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盛琦

摘要:文章通過對一線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分析出在詞匯教學中現存的問題。然后根據一節詞匯課的實例,來進行初中英語優質詞匯課的模式分析。從英語單詞的詞音、詞義和詞用三個方面總結了優質詞匯課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詞匯教學;中學英語;二語習得
一、引言
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隨著新課標的頒布,各地開始圍繞以體現國家意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的革新。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中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成為了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各學科的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圍繞著“學科核心素養”展開。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四方面構成,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通過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轉變,碎片化學習向整合化、情境化和結構化學習的轉變,學科知識為本向學科育人為本的轉變(王薔 2015)。
新課標的頒布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我們打造更優質的課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理論指導。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融入課堂到互聯網+進入課堂輔助教學,英語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也更加注重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的培養。然而,也出現了有些教師將時間及精力花在如何設計“活躍”的課堂及如何運用多媒體中,而忽略了最基礎的知識傳授及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等問題。而且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之下,教師們不敢大膽嘗試新理念,在課堂的授課中依舊更多地關注教授知識,而非通過教學的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達到育人的目的。
因此,探討新課程理念下英語課堂優質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的背景下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開展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在課改新背景下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新方向。
二、詞匯教學的現狀
一直以來,英語的詞匯教學都是處于英語教學中的附屬地位,并沒有引起教師和學生足夠重視。而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對一線教師的訪談,我們發現傳統的詞匯教學模式包含以下步驟:1、教師布置學生跟讀一個單元的單詞。2、提前抄寫單詞的中英文。3、上課時學生跟錄音讀單詞,教師通過音標對學生的讀音進行糾正。4、教師用PPT講解每個單詞的意義和拓展單詞的詞義、短語和句型。5、進行單詞練習,一般為同義詞連線、首字母填空、根據中文意思填空等書面練習。6、某些課堂會穿插一些單詞游戲,例如根據提示和圖片猜單詞、連詞成句和單詞尋寶游戲等。在檢測學生是否掌握單詞方面,教師大部分采取的方式是要求聽寫和背默單詞。機械的記憶往往讓學生覺得單詞的學習是枯燥的,從而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通過對學生的訪談發現,學生在對單詞學習的困惑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準確的單詞發音。課堂上采用的辨識讀音的方法通常是根據音標來讀單詞。所以,大部分教師在學生初一剛入學時會教授一遍音標。這確實很好的解決了一部分發音的問題。但是音標的構成形式和單詞的拼寫形式很多是不一致的,所以學生在從音標遷移到單詞拼讀是存在問題的。同時,大部分的文本并沒有標注音標,這又為學生正確地拼讀造成了困難。2、記憶單詞的方法。教師在布置給學生記單詞任務時,往往會忽略教授記憶單詞的方法。但是學生是需要方法指導的,如果只是靠死記硬背并不能引導學生有效地記憶單詞,并且很容易遺忘。3、單詞在語境中的準確使用。學生在口語和寫作中使用單詞,對于單詞的準確使用存在疑惑。這往往跟單詞的輸入是有關聯的。教師在教授單詞時是孤立的教單詞,還是給予一定的語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單詞的使用。
根據教師和學生反饋的問題,我們可以總結出目前的初中英語詞匯課亟待解決的主要就是三個方面的問題:詞音、詞義和詞用。如何在詞匯課設計中更好地解決這三個問題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三、詞匯教學的研究現狀
通過梳理知網上近十年的關于詞匯教學的期刊和論文,我們發現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是百花齊放的。其中在語音學上,有研究自然拼讀法在中小學語音教學中的應用(李金蘭 2013),也有英語國際音標與自然拼讀法的比較(梁燕葵、蒙雅娜 2010)等。在單詞記憶法中,有思維導圖在中學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張倩怡 2018)和基于詞源學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唐萬磊 2018)等。在詞用上,有詞匯組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劉碩 2018),也有語義和主題聚類呈現對英語詞匯聯想反應的影響(陳艷艷、張萍 2018)等。
我們可以發現詞匯學習的詞音、記憶單詞和詞義詞用方面都有相關的深入研究,但是在針對一線教學的整合性的詞匯教學模式方面的研究是很少的。
四、詞匯教學課堂實例分析
針對前期發現的問題以及根據大量的詞匯教學研究,我們以一堂真實的詞匯課為例來進行優質詞匯教學模式的研究分析。本課選用的教材為牛津深圳版七年級下第7單元。學生是七年級學生,已經接受了音標和自然拼讀法的基本訓練。選用的單詞共20個,與本單元的主題相關。
1、課堂的詞音輸入環節
學生在前一天的家庭作業已經完成了跟讀單詞的任務,對于單詞的發音有基本的準備。課堂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生在學案上讀單詞并劃出所給的11個多音節單詞的音節,同時觀察每個音節的字母構成。教師在PPT上呈現并引導學生總結自然拼讀法中字母構成的發音規律。例如:通過觀察ordinary和order,推導出字母or組合發[?:];通過觀察feeling和agree,推導出字母ee組合發[i:];通過觀察shower,crowd和narrow,推導出字母ow組合可以發[au] 和[?u]。教師用自然拼讀法引導學生看字母發音并由讀音遷移到單詞拼寫中,幫助學生解決單詞的發音并為單詞拼寫做好準備。
2、新詞的呈現環節
解決了單詞的發音以后,到了新詞的呈現部分。本堂課采用的是圖片加單詞的呈現方式。所教授的學生為七年級學生,圖片對于學生大腦的刺激有更優的效果。教師在PPT上呈現Picture Memory的活動。每一個單詞匹配一張相關的圖片,在圖片選擇上盡量選取有趣的讓學生記憶深刻的圖片,使學生的大腦中實現單詞和圖片的聯想記憶。在新詞呈現完畢后,開展Quick Show的活動,即學生以小組積分制為基礎進行看圖說單詞的活動。從而進行圖片聯想記憶的鞏固。
3、單詞拓展環節
新詞導入后,進入了拓展單詞的環節。教師開展Dictionary Work活動,即教師通過篩選后在PPT上呈現8個基本詞并給出拓展詞的線索,讓學生查閱詞典完成拓展單詞的學案任務。例如:以poem為詞根寫出它的名詞;以agree為詞根寫出它的反義詞等。在這個環節,學生已經過了查閱英語詞典的訓練,并對派生詞中的詞根詞綴有基本的認識。學生完成學案后進行分享,教師給予一定指導和單詞的深度拓展。
4、單詞記憶鞏固和應用階段
本堂課采用的是思維導圖和聯想記憶法。教師給出一個小范例,引導學生把所學單詞用聯想記憶的方法串起來,并用思維導圖呈現。學生用造句的方式來解說單詞的聯想,從而實現單詞的記憶鞏固和詞語的使用。思維導圖如下圖:
例句:I wrote a poem to show my feeling. Tom agreed with me and gave me some advice.
學生所串起來的詞越多,得分越高。因為學生能力的不同,對于一些較弱的同學,可以鼓勵采用一部分中文來進行串詞。
五、總結優質初中英語詞匯課教學模式
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沒有詞匯,人們則不能表達任何東西。(Wilins 1972)詞匯是所有教學的基礎。而它也是學生有很多困惑的部分。我們不能忽視甚至繞開詞匯的學習。筆者根據詞匯教學的專業理論學習以及一線教學的實際觀察和實踐,初步得出優質初中英語詞匯課教學模式。
1、利用自然拼讀法解決詞音。自然拼讀法源于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適合初學者(兒童)學習特點的注音系統。核心是建立字母與讀音之間的對應系統,目的是將語音轉化為文字符號,增進閱讀能力。(李金蘭 2013)隨著自然拼讀法在國內的推廣,很多小學已經開始重視拼讀規律對單詞的學習影響。但筆者目前接觸的學生,在小學階段仍缺乏自然拼讀法的系統學習。這也是目前國內初中學生的現狀。他們對于單詞的拼讀和拼寫存在很大的困擾。而自然拼讀法所能實現的“見詞能讀、聽詞能寫”功能正好能幫助到我們的學生。只是在使用自然拼讀法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事項:1)、學生必須有音標的基礎,因為自然拼讀法只能解決英語詞匯中80%的拼讀,有20%的詞仍需要借助音標來實現發音。2)、自然拼讀法的訓練需要借助閱讀來實現鞏固。我們學習拼讀法最終的目的是幫助閱讀,而廣泛地閱讀也可以對自然拼讀法進行鞏固。
2、詞匯教學中要配套教授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在新詞呈現中,我們可以采用圖片聯想記憶法和主題聚類的呈現法(陳艷艷、張萍 2018)。孤立的教授單詞不利于學生的記憶。如果把單詞和圖片聯系起來,可以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立體化的記憶。而主題聚類呈現是指把單詞以一個同主題的形式呈現,在呈現初期,單詞就是聯系的。在單詞課的設計初期,教師就應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單詞水平來進行詞匯課設計。在拓展單詞和鞏固單詞記憶方面,我們可以采用派生法來引導學生通過詞根詞綴來自主地學習并拓展單詞。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注意詞根詞綴的教授和歸類,并在平時的課堂中以多種方式不斷呈現來刺激學生的記憶,從而達到鞏固和應用。
3、使用思維導圖和語塊化小語境教學來引導學生實現詞語的使用。詞匯的學習最終是導向詞匯的使用。如果我們在教授學生學習單詞時,以語塊化的小語境來進行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和記憶詞,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語境中使用詞。而思維導圖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詞匯的記憶和使用脈絡并提升單詞學習的趣味性。
六、結語
優質的教學模式一定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水平的。作為教師,教學設計的初衷就是設計適合學生并能啟發學生思維的教學課堂。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要注意培養他們掌握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思考,同時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busi
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2017.03
[2]. 王薔. 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 [J]. 英語教師,2015(16):6-7
[3]. 教育部.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EB/OL]
[4]. 李金蘭. 自然拼讀法在中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英語教育,2013(6):93-96.
[5]. 梁燕葵,蒙雅娜. 英語國際音標與自然拼讀法的比較[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93-96.
[6]. 任 楊 何高大. 自然拼讀法與詞匯間接習得有效性實證研究[J].外語學刊2014(5):117-120.
[7]. 張倩怡. 思維導圖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2018(3):236-237.
[8]. 劉碩. 詞匯組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8(1):158-160.
[9]. 陳艷艷,張萍. 語義和主題聚類呈現對英語詞匯聯想反應的影響[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18(6):61-78.
[10].張萍,陳艷艷,陳穎園. 語境類型對英語詞匯聯想反應的啟動效應[J].外語教學2018(5):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