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華
摘 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技能”,并要求將計算能力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確保學生的計算能力達到要求準確性、速度、靈活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原則。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小學數學的教育目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計算能力是培養這些技能的基礎。本文闡述了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并提出了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途徑
引言:計算能力是數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由于計算能力弱,許多人在遇到問題時會犯很多錯誤。培養計算能力不是短期的事情,它需要良好的基礎和長期的實踐。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計算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對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生活起著基礎性作用。因此,數學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來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目前小學階段計算教學的弊端
1、急于求成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像《100個簡單算法》和《精彩計算》這樣的書。有一些簡單的算法雖然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并且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一些相對較大的數字。看到這些書后,家長們迫不及待地想買這些書給他們的孩子學習這些方法。教師應向家長解釋情況,并防止他們購買此類書籍。這并不是因為里面的方法是錯誤的,而是因為它不實用。小學生有一定的計算基礎,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規則[1]。這些書中的大多數方法都是新的計算規則,對于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沒有通用的方法,容易混淆學生的思維。里面的數字既大又復雜。在小學,學生們無法輕易觸及這個問題,所以他們只會浪費精力。最后,他們沒有學會老師教的簡單方法和基本計算方法。
2、傳統觀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明確教育目標,明確教育需求,科學合理地制定教育策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優化計算方法的分析解釋并不僅僅是教授公式。有些學生死記硬背公式。一旦你忘記了這些公式,他們就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原因是學生對公式理解不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通過詳細的分析,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計算方法,促進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3、忽視復習
學習新知識后,我們不能一心一意地繼續學習新知識,也不能只注重新知識練習的形成,而忽視舊知識,這樣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學生有很強的接受事物的能力,但他們忘記得更快。因此,我們應該定期復習舊知識,通過復習舊知識來了解新知識。否則,所學的知識會很快被遺忘,就像一朵飄渺的云,在你面前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教學生計算方法時,許多老師認為某一點知識很簡單,并將其一筆帶過,在之后的教學中也不會注重提及到知識的復習重要性。
二、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趣味教學策略
1、豐富課堂教學方式
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豐富現有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注意力和投入精力,提高學生課堂的學習效率[2]。例如,在學習“應用分數”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使用故事擬人的方法,將教育內容融入情景創設中:“小紅的媽媽買了一個大西瓜?;丶液螅盐鞴掀骄殖伤姆荩瑴蕚浣o小紅、姐姐、爸爸和她自己。但小紅堅持要兩份。媽媽別無選擇,只能把小紅平均分的一份切成兩份。然后,老師可以問學生:“小紅得到的西瓜比其他人多嗎?為什么?“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我們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培養學生計算技能的目的。
2、掌握計算法則提高速度
口算能力是學生正確進行書面計算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計算理論,掌握計算規則。在計算規則、性質和規律的教學中,要注意知識的獲取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計算理論,掌握計算方法。實踐證明,學生理解計算理論,掌握并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可以減少計算誤差,提高計算速度,降低計算難度。計算題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練習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3]。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在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上有一定的靈活性,針對中等能力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和要求的練習,為所有學生提供“必修”題和自選題,“質量有保障,上限無要求”,以滿足各個能力階段學生的需求。由于教學必須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和任務,培訓的重點一般是基于對大多數學生的可行性,側重于基本練習和特殊練習。實踐課最能解決特長生求知欲不滿足和符合教學要求的后進生之間的矛盾,注重實踐的深化和發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培養學生審題、析題的習慣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它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在計算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容易閱讀計算問題的計算數據和運算符號,不仔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信息,然后盲目計算,最終導致計算復雜、精度低。解決計算問題和解決應用問題是一樣的道理,這需要一些觀察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出“先看、再想、最后計算”的思想:首先看整個公式是如何由幾個部分組成的,思考如何用一般的方法計算,然后看是否有一些特殊的條件,并嘗試用一些更簡單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有助于培養學生檢查問題和分析信息的良好習慣。
結束語:總之,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應該是精確的。所謂精確度,就是要有目的,突出重點,注重雙基,因材施教,減輕負擔,應消除作業練習的隨意性和重復性。要下大力氣提高素質,讓學生在實踐中有所收獲,在解決問題中有所進步。我們應該從解決問題中認識真理,把握規律,從而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技能。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良好情感體驗,逐漸形成用數學眼光觀察事物的意識和興趣,使學生在探索、合作和獨立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并在數學活動中主動提問、解決問題和獲得經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系小學數學課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立項編號:SXJYKT-2013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翟樹紅,于躍.“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亞太教育,2016(04):25.
[2]李新.計算訓練:小學生思維發展不應忽視的路徑[J]. 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14).
[3]林新華,鐘業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J].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14(3).
385550033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