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武
摘要:在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中逐步引入核心素養的目標,進一步促進學生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討,以實現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同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優化
前言:
小學數學是學生在初等教育中學習數學知識概念、形成縝密邏輯思維的基本學科,擔負著很大的教學任務。而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既要讓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理解,又要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從而達到數學學習的平衡。因此,如何全面優化教學,探索適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和學生實際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優化,使學生既能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又能充分利用數學的技巧,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為在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認知發育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發展狀況。同時,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核心素養,也可以突破傳統的傳統數學知識學習模式,進行創新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識方法,從而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另外,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核心素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把數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中去,從而有計劃地、有目標地解決人生問題,從而更好地了解和了解數學的形成和運用。另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核心素養,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想象力、邏輯性、主動性、主動性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有效運用、發散、創新思維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養成的策略
(一)結合教材的研究,使教學目標設計達到最優。教師必須關注目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要能夠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導向作用,并能適應學生的發展而相應地調整教學目標。而要使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把重難點知識的進行分析。基于這一點,教師才能清晰地認識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將教學目標分層,保證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如果能有效地建構教學目標,則可以在后續的教學活動對教學流程進行有效地創建。
(二)設置梯度問題,優化教學提問開展。在數學教學中,提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要使學生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答,教師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針對教學情境進行調查,并對問題進行優化設計。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選擇問題時,常常忽略了學生的發展程度,所選擇的問題沒有層次。結果,發展水平低的學生難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就算他們很有激情,也會漸漸消磨殆盡。要改變這一狀況,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作出最優的調整。老師在設計問題和逐步解決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發展水平。另外,如果老師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老師就可以鼓勵那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孩子去做答案,從而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在課堂上,老師們可以針對“口算乘法”的復雜程度,提出各種困難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上,成績不佳的同學也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參與到課堂中,并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組織話題討論,提高學生的科學意識。話題探討是一種提高學生的科學直覺的教學方式,它可以讓學生在認識上與生活、數學等方面的矛盾問題進行探討,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他們的感知,從而鞏固數學的根基,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認知特征,組織學生就有關問題展開討論,利用現有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尊重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這樣既能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又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主動性,從而形成高效的課堂。
(四)設計多樣化的作業,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業是學生掌握鞏固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際成效。而要使數學教育的高效進行,就必須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優化課后作業的設計。以往的作業設計都是以課堂教授知識為基礎的,而現在,新課標要求學生的能力發展,相應的,老師也要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并設計出能夠滿足學生綜合發展的任務。為了達到這個教學目的,教師在進行課后任務設置的時候,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創造出多樣化的課后任務。比如,在教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程的時候,老師們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教學作業,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構造知識作業,從而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在設計好知識型作業之后,老師要做的就是將平行四邊形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這門課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測量自己臥室的面積并對其進行測算。在通過這種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的能力得以有效地發展。
(五)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由于學生的總結性思維和系統化思維還不夠成熟,導致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認識不夠全面,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性總結,傳授學生總結數學知識技巧和方法。在完成了相關的課程后,老師可以為學生劃分出相應的知識結構,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庫。首先,老師會給學生按相關的教學內容歸納出一張知識思維導圖,使其理清思路,并運用“問題串”的方式來完成教學內容的總結。
結語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優化教學設計,將核心素養融入到教學中,注重實踐,優化評估,多方面進行有效的訓練。教育是一門藝術,面對性格各異、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思維尚未發展的小學生,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從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出發,強化與之相適應的理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繆金龍.優化教學策略,構建小學數學快樂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108.
[2]王大鵬.優化教學策略,實現小學數學創新教學[J].學周刊,2016(2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