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波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職業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取、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身心的發展,品德的塑造,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本文從中職生行為習慣入手,分析他們的現狀及成因,順勢提出實施養成教育的必要和目標,及實施方式的多元化。
關鍵詞:中職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引言: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職業院校蓬勃發展,可隨著普通高中的擴招和職業院校間生源的競爭,我們的中職生不僅數量越來越少,而且質量也日趨低下,這不僅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難度,也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注重對中職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中職生行為習慣現狀
目前,中職生在文化素養、行為習慣、紀律觀念和道德素質等方面都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
1.沒有學習目標
大部分中職生都是中考落榜生,以前的他們經常“混日子”,無心向學,所以來到職業學校后,他們依然延續不思進取生活方式,不端正學習態度,不設立學習目標。
2.缺乏自制力
在中職學校,有很多問題學生,他們紀律觀念差,無視規章制度,以搗亂為樂,甚至打架、毀壞公物,他們缺乏自制力,我行我素。
3.價值觀不成熟
中職生正值青春期,他們心理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受外界新鮮、刺激事物影響,形成扭曲的價值觀,人生觀。他們追求享樂,虛榮心強,自我要求不高,經常“應付”和“敷衍了事”,他們沒有人生理想,不做職業規劃、人生規劃,不珍視現在,不思考未來。
二、中職生不良行為習慣成因分析
影響中職生行為習慣的主要有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而環境因素又包括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
(一)不科學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則是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人格特征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特征和行為習慣。而受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限制,有些家長要么對孩子過分粗暴、嚴厲,要么過分縱容、寵溺,甚至放任,這些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都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不受重視的求學經歷
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的中職生都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經常受冷眼、遭否定,導致他們自尊心受傷害,缺乏進取意識,這樣的學習經歷不利于學生建立自信,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多元化的社會環境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社會上涌現出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這其中不乏有消極因素,如金錢至上,辦事靠關系,如果心智尚未成熟的中職生置身其中,很容易受到負面影響,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錯誤的價值觀。
(四)個人追求不高
中職生成長經歷中的挫折和失敗,使他們缺乏自信,從而自我放棄。他們自認為將來不會有太大出息,來到職業學校不過是尋求一條就業出路,他們沒有追求,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三、養成教育的必要及目標
由中職生的現狀及成因可見,實施養成教育勢在必行,這既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需要,也是教育的必然趨勢和學生發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學生應該養成哪些習慣呢?
(一)學習習慣
職校生雖沒有升學壓力,卻有就業壓力,不學無術是無法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要求的。所以中職生也要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覺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能力,這不僅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實操動手能力的培養。
(二)道德行為習慣
當代中職生普遍缺乏文明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班主任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緊張的時間觀念、科學的金錢觀,嚴明的紀律意識、高度的責任意識等,使我們的中職畢業生能夠在改革的浪潮中脫穎而出。
(三)職業習慣
現在的中職生很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他們缺少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品質。所以通過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職業素養也十分必要。
四、養成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第一,“愛”是教育的源動力。由于大部分中職生處于叛逆期,所以我們要以愛為源點,理解、尊重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愿意傾聽他們的心聲,真心期望他們成長。以愛為基點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明辨是非、善惡,提高思想覺悟,是養成教育的前提。
第二,注重常態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養成教育要貫穿于學生的每時每刻,每件事。班主任老師可以根據專業及班級特色,制定具體可行的日常行為規范和量化考核細則,并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的反饋。如開設“學習小達人”“文明小達人”“技能小達人”等多項小達人評比活動,在學期初發布評選要求,定期總結,學期末評選。這樣學生會在整個學期都按照小達人要求努力做好自己,畢竟誰都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時間長了學生會從“要我做好”變成“我要做好”,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注重常態化是養成教育的根本。
第三,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轉變思想,養成良好的習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養成教育的開端。班主任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好班級的每一塊宣傳陣地,懸掛勵志名言,張貼活動照片、榮譽證書,擺放學生手工等,讓學生找到主人翁感覺,重拾缺失已久的自信。這樣的氛圍有利于鼓勵學生樹立目標,確定理想,在這樣的氛圍中無論是召開班會還是學習競賽,或是技能展示,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班級里就會形成一種比、學、趕、幫的學習風尚。
第四,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踐行養成教育。中職生正處于一個精力充沛,好勝心強的時期,如果不給他們提供一個施展的舞臺,他們必將會把好奇心和注意力傾注于其他事物,如抽煙酗酒,打架斗毆,早戀等。如果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各種球類比賽,才藝展示,這不僅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彰顯價值,建立自信的機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另外還可以結合專業的特點,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體驗工作的快樂和辛苦,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五、結束語
總之中職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在中職教育中不斷探索與之相呼應的培養方式,為社會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郝日花.淺談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學生養成教育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9(2):1.
[2]李香利.淺談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學生養成教育方法[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00276-00276.
32485003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