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東
摘要:通過對一例患乳腺上皮細胞癌的金毛犬診斷與治療,根據腫瘤的局部、全身癥狀,對腫瘤進行早期診斷,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學診斷、病史調查和體格檢查等作出確切診斷,并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采取手術摘除腫瘤,對切下的腫塊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為以后類似病例提供診療經驗。
關鍵詞:犬;乳腺腫瘤;病理切片;診斷;治療
腫瘤是在內外致病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機體組織細胞發生異常增殖的病理變化,是一種失去正常調控的細胞群體[1]。乳腺上皮細胞癌一般由化生的移行上皮或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呈不規則的腫塊,一般沒有包膜,與周圍健康組織分界不清楚,癌組織脆而硬,顏色灰白,顆粒狀[2]。生長于黏膜上的腺癌,表面經常有潰瘍和壞死。乳腺上皮細胞癌的多發年齡一般在10~11歲,2歲以下的犬很少發生,6歲以上發病率急速上升,該病的發生受多種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以發病遲緩、漸進性消瘦、老齡犬多發較為常見,常出現在一個或幾個乳腺上[3]。海陽市畜牧獸醫站寵物醫院接診一例犬乳腺上皮細胞癌病例,現將治療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金毛犬,6歲,母犬,體重30kg,體溫38.6℃,食欲正常,于右側倒數第一個乳頭處約有4×6cm橢圓狀大小的硬塊腫。
1 檢查方法
1.1 基本檢查
通過視診、問診、觸診等方法了解患犬的生活環境及發病史,檢查患犬的基本生命體征,著重檢查乳房處的腫物,觀察其游離性和質地,判斷患犬有無痛感或痛感分級。
1.2 血常規檢查
對患犬進行了靜脈采血,病犬側臥保定,助手壓緊內側隱靜脈使其充血擴張,抽取全血0.1mL置于EDTA-Na抗凝管中來回彈撥5~6次,將管壁上抗凝劑與血液充分結合,放在采樣針下方,操作儀器抽吸抗凝血即可,2min后取結果。
1.3 生化檢查
對患犬進行了靜脈采血,病犬側臥保定,助手壓緊內側隱靜脈使其充血擴張,抽取全血0.5mL置于肝素鈉抗凝管中,將管置于離心機中3,000r/min離心5min,然后推入試劑片、吸取樣本,開始檢測。
1.4 病理切片
取下的腫瘤在無菌操作下進行適當的修整,將其切成小塊,保證病變的典型性及病變組織的完整性。將獲得的材料放入10%甲醛溶液內固定24h,固定后的組織塊放在流水下沖洗12h,以洗去固定液。然后經過脫水、透明、包埋、切片、HE染色等過程完成病理切片。
2 治療方法
2.1 術前準備
手術臺、手術機械無菌操作,準備好碘酊、酒精棉球、紗布等,術者穿好手術服,戴手術套。病犬術前禁食12h,術前3h少喝水。
2.2 麻醉
麻醉前15min注射阿托品0.75mg,使用846合劑按0.1mg/kg·bw對病犬肌內注射進行常規全身麻醉,約15min進入中度睡眠狀態后開始進行手術。
2.3 保定
將該犬采取仰臥保定,固定好四肢,對術部剃毛,對術部進行常規消毒,鋪設創巾。
2.4手術過程
固定瘤體,在瘤體外側緣作一橢圓形皮膚切口,沿著皮下結締組織進行手術部位的深層鈍性剝離。由前向后小心分離腹筋膜和乳腺,鈍性分離腹壁侵蝕的肌肉組織和腫瘤,切除腫瘤的粘連處和腹膜,最后將整個腫瘤徹底切除,摘除周圍組織及病變乳腺,注意止血。對皮膚進行修整對齊,切去多余皮膚,因創口距離大,先對皮膚進行緊張縫合,后結節縫合,對縫合處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
2.5 蘇醒
肌內注射鹽酸苯噁唑(按0.1mg/kg·bw),使該犬盡快蘇醒。
2.6 術后護理
為了加快傷口愈合能力,增強該犬體能,減少感染的幾率,對病犬進行以下處理:在術后前3d抗感染、消炎、增強營養和補液:①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2mL+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50mL靜脈滴注;②VC 2mL、VB6? 2mL+乳酸鈉林格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③磺胺嘧啶鈉2mL;④酚磺乙胺注射液1.5mL。
3 檢查結果與分析
3.1 基本檢查結果
2020年3月份,該犬進行第一次手術切除,主人在前兩個月發現右側倒數第一個乳頭處有個小硬塊,當時并未在意,后發現生長速度越來越快,約有4×6cm橢圓狀腫塊大小,有一定硬度和可移動性、膨脹式生長、血管分布明顯,突出于皮膚表面,未發生潰瘍和損傷,體溫、食欲、精神正常,采取手術切除,術后恢復正常。并于6個月后,主人發現原先切除腫塊處長出與第一次腫塊大小的瘤體,于2020年11月進行第二次手術切除腫瘤,傷口恢復速度較第一次慢。并且該犬傷口處的腫瘤在一個月后又復發,面積擴大,腫塊大小約有6×8cm大小,且腫塊邊緣有三個指頭大的小腫塊,于2021年3月20日進行第三次手術。術后傷口恢復比較慢,食欲減退,體重減輕,活動減少。并于一個月后,腫瘤再次復發,且在左邊的尾側腹部處發現5×6cm左右的腫塊,且腫瘤的面積在擴展,懷疑為惡性腫瘤[4]。
3.2 血常規檢查結果
血常規結果見表1,通過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明顯升高,進一步懷疑為惡性腫瘤。
3.3血液生化檢查結果
血液生化檢查結果見表2,通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堿性酸酶明顯升高,懷疑惡性腫瘤。
3.4 病理切片檢查結果
病理切片結果如下圖1和圖2,根據病理切片分析,作出初步判定為乳腺上皮細胞癌,腫瘤細胞來源為乳腺上皮細胞,傾向于形成乳腺結構,細胞核多且部分深染,有多量細胞核呈現核分裂相[5];腫瘤組織中心有大面積壞死區,血管分布豐富,且血管內大量充血,血管外出血嚴重;腫瘤組織有少量結締組織支持。診斷結果:乳腺上皮細胞癌,惡性程度3~4級,腫塊應有一定形狀,手術中可能伴有明顯出血及黏性分泌物,預后不良,提示為惡性腫瘤[6]。
3.5 治療結果
總共切除四次,但后來腫瘤轉移,面積擴大,建議主人定期給該犬注射抗癌藥物(5-氟尿嘧啶),以減緩癌細胞擴散速度。
4 討論
通過對這例乳腺腫瘤的治療,乳腺腫瘤一定要切除干凈,并且要對患犬進行絕育,防止后期的復發。所有的腫瘤都應該建議主人做病理切片,X光檢查,確診患犬腫瘤有無其他器官轉移,如有轉移建議主人保守治療,減少動物手術痛苦。對于良性腫瘤應進行切除并建議主人定期帶寵物復查防止復發。
參考文獻:
[1] 田啟超,馬世波,王春明,等.犬乳腺瘤摘除術[J].黑龍江獸醫科學雜志,2014(10):14-15.
[2] 李花,崔洪平,袁冬東.犬乳腺瘤的病理報告[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28(6):154-155.
[3] 王彤光,陳誼,侯加法.60例犬乳腺腫瘤病例的臨床調查與分析[J].上海農業報,2012,28(3):52-54.
[4] 崔文,向毅,馮國峰,等.10例犬乳腺腫瘤病理組織學分析[J].中國獸醫雜志,2009,45(2):66-67.
[5] 侯加法,小動物外科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61-65.
[6] 邵衛國,陳榮卿,李靖,等.犬乳腺腫瘤摘除術及病理學觀察[A].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犬學分會.第十五次全國養犬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全國小動物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犬學分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