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杰
摘? ?要:教育部連續發布多個有關推動“五項管理”落地實施文件,“五項管理”文件出臺并實施,是希望解決近年來教育方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回應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和期待。國務院的督查加大加快了問題的處置力度,有力促進了教育教學的常態化管理,但在農村,中小學“五項管理”實施方面仍舊面臨農村家長認識程度的差異化、社會層面保護的缺失、農村中學生自身因素和對教育理解的偏差等諸多問題。
關鍵詞:農村中學;五項管理;實施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6-0013-02
近日,教育部連續發布多個“五項管理”相關文件,“五項管理”即手機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作業管理、體質管理。根據文件精神,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對全國中小學“五項管理”的落實情況進行實地督查,發現問題,嚴查嚴辦并立時整改?!拔屙椆芾怼蔽募雠_并實施,是希望解決近年來教育方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回應了社會和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和期待。國務院的督查加大加快了問題的處置力度,有力促進了教育教學的常態化管理,但農村中學在“五項管理”實施方面卻面臨著更多更難的問題,文章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淺析思考。
一、農村家長認識程度的差異化
農村家長認識程度的差異化,導致家校配合管理的難度和不確定性,政策規定在執行過程中,由于家長配合程度不同,實施效果有著明顯差異,這種差異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一)學生管理出現“真空地帶”
在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管理和監護基本上是“5+2”形式。學生在校5天,由學校統一管理;周六日在家休息2天,由父母照料管理。可實際情況是,在農村很多年輕的父母大多在外工作,照顧子女的責任就落在老人的身上。老人對孩子給予了很多物質關注,但卻忽略了心理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嬌慣、自私、不懂尊重和感恩;而且在網絡影響下,沉迷于虛幻世界、不服管教、胡亂交友等問題,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心理缺陷,造成“5+2=0”的教育效果,這一切源于學生監管存在“真空地帶”。
青春期發展的學生需要更多家庭溫暖,性格養成時期的學生,需要父母親人的陪伴、教導和指引,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中學階段真正掌握孩子學習和生活的依然是父母,他們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發展。消滅這個“真空地帶”,彌補教育監管的漏洞,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學校教育出現“畏難”情緒
生活的提高,物質的豐富,應該帶給孩子強健的體魄,但學校出現很多“豆芽菜”“小眼鏡”“溫室的花朵”,學校的“體育”力量何在?我們似乎忽略了教育中基礎的一環。
學校的體育課成了擺設,最大的原因是“安全”。對學生的過度保護,讓客觀的意外事件,都能成為主觀責任,學校在健康體制管理上產生“畏難”情緒,無法做出科學的決策和措施,體質健康完全讓位于安全需要,體育課成了玩耍課、活動課,有興趣、有內容、趣味橫生,卻起不到增強體質的效果,讓體質管理成為空談。
(三)反復管理難見成效
農村中學生家長配合不到位,從反方向成為孩子的依仗或作弊的漏洞,學校管理因此出現剛性或陷入無可奈何的境地。以手機管理為例,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方便了溝通聯系,但同時也帶來了消極影響。學生對于手機的誘惑很難抗拒,由于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難以識別判斷不良信息造成的危害。但家長的認識層次不一,尤其在農村,很多家長忽視對學生心理層面的教育和關注,缺少陪伴和良好的興趣培養,致使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沉迷網絡不能自拔,想盡辦法把手機帶入校園,增加了學校對手機管理的難度,同時也造成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四)作業布置出現難度
除此之外,對學生作業量的掌控,尤其時間設置難以把握。學習效率高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的作業量與學困生的差別是巨大的,而且同班級內,學生層次不一、學力不一,作業布置以時間標準衡量,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二、社會層面保護的缺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對未成年人的監管和保護來自四個方面,即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四個方面統一部署,統一行動,構成完整的閉環鏈條,學生才能健康成長。但在農村,社會保護的功能不斷被弱化,司法保護又屬于事后救濟,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在農村難以形成合力,存在脫節,學生監管的力度和廣度被壓縮。
例如,學校周邊500米內不得有營業性網吧、娛樂場所,現實中卻比比皆是,誰來負責?學生不得進入營業性網吧和娛樂場所,并沒有真正遵守,如何查處?作為未成年人不得購買香煙、酒類等不適宜成長的商品,那些路邊的商店經營者是否遵守這一規定,又該如何制止?充斥網絡的暴力游戲、不良頁面,心智未全的孩子經受巨大的心理沖擊,最簡單的感官刺激讓他們身陷其中,難以自拔,甚至走上違法犯罪之路。社會保護在這方面理應加強,真正起到“預防勝于治療”的作用,讓著眼于后的社會救濟成為威懾力量而存在。
三、學生的自身因素和家長對教育理解的偏差
初中三年,是人生成長很重要的階段,但一些學生卻選擇了自我放棄,把最美好的年華交給了貪吃、貪玩、貪睡,虛度時光;而一些“積極”的家長急于讓孩子“長大”,忽視了其成長的自然過程,只記得大量施肥,卻不知哪些肥料真正有營養,真正適合孩子,為了孩子傾其所有,卻不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
總之,“五項管理”的實施,無疑是邁出學校更加科學管理的第一步,對學校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具體的、可量化的標準,但是對標準的執行和落實,還需要學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操作中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違背原則,靈活運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護航,為學校良好發展奠基、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