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敬
摘要: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味美質優的土雞需求日益增加,導致林下飼養土雞成為新趨勢;隨著飼養規模和數量遞增,未能及時更新的飼養技術、粗放的飼養管理模式及不重視預防理念等因素引起土雞絳蟲病發病率大幅升高,并且在臨床診斷中易發生誤診,從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具體闡述一例雞絳蟲病的發病情況和臨床癥狀,通過采取快速有效的診治,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將綜合防治土雞絳蟲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給養殖戶和同行參考。
關鍵詞:林下土雞;絳蟲病;診斷;治療;防治措施
雞絳蟲病是一種或多種絳蟲寄生在雞小腸和十二指腸內引起的一種急性、流行性蠕蟲病,是雞常見且危害十分嚴重的寄生蟲病。各日齡的雞均可感染,1~6日齡的雞易感染且發病率高,25~40日齡的雛雞更易感染,死亡率可高達5%~10%。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寄生的絳蟲奪取營養,損傷腸壁,其代謝產物可使雞體中毒,大量寄生時能堵塞腸道,造成雞體消瘦、腹瀉、生長發育遲緩,甚至死亡。該病常發生于夏秋季節,常表現為突然發病;環境潮濕、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粗放等是雞發病的主要誘因。本病主要因雞啄食了含絳蟲的中間宿主(螞蟻、甲蟲、蒼蠅、蚯蚓、陸地螺螄等)而感染。筆者現將一例土雞絳蟲病的診治情況報告如下。
1 發病情況
2021年8月10日,筆者在對鄉鎮獸藥經營部開展獸藥執法檢查中,接到養殖戶李某投訴獸藥質量問題。經詢問得知:李某在自家桂花樹林下飼養800羽本地土雞,已按程序免疫過雞痘、雞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該批雛雞在78日齡時陸續發生雛雞精神差,吃料量下降,飲水量大增,并伴有拉稀,糞中帶有血液,而后出現雞只死亡。店主經觀察和剖解,初步診斷為雛雞球蟲病,使用美驅(磺胺氯吡嗪鈉可溶性粉)兌水,加蓮礬散拌料,用藥3d后未見明顯治療效果,且患病雛雞數量增多,死亡數也增加。筆者隨李某到養雞場,通過仔細觀察雞群整體情況和現場解剖患病雛雞,在腸管內有大量絳蟲寄生,糞中發現白色米粒樣的孕卵結片。初步診斷為雛雞絳蟲病,采取快速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經用藥一周后,再無病雞出現,雞群得以完全康復。
2 臨床癥狀
患病雛雞精神不佳,呆立,不愿活動,食欲下降,飲欲增加,羽毛雜亂,無光澤,雙翅下垂,雞冠和肉髯蒼白色呈現貧血狀態,可視黏膜黃染;消化系統紊亂,排出白色或淡黃色稀糞,常帶有泡沫和血樣黏液,偶有白色絳蟲片排出,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部分患病雛雞因寄生的絳蟲產生代謝產物致使雞體中毒,而引發雙腿發生進行性麻痹,其后波及全身,導致癱瘓。部分雛雞發生生長發育緩慢,呈現漸進性消瘦,而后并發感染其他疾病出現雞只死亡。
3 病理剖檢
現場剖解3羽剛死患病雛雞和3羽瀕死患病雛雞,可觀察到:尸體蒼白,極度消瘦,肝臟呈淡褐色,脾臟蒼白,十二指腸發炎,黏膜肥厚,黏膜貧血、黃染,腸腔內有多量惡臭的黏液。腸壁內可見大小不一的灰黃色結節,結節中央有米粒大小的凹陷,可找到蟲體或填滿黃褐色干酪樣物質或形成疣狀潰瘍,腸腔中可發現乳白色的蟲體,蟲體前部節片細小,后部節片較寬。其它內臟器官無明顯病變。
4 實驗室檢查
按采樣要求,將解剖后的病死雞小腸和患病雛雞的新鮮糞便用保鮮采樣箱帶回動物疫控中心獸醫實驗室做檢查。
4.1涂片鏡檢
按無菌操作將小腸黏膜充血肥厚處刮取黏液制成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絳蟲頭結。
4.2糞檢—沉淀法
采集患病雛雞的新鮮糞便5~10g,加100mL蒸餾水,用玻棒攪拌均勻,用雙層紗布過濾,濾液靜置于燒杯中,經30min沉淀后,棄去上層液,保留沉渣,再加蒸餾水混勻,再沉淀,直到上層液透明。用玻棒挑取少許沉渣在載玻片上,加適量蒸餾水和甘油(甘油:水=1:1),蓋上蓋玻片,放在顯微鏡下檢查可見到內具有球形胚胎,大多呈無色或淡灰色的蟲卵[1]。
4.3類癥鑒別
雞球蟲病:患病雛雞小腸腸壁腫脹,內容物呈粉紅色糊狀,肛門處可擠出血凝塊糊狀血水。雞蛔蟲病:剖解可見盲腸腫大,在盲腸內可找到蛔蟲體。雞絳蟲病:病雞拉白色黏液性稀糞,在其糞便中可見乳白色米粒大小的絳蟲小結片,剖解可見小腸內有出血點或有蟲體堵塞[2]。
5 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剖解,在小腸內發現白色、扁平、帶狀、分節的蟲體和實驗室檢查出絳蟲蟲卵,即可確診為雛雞絳蟲病。
6 防治措施
6.1治療
將患病雛雞隔離飼養,先小群試藥后,用2.5%阿苯達唑粉0.8g/kg·bw拌料,全群飼喂,在早上空腹一次性投喂,限定在1h內吃完,連用3~5d,間隔7d后,用同樣的藥量再喂服1次。用藥后要求停水1~2h。用四黃止痢顆粒(黃連、黃柏、大黃、黃芩、板藍根等)0.5~1g/L兌水,可防止其它細菌混合感染。與此同時,在飼料中添加VA、VK。增強雛雞體質,從而有利于雛雞快速康復。
6.2綜合防控措施
在治療期間,將雞群隔離在網上圈養,每天及時清除網上和地面的糞便,集中堆積發酵,以生物熱殺滅蟲卵;將病死雛雞和淘汰的病弱及無治療價值的雞只,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而傳播疾病。保持舍內適宜的溫度,干燥通風,清潔衛生。用消特靈(45%二氯異氰脲酸鈉粉)按1:600兌水配成水溶液,對雞舍內的平養網、地面、墻壁、料槽、飲水器及周圍環境進行全面徹底噴灑消毒。給雞群提供營養豐富、搭配合理、適口性好的飼料,供給清潔的飲水。
7 體會
雞群發生絳蟲病時,應及時正確診斷,選擇有效藥物進行治療。本病例中,由于在臨床診斷上出現誤診,繼而誤導用藥,造成治療無效。在治療中,應選用阿苯達唑,通過小群試藥后,可按藥物使用說明或獸醫處方開出的用藥量,一次性均勻拌入飼料中飼喂給全群雞只。由于患病雛雞食欲不佳,應在雞群清晨空腹時投喂,飼喂時間限于1h內;這樣才能確保雞只攝入足量的驅蟲藥,以利于驅蟲。
消滅中間宿主,定期預防驅蟲。消滅中間宿主(螞蟻、甲蟲、蒼蠅、蚯蚓、陸地螺螄等)是預防和控制雞絳蟲病的關鍵,從而中斷絳蟲的生活史,切斷絳蟲的傳播途徑。絳蟲流行季節飼料中可添加環丙氨嗪防止和控制中間宿主的孳生。在雞60日齡和120日齡各進行一次預防性驅蟲,可交叉使用兩種或以上的驅蟲藥,防止產生耐藥性。
加強飼養管理。每天搞好衛生,及時清掃雞舍和環境的糞便,集中堆積發酵,以殺滅蟲卵。按不同飼養階段,采取適宜飼養密度;每天必須提供清潔衛生的飲水,飼喂營養均衡的全價配合飼料,保證充足的微量礦物質和維生素,使雛雞維持較高穩定的免疫力,以達到抵御絳蟲的侵入或阻止絳蟲的生長發育。定期對雞舍、料槽、飲水器及環境進行全面噴灑消毒;降低外界干擾和應激因素。
不同批次的土雞,應實行圍欄分區飼養,雛雞應與成年雞分開飼養,防止交叉感染;不重復使用同一片林地,若條件受限時,必須嚴格消毒場地,用機械將土層深翻掩埋,清除環境中的絳蟲中間宿主。
參考文獻:
[1] 焦愛軍,蔣正發.雞絳蟲病的診斷與防治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7(8):1.
[2]武國東,劉樹軍.絳蟲及雞絳蟲病的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