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剛 魯志勇 蔣建鋒 張春省
摘? 要?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各個行業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為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歸納法等方法對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探索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方法。研究結果表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大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技術動作,能夠有效提升技術動作的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使用信息技術的方式。
關鍵詞? 網絡環境? 高職院校? 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066-02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學科是高職院校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學生在體育課中掌握1~2門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要進一步完善高校體育設施,在教學中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網絡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各個行業的發展,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學中加入信息技術能夠提升教育的效率,可使各類人群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目前,如何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是擺在高職院校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中國知網以網絡環境、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為關鍵詞查閱文獻資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探索創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方式和方法,以期為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體育是高職院校學科的重要組成部門,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科目。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兩個方面的弊端。一方面,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大多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動作練習的形式進行,這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在我國學校中運用的頻率較多。但是在信息化時代高速發展,網絡視頻快速普及的今天,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教學的發展。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在體育課堂中比較散漫,甚至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視程度也不足,采用“放羊式”的教學,這種現象導致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效果不佳。以上這些現象不利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亟需轉變,進而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的理念
不同時代的教育理念不盡相同,但其宗旨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在高職院校中通過體育教學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是擺在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因此,現階段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理念,適應網絡環境高速發展下的新理念,創新體育教學工作,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首先,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要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要將學生置于首要位置,時刻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及時了解學生的訴求,通過體育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勇于進取、溝通交流的能力。其次,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學校體育的初始目的是通過體育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而通過在學校中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后期的工作和生活中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行為習慣,促進終身體育健康意識的形成。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體育鍛煉,更要讓學生理解體育鍛煉的終身價值和意義。最后,互聯網技術與體育教學相結合。互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能夠更好地解決技術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通過互聯網技術能夠針對學生在技術動作中存在的錯誤動作進行糾正,如針對學生某項技術動作可以通過慢放、圖片剪輯等形式,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技術動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后期的教學中改進。一般而言,隨著運動技術的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越強在技術訓練中分解練習的比例越大,而分解練習需要了解到自身的短板,通過信息技術能夠有效發現自身動作在哪個環節中存在問題,從而通過分解強化練習,提升薄弱環節的訓練,促進整體動作的提升。
三、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的方法
(一)在體育教學前運用信息技術預習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學生年齡相對較大,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在體育課前教師將下節課要講的知識點通過網絡平臺傳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上課內容進行學習和探討,在此基礎上對技術動作的基本概念和動作技術要領有所了解,對于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匯總成文字材料,在上課的過程中再與教師進行探討。例如,在進行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中,在上課前教師將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微視頻傳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技術進行討論,對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并將自身的技術動作錄制成視頻,小組內同學通過觀看視頻對學生技術動作進行分析,查找自身在動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進行練習,促進動作技術的連貫性。
(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入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是上課的主要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傳統的高職院校體育課堂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課堂大部分時間用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學習的狀態較差,學習效率較低。將信息技術加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能夠提升課堂效率,將課堂還給學生。在上一個環節中學生在課前已經對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課前對單手肩上投籃的重、難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對課前存在疑惑的問題進行探討,通過探討能夠加深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單手肩上投籃進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的學生可以互相糾正錯誤動作,在反復的練習中共同進步和提升。信息技術計入課堂教學中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進取的動力,真正將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三)依托網絡技術完善學生動作技術
任何一項動作技術的形成都需要經歷動作的泛化到動作的分化再到動作的自動化這一過程,一個完整技術動作的形成需要通過大量重復的訓練實現動作技術的經濟性。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動作技術的完善可通過學生和教師對動作技術進行糾正來實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完善技術動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當運動員的技術動作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單純通過肉眼和經驗觀察技術動作與借助信息技術完善技術動作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完善單手肩上投籃動作的過程中,該動作是籃球中的基本技術動作,但是對于身體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很多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之后動作技術仍然不夠流暢。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術層面的原因也有身體層面的原因。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將學生的投籃動作放慢,通過慢動作觀察學生的技術動作,這樣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并針對投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訓練,以提升投籃技術動作的標準度。
(四)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指揮棒,可以說教學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發展方向。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運動成績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客觀整體的衡量一個學生。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評價中能夠更好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增加教學評價的元素。將學生的進步程度、課堂表現、理論素養納入教學評價中,在上課開始階段對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行評價,在學期中、學期末再對學生進行一次評價,通過對比學生的進步程度給予相應的分數。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對每節課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如學生在課堂中的領導能力、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的團結互助能力等,在學期末對學生整個課堂的表現匯總后給予相應的分數。理論素養是影響學生對運動技能理解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不能僅僅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也要讓學生理解運動的本質。其次,師生互評。傳統的教學評價中主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沒有體現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在教學評價中將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評價的效果,如間隔一段時間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教師通過教學評價的反饋改進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后期的教學中不斷提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最后,教學評價是不斷完善的過程。在教學評價中教師要不斷反思和總結,同時也要與學生多交流探討,豐富教學評價元素,提升教學評價的效果。
四、結語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對教育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加入信息技術能夠提升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建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基金項目:全國輕工業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2021度課題《互聯網+環境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QGHZW2021125)。
參考文獻:
[1]林成亮.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17):5-6.
[2]龍專.基于創新教育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方法與理論研究[J].教師,2015(23):54.
[3]郝曉帆.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J].時代教育,2017(21):180.
[4]魏佳.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188.
[5]趙翀,駱旗林,黃萍,等.引入網絡課程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17(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