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能力,從對英語學習的語感啟蒙,再到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最后形成持續閱讀的能力。英語繪本作為課內外補充學習內容,究其特點,要求教師在組織英語繪本閱讀時,將學生置于教育教學的中心位置,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構建微型結構,立足教學內容制定實施措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繪本閱讀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素養。本文主要對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教學的構建與實施進行淺析。
【關鍵詞】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構建;實施
【作者簡介】張平(1986.09-),女,漢族,江蘇淮安人,江蘇省張家港市徐市小學,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引言
根據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教師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繪本作為教材的延伸,學生在學習英語繪本中掌握信息處理以及提升閱讀素養,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實際能力搭建微型結構,力求學生在探索學習中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素質。
一、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的解讀與定位
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英語繪本分為了不同等級。例如《黑布林系列》《牛津樹系列》以及《外研社麗聲系列》等。繪本閱讀編排趣味性較高,畫面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系統,故事情節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語言學習在故事中以真實的情境展開,語言知識習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鞏固,從而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與語言學習同步。
實際課堂教學時間安排的限制,英語繪本教學并不能很好地展開。另外,并不是每本英語繪本都需要以一個完整課堂進行呈現。這時,“微型結構”作為常規課堂的補充與延伸,走進了英語教師的教學。微型結構中“微”,在于教學時間以及教學內容。雖“微”,但是微型結構的含義可以擴展,教學內容不僅僅是學習語言知識,還有學生學習能力點的建構和位移。以“微課”為例,時下,微課作為“微型結構”呈現方式的一種,其主要是以視頻為主,相比于課堂教學而言,每個視頻的教學時長較短,基本上是在10~20分鐘左右,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反復觀看學習。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的能力點培養目標,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產生了無限的可能。
二、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教學現狀
1.教師應用微型結構教學意識較低。自從國家頒發了小學英語新課改教學標準后,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通過英語繪本閱讀構建微型結構組織教學。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部分教師在備課期間對單元整體教學意識較低,基本上是從教材中的各個課時入手,不能站在全局角度系統梳理每個知識點的內容,教師應用微型結構的教學意識較低,對教學知識缺乏系統化、全面化的設置,降低了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質量。
2.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部分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教學時,沒有站在學生角度分析課時目標劃分的合理性,課堂教學目標設置不夠科學,注重英語單詞和語言結構教學目標設置,過于重視英語知識點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培養,課堂教學較為固定呆板,學生無法在英語繪本閱讀學習中全面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弱化了微型結構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的價值。
3.忽視學生語言能力培養。在調查中發現,現如今絕大多數教師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教學中,側重于單詞發音、句式結構組織形式教學,過于傳授英語語言形式教學,在講解教學知識點時通常就詞教詞,就句教句,忽視了目標語言使用語境教學,沒有對學生語言學習能力進行系統培養,使得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只能機械學習英語單詞和句式結構知識,無法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4.師生課堂交流次數較少。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學生在英語繪本閱讀學習中,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需要教師進行輔助教學。但是通過調查發現,我國絕大多數教師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構建微型結構教學時,通常會將大量時間用到微課知識點講解中來,很少給學生留有相互溝通交流的時間,師生課堂交流次數較少,導致學生在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教師也難以在英語課堂上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問題,降低了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三、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教學的構建與實施措施
既是“微”,那么教師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培養閱讀品格和閱讀能力。在“微型結構”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利用思維導圖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差,絕大多數學生都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構建微型結構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學生結合微課視頻中的內容,分析英語繪本閱讀中的知識點,通過科學的思維導圖展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中提升自身對繪本文章內容的了解。例如,在“Let's paint”中,教師可以將這節英語繪本中的教學內容錄制多個微課視頻,盡量每個視頻講解一個知識點,方便學生觀看預習,并要求學生根據微課講解的內容搭建思維導圖,讓他們利用箭頭和關鍵詞將每個段落大意、重點詞匯之間的關系進行展示。當學生將思維導圖建設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制作好的知識框架收集起來統一批改,根據學生建設的思維框架,分析學生對微課內容的了解程度,并在課堂上結合英語繪本中的教學任務給學生深入講解教學知識,協助學生全面掌握這節教學知識,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知識講解結束后,應根據學生學習實力提供恰當的自主學習方式,以便 學生在今后學習中碰到類似學習內容時,能夠結合微課進行深入探索學習,有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提問教學啟發學生探索繪本內容。以往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繪本內容的含義,如果學生在聽課中存在不理解的情況,在課后只能通過詢問同學或者教師的方式進行查漏補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聽課質量。現如今我國信息技術成熟,當教師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構建微型結構時,可以運用微課開拓教學渠道,結合繪本閱讀中的教學任務整合網絡教學資源,充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例如,在“My family”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與這節內容有關的教學案例,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仿照錄制,講述語言應通俗易懂,促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英語繪本閱讀中的內容。當學生微課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對繪本閱讀的了解,設置問題內容,并將問題解決答案展示到問題下方。因為這種提問方式對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高的挑戰性,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實力進行分組,將不同實力學生進行劃分。在教師分好小組時,可以給學生留下交流探究時間,使得學生在面對面交流中學習其他學生分析微課內容的方式,拓展學生學習思維。當學生將問題制定好之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進行闡述,這樣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內容,分析學生對這節知識的理解情況,并根據繪本閱讀中的知識點對學生深入講解問題答案,促使學生在聽課中能夠提高自身對這節知識的了解程度。
3.巧用繪本閱讀培養學生語言思維能力。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學生的可塑性較高,這個時期學生既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和分享自身的所見所聞。因此,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時,應巧用繪本閱讀培養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立足教學內容構建微型結構,協助學生掌握英語繪本閱讀的學習方式。例如,在“At the zoo”中,教師可以將這節繪本閱讀內容制作成視頻,通過英語講述的方式給學生演示每個單詞的發音,并將詞性相同的單詞融合到一個視頻中進行講解,促使學生在學習視頻時能夠在腦海中搭建相應的知識框架,加深學生對所學單詞的印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教學分成兩個步驟進行學習,第一步帶領全班學生按照微課中的內容進行朗誦學習,協助學生對這節繪本內容的朗誦進行基礎認識;第二步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英語單詞進行繪畫,自己制作繪本,并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簡單闡述,講解該單詞的含義,運用相應單詞進行英語造句。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他們的繪畫能力較差,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隊伍,要求學生在所屬隊伍中結合微課進行繪畫制作,促使學生在制作繪畫中提升自身對這節內容的了解程度。當學生將繪畫內容制作完畢時,教師可以讓每個隊伍進行講解和展示,如果學生在講解中出現單詞發音不準的情況時,教師應結合微課內容進行糾正,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發音能力。但是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部分學生可能在參與繪本制作中仍舊無法掌握單詞詞性的問題,教師應站在學生角度分析問題的根源,并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講解分析單詞詞性的規律,促使學生在今后學習英語繪本閱讀時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思維能力。
4.采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再現繪本情境。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他們的模仿能力較強,當教師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中實施微型結構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網上查找教學資源,將適合學生的對話內容錄制到微課視頻中來,根據學生英語理解能力進行適當裁剪,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再現繪本情境,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能夠深入了解英語繪本中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Let's eat.”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網絡教學資源,根據這節繪本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制作,將其錄制成科學合理的微課視頻,確保學生在學習微課視頻時,能夠對英語繪本閱讀中的內容進行全面了解,掌握不同人物角色的發音技巧和面部表情變化規律,為后面角色扮演打好基礎。當學生對微課中的教學知識進行基礎認識后,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陣營,讓學生在所屬陣營中商量各自扮演角色,并結合微課訓練英語發音,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訓練中反復學習微課視頻,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印象。在學生訓練結束時,教師可以讓每個陣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并根據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現情況進行打分,這樣學生可以結合分數分析自身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現情況。當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應對分數最高的陣營進行鼓勵,讓他們運用英語語言講解自己對英語繪本閱讀的認識,促使其他學生對比分析自身對英語繪本閱讀中理解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完善自身對這節英語繪本閱讀的認知結構。
綜上所述,近些年國家制定了小學英語新課改教學標準,對課堂教學質量要求更高。教師需要在英語繪本教學中積極構建微型結構課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根據教學任務制定多種教學措施,利用思維導圖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提問教學啟發學生探索繪本內容、巧用繪本閱讀培養學生語言思維能力、采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再現繪本情境,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英語繪本閱讀微型結構學習中,能夠有效提高英語綜合素質,增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途徑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7(4):68-73.
[2]蔡曉霞.例談繪本閱讀“三段六步”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7(5):62-63.
[3]楊進英.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29):124-124.
[4]葉麗華.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分析[J].校園英語,2018(5):181.
[5]王莉.論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校園英語,2017(46):177.
[6]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