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穎
【摘 ?要】在小班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精心設計出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初中體育老師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充分發揮小班化教學作用,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班化;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小班化教學是目前國內外教學改革的主要話題,其重點是使所有適齡學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義務教育。對初中體育教師來說,需要切實明晰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也就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絕不能忽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利用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可以自己結合實際需求來選擇體育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內容,進而使其對體育有良好的體驗,能在最大限度上滿足班級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
一、小班化教學的優缺點
就小班化教學來講,其不僅有優點,也有缺點。首先,優點。人數的減少,更加全面地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學生人數減少后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動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實行小班化教學后,體育教學通常不會受天氣因素的影響,教學更加靈活多變。其次,缺點。很難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不能學會如何妥善處理人際關系;學生沒有吃苦精神,缺乏競爭意識,不能獨立生活,許多學生都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不愿意與他人合作。
二、小班化背景下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方便學生實現自我
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小班化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所有學生,尤其是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這些學生膽子小,不愿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要想實現學生的自我滿足,教師就必須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其主觀能動意識。并且在盡量減少學生思維惰性的基礎上,顯著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其自主能力,從本質上使其成為小班化主體。事實上,小班化教學可以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和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為實現“人人發展”目標提供重要保障。
(二)有助于因材施教
大班人數較多,教師通?!耙坏肚小?,易忽視學生個體差異,而且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在小班化教學中,教師就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盡量掌握所有學生的實際狀況,利用教學設計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使所有學生在該過程中能更深層次地進行溝通。初中體育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針對性強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后個別輔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對每個學生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揚長避短,這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核心要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盡量做到關注所有學生,進而大大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
三、小班化背景下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思想
與集體式教學相比,小班化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是學生人數少。盡管學校缺乏科學規劃與準備,但體育教師需要正確認識這種形式的變化,應該在思想上改變傳統的集體式教學思想,迅速適應個人在小班化教學中扮演的角色,清楚了解新角色的任務以及責任。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有了全新的歷史使命,應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在學生面前呈現全新姿態。初中體育是小學體育和高中體育的過渡,對加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學生必須清楚認識學習內容和確定學習目標。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使學生了解二者的關系。比如:在培養學生耐力素質前先要向學生介紹培養耐力素質的重要性。而在實行小班化教學后,因為學生不具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以及競爭意識,部分學生覺得自己不是運動員,將來也不可能參與一些耐力比賽,培養耐力素質是毫無作用的。因此,對初中體育教師來說,必須讓學生知道培養耐力素質不僅是身體的鍛煉,而且是意志力的鍛煉,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能力。第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使學生對體育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將學生有興趣的東西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鍛煉的主動性,不僅可以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且正確引導學生對其喜歡的課題進行探究。教師還可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認識的一些體育明星身上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模仿這些體育明星。
(三)正確選擇和確定教材,科學制訂教學計劃
第一,正確選擇和確定教材。在初中體育課中相同的內容并非每個人都有興趣,男生通常喜歡的項目是足球和籃球等,而女生通常喜歡的項目是羽毛球以及排球等,而多數人都不愿意參與田徑類項目。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該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愛好興趣以及選擇,而且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引導,使學生意識到田徑類項目的重要鍛煉價值。第二,科學制訂教學計劃。班級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技能掌握水平、不同的學習潛力和不同的個體認知水平,但是在具體操作中可以發現,如果在同一個技術層面的學生之間可以更加高效的溝通和評價,這樣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包括基礎以及掌握技術能力的不同等,針對班級各個層次的學生合理制訂相對應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內容。這樣便于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交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習效率低且不能迅速掌握技術的學生,需要加強輔導,嚴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將小班化優勢全面發揮出來。
(四)靈活實施教學優化
初中體育小班化教學是促進素質教育的有效措施,也是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策略之一。就認知心理學來講,初中階段學生追求和渴望各種新鮮事物,獨特的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因此,在初中體育小班化教學中教師必須認真扮演好主導者角色,靈活實施教學。
(五)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小班化教學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發展自我、認識自我。例如,對“韻律操”有關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電教手段展示精彩視頻,構建學生普遍感興趣的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要包括創新和編排動作以及對節奏的感受等,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心態中達到既定的學習目的。
(六)認真貫徹“同項教學”與“異質提高”的基本原則
要想真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小班化教學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同項教學”與“異質提高”的基本原則,建立各個層面的發展空間和平臺,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技術掌握程度以及學習能力,組合實施選擇性分層練習。這種分層教學讓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和自由選擇,因為是小班化教學,所以學生數量不多,方便運用“同步教,異步學”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充分掌握技術的同時,可以進行逐次分階訓練,這樣除了讓學生技術動作更加穩定,更加有技巧,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也鍛煉了學生合作能力,形成團隊精神。
(七)鼓勵學生積極探究
就初中體育小班化教學來講,往往面向所有的學生,要想真正實現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就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學習觀及教學觀,利用學生都喜歡的教學問題來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利用對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溝通以及探討等各項探究活動,獲取清晰且詳細的技術概念,了解各項規范的技術動作。在學生主體的主動參與探究過程中將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八)加強體育課堂互動教學
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學生會受到更多關注,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與學生深層次了解的教學優勢,進一步加強課堂互動教學,掌握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合理制訂教學方案。教師在課堂體育訓練中必須主動參與教學,為學生提供理論和技術方面的指導,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可以高效地完成體育鍛煉。在講解完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探討,使學生意識到教師的教學規劃和自身認識有很大的不同,準確把握訓練方向。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制訂教學內容,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指出學生訓練不達標環節,讓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訓練活動的主動性,避免學生在訓練中邊緣化傾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多種角色,即參與者以及指導者等,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訓練,除了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九)明確教學目標
對教學活動而言,教學目標是關鍵,對教學過程具有多種功能,包括導向功能以及調控功能等。有效教學通常取決于教師是否準確把握和深入理解教學目標。因此,必須將教學目標分層次。比如:有些學生熟練掌握雙手胸前傳球技術,教師可以將其接下來的教學目標制成做好行進間的傳球聯系,有些學生完全不知道如何做到雙手胸前傳球,所以教師制訂的教學目標必須是加強原地雙手胸前傳球技術,認真思考在行進間傳球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到哪些問題。結合分層次的教學計劃來明確對應的教學目標,才可以讓一些技術較弱的學生也有所進步,從根本上實現加強學生創造力以及學習能力等各項能力的教學目標。
(十)運用分組教學方法和認真遵循運動技能
教學規律
初中體育教學中分組教學方法除了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形式之一,還要將該教學形式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制訂的教學計劃,體育教學通常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根據學生已有的技術,結合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體質等,這樣一來,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實現自身的目標,獲得成就感。事實上,不僅要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教師也要認真遵循運動技能教學規律,即技術難度從易到難展開教學。但必須引起重視的是,運動技能教學應該結合運動項目的特征實施,而且不能違反其教學規律。這就提出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和項目特點,準確把握教學。
四、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有很強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必須積極創新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合理應用小班化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綜合運用不同的評價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確定個人需求,用不同的方法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李世宏.試論小班化背景下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J].體育風尚,2020(1):145.
[2]孔祥龍.小班化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19(50):77-78.
[3]蔣皎峰.初中體育“小班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下),2015(2):87-88.
[4]杜代軍.論“分項教學”在小班化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J].科技資訊,2013(20):191.
[5]杜代軍.探尋小班化背景下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6):72.
[6]曹榮.新視域下初中體育小班化教學的有效嘗試[J].中學教學參考,2011(12):91.
31885003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