念輸入,實時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引導學生合理地進行職業規劃,培育學生優良的職業道德,遵守法律法規。期間對于學生的思政表現進行過程記錄,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開展互動與測試,為課程思政整體考核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專業課程思政建設
專業課注重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廣度和深度,并培養學生現代化社會所需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為此,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時,可通過技能比賽、案例分析、圓桌會議以及星光作品展等思政組織形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可舉辦網頁設計、店鋪運營等專業技能模擬大賽,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比賽任務,并邀請專家進行相關指導;也可在慕課平臺上傳經典案例分析,小組合作進行共同探討,重在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意識,并隱性融入要遵守網站行業規范的意識,不隨意篡改具有版權的網站設計。此外,選品與采購、網頁設計等課程可開展星光作品鑒賞課,通過圓桌會議的形式,小組成員之間探討互評,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合作意識。期間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考核結果計入本周的“星光大道”光榮榜,利用激勵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三)實訓課程思政建設
實訓課重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綜合職業素養。實訓課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教師在選擇課程思政建設組織形式的時候,可通過技能比賽、上機實操及虛擬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思政教育。
例如,在客戶服務實訓環節,在智慧教室中通過虛擬角色扮演的方式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服務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客戶服務的行業規范和制度,以及培育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端正的品行以及熱情的服務態度。在網絡營銷實訓環節,借助實訓室通過上機實操的形式鍛煉學生的軟文寫作、策劃以及推廣能力,并對其中的網絡道德知識進行融入,培養學生遵循有一說一的原則,不夸大網站內容實際情況,遵守職業道德,并培養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謹防網絡欺詐行為,維護網絡正常的交易環境。在網站設計與運營實訓環節,通過開展技能比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遵守商業道德規范與法規的意識,還可通過知名網站設計鑒賞課的形式,豐富學生的美學知識。考核方式結合過程表現記錄結果和實訓平臺反饋結果進行綜合思政考評,也可對本課堂表現優異的同學進行口頭激勵,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典范。
(四)實習課程思政建設
頂崗實習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思政融入的關鍵一環。在實習前,學校應舉辦實習道德規范知識講座,促使學生遵守法律以及職業道德規范。在實習中,企業專家等專業人員對實習學生進行職業道德以及價值觀引導,在學生道德失范的時候及時給予糾正,實習期間采用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的雙導師考核方式,通過實習工作過程中的思政表現進行過程記錄,在期末考核中結合學生實習的綜合表現進行思政考評。
四、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建議
(一)深化專業教師思政意識
教師是立教之本,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作為課程思政建設中引領示范的重要角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認可和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8],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是課程思政能否真正落實的決定要素之一,因此,深化思政意識是每一位教師應當銘記于心并付諸行動的關鍵。為此,教師必須豐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儲備,學習重要政治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意識,學校必須提供經常性的學習培訓和交流研討活動,為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和課程思政建設交流探討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準確把握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契合點
如何準確把握思政教育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契合點,并春風化雨般傳遞給學生適時且恰當的思政理念,是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教師不僅要深化思政意識,還要加強培養思政教育能力,提高課程思政建設水平。為此,教師在豐富思政知識儲備、加強課程思政意識的同時,還要仔細研讀教材,找準專業課程思政切入點,能將專業知識與思政理論有機融合。采用符合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不同課型的思政組織形式,匹配恰當的思政工具,將課程思政理念潛移默化融入課堂中。
(三)創新教學形式,落實課程思政激勵作用
課程思政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而且對學生的學習動力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要落實課程思政激勵作用,則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課程思政最大的特征是將育人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9]。通過創新教學形式,拓展課程思政教學資源,結合當下時事熱點以及流行趨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投其所好”,并利用豐富的思政教學工具,如多媒體、知名慕課平臺、紀錄片、電影等互聯網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政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素養。
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經過實踐經驗積累,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才能真正落實課程思政建設,實現培育具有正確價值觀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EB/OL].(2017-12-06)[2021-08-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 吳晶,胡浩.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 (2019-03-18)[2021-08-01]. 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3] 劉詠寶. 基于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引發的思考[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9(3):68-71.
[4] 方成智. 高職學院隱性課程的建設與實踐[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9):37-38.
[5] 周蕓宇. 核心素養視角下技工院校實施英語課程思政的意義[J]. 智庫時代,2020(10):201-202.
[6] 郭慧,李峻峰.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現狀及改革建議[J]. 職教論壇,2020(7):163-16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標準[EB/OL]. (2019-07-30)[2021-08-01]. 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gzjxbz/gzjxbz_cjsmdl/cjsmdl_dzswl/201907/P020190730550747986651.pdf.
[8] 張宏. 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效應的困境、要素與路徑[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10):31-36.
[9] 張曉青,楊靖. 高職國際商務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研究與實踐:以《國際商務管理》課程為例[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7):88-92.
331850033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