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鯨
摘要:當前正值體育課程變革進一步深入和新課程標準持續推出的時代,而快樂教學作為一個全新的課程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也適應當前體育課程變革的要求。它通過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教育手段的有效性在體育運動課堂中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并以它獨特的優勢特點在學校運動課堂中的運用日益普遍。韻律操是在歡快活潑的樂曲配合下,由韻律體操和芭蕾舞中的基礎動作與舞步所組成的成套訓練,以其獨特的節奏感與表現力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
關鍵詞:快樂教學;小學韻律操;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韻律操屬于徒手操的一類,是一種在樂曲伴奏下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動作,融合了運動、舞蹈、歌曲于一體的身體訓練方法。通過學習安排科學合理的韻律操,對正值成長最快速時期的小學生而言,可以建立科學合理的身體姿勢,從而發展良好體格,對促使骨骼、肌腱的正常成長,訓練節奏感和韻律感,對發揮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都起著積極的意義。而且,對培育小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健全的心靈及其對將來的學業、生活和人際交往等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韻律操助力小學體育教學開展
小學生的體育鍛煉非常重要,關系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為了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體系上不斷健全,需加強韻律操的教學。韻律操的應用,能夠促使小學生在日常的活動、鍛煉、熱身等方面有一個正確的指導,并且在自身的潛能激發效果上更好的提升,告別傳統教學的不足。韻律操的學習難度并不低,可以讓很多小學生在短期內快速的適應,而且還能夠配合小學生的成長、進步,在韻律操的類型上不斷地調整,這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具有更好的成績。隨著小學體育教學的意識不斷覺醒,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案、教學方法上都會不斷的創新,目的是希望小學生在各類體育知識的掌握上能夠通過科學的思路、科學的方法來完善,同時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進一步豐富。韻律操教學是比較基礎的組成部分,但是更加匹配小學生的體育能力,在綜合性的訓練過程中,完全可以讓小學生在身體成長過程中得到更多的輔助,并且在綜合性的教育理念上可以借此來取得更好的效果[1]。
二、快樂教學在小學韻律操教學中的價值體現
1、為“終身體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礎
長期以來,由于學校韻律操的設計和布置都是從老師的視角進行的,而沒有從小學生的身體特征入手,而忽略了他們在運動練習過程中的心態轉變,從而使得小學生在運動練習過程中一直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況[2]。同時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未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也未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參與度,從而導致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持續下滑,從而造成了他們對韻律動操課持無所謂甚至不愿意學習的心態,這非但不利于學校運動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也將造成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減少。據我國的小學生體質檢測結果分析,目前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已持續近三十年呈現減少的態勢,運動期間雖有所改善,但總體態勢卻并未改變;為轉變現行的運動教學方法,開展愉快運動課程,充分調動小學生的運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投入到運動教學與訓練中去,進而為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2、打破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
音樂韻律操訓練是在歡快生動的樂曲配合下,由音樂韻律運動與舞蹈舞步的基礎音樂動作與舞步所組合的成套訓練,以求獨特的旋律感與表演能力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并便于學校組織和實施,對全體小學生終身體育思維的素質教育是較好的方法一點。伴隨快樂運動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其內容和實際價值在運動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得以發掘和表現,促使老師在教學中的領導地位由原先的主體向引領轉化,推進了老師和諧健康人際關系的構建,突破了傳統單一的"填鴨式"課堂教學,進一步彰顯了學員個人的發揮能力,讓運動認真地實現了其本身的塑人功效;這樣以人為本教育的教學理念填補了傳統文化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韻律操為教學載體,經過體育教師在課堂中的積極引導,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以發展,對激發孩子體育學習動機、提高韻律操興趣和終身體育思維,都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與社會價值。
3、韻律操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價值
韻律操不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體魄,還能夠讓小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很大的興趣,而且由于韻律操還帶有跳舞等特色,這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著極大幫助。韻律操不同于以往的運動項目,它有著優雅的舞蹈動作,通過這種動作能夠幫助小學生形成一個健康有型的身軀,也有助于學員們從小訓練身體并增強對自己的信心[3]。在上課或練習的時候,不少小學生都有著伏案、習慣性彎腰駝背的習性,其中部分學員有著很明顯的O型腿特點,但通過韻律操,這種惡習、缺點都能夠得以改變。其次,韻律操通常是跟隨著音符舞蹈的,所以通過韻律操,對小學生們而言會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也會增加教學興趣。在某種程度上,韻律操還能夠有助于小學生緩解文化課的壓迫,從而緩解了學生文化課學習的沉重負擔。綜上所述,由于韻律操在學校體育課中具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它不但促進了小學生的身體的健壯發展,而且促進了小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所以進行學習韻律操,對小學生而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件。
四、小學體育中韻律操的遵循原則
韻律操作為一節體育課的準備活動部分,不僅需要其起到熱身作用,還需要它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所關聯。如果教師在編排動作時將本節課教學內容體現在所編排的韻律操當中,可以對本節課學習目標的達成具有促進作用。準備活動中的韻律操在起到熱身作用的同時與主教材內容有一定關聯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主教材內容,所以韻律操的編排應以中等強度為宜,不能過大或過小。對于小學生來講,平均心率在110b/min,最高心率140b/min,時間2~3min 為宜。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內容的學習。韻律操是體育與藝術的結合,它具有一定的審美性,它的風格應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來進行編排。首先,具有審美性的韻律操必須是音樂與動作都具有審美性,在配樂的過程中,根據樂曲、動作的一致性進行必要的、適宜的修改,以求達到動作、樂曲的和諧統一。根據樂曲的表現力度、轉折等進行節拍調整。可先從頭至尾粗配,做到心中有數、再逐節細致修改。整個過程應做好記載,以便比較、與修改,使韻律操的音樂與動作都具有一定的審美性。教師在進行編排時,動作應力求易學、感興趣。動作與方向的變化應較少,可以根據每節音樂的節拍來重復動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容易學會,也符合準備活動中操化熱身關節的作用。在編排時每節暫以4×8拍為準,待具體配樂后,根據音樂處理為具體需要的節拍。
三、快樂體育教學在小學韻律操教學中的組織與實施
1、優化場地器材,滿足小學生身心發展需求
快樂體育教學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對課堂周邊環境的優化設計,為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上課之前就可以按照此階段教學的基本要求,合理、有效的布局好場所和器械,并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體質和心理素質和各種安全隱患。有趣的活動場所、器材設施可以迎合小學生的獵奇心理,進而更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實現學生身心和諧發展[4]。(1)合理布局活動場所。老師們在上課之前可根據本節課所要講授的教學內容,合理有效的布局場地。例如:在新的教學課程上,老師們可以把所要教的動作以小卡片的形式分組地呈現出來,在課堂上,當老師完成演示動作并說明內容后,學生們才能分別的按照每個卡片內容自主練習動作,這既培養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如果是復習的課程,則老師便可依據具體情況巧用材料設定一個個小展臺,當學員順利完成上課內容后,便可分組上臺演示,此方式更能高效的調動學生對復習的信心與成就感。(2)合理使用顏色。曾有英國生物學家在實驗調查中認為:“顏色對人的情緒影響很大,色彩作用于人的感覺,激發人的神經系統,進而在情感上產生”。在韻律操的教學中,我們就能夠運用顏色對人感覺的影響,科學合理的布局場所。例如:讓學員在有各種地面顏色的區域進行鍛煉;使用各種顏色的標志物把學校分類,以同一顏色的學校為一隊;增添顏色的種類等。學校在新的場所上練習韻律操等,易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3)合理使用輕器具。在教學上,除能夠通過徒手進行韻律操的鍛煉之外,我們還能夠通過合理的使用輕器具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致,從而到達強身康體的目的。輕器械韻律操不但簡便易學,而且同時也可以取得很好的運動效果。最常見的輕器械動作有:跳繩運動、彩旗、紗巾、杠鈴、花環等。
2、利用韻律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韻律操旋律感強,動態輕盈,可以展現出當代學生健康的精神形象,這正是學校體育課程的重點目標所在。教師們應多進行一些集體性的音樂練習與比賽,并通過多元化和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練習韻律操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首先要求學生節拍完整、腳步一致的和樂曲旋律融為一體,并運用這樣的方法熱身。然后組織學生們進行如下的活動:(1)兩人一排按跑步音樂節拍跑到自己的位置點;(2)轉彎時都是以直角形轉彎,每個學員都經過標準點轉彎;(3)所有學員跑到自己的特定方位點,都在原地跑步直到立定口令發放;(4)在他們規定的一列馬上向后轉身預備完成環形跑。在這樣的基礎訓練中,學生們把練習當成了一種游戲,活動積極性極高,節奏感也有所提高,為后來韻律操教學奠定了基礎。最后選取幾個在練習中顯示出了較強節奏感的學生加以展示。經常性的進行這樣的鍛煉活動,可以轉變學習者對體育學習的固有認識,參加鍛煉的興致與信心都大大提高。
3、動作編排,符合服務教學原則
韻律操中動作的編排需要符合服務教學原則、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的適宜原則、順序性原則、審美性原則和簡易性原則等。動作的編排是在確定好音樂之后對音樂進行分析理解,對音樂的樂段、節拍進行統計,將合適的動作編排到音樂當中。教師編排好韻律操之后,需要反復地進行練習,并進行模擬上課[5]。將韻律操什么地方口令提示、什么地方給予手勢以及適當的時間應給予學生鼓勵進行詳細的備課。筆者在看了很多體育課以后才發現,大多數體育教師都使用的是健身房健美操教學來完成課程的,特點就是由學員在老師示范引導下進行,由老師在訓練中進行口令提醒和糾正動作要領。很多教師沒有通過系統的健身房健美操教練員培訓,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顯得不太規范。在開始動作與變換動作時不能給與及時、準確的口令及手勢提示,以致學生跟不上動作,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韻律操活躍課堂氛圍
隨著體育教學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在適用程度上并不高。利用韻律操可以在課堂的氣氛上更好的塑造,并且在師生互動的效果上不斷的加強。例如,很多體育教師給小學生帶來的感覺是非常有威嚴的,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是男教師,此時對小學生而言,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拉近師生距離,小學生對教師存在一定的畏懼感覺。韻律操的實施,能夠讓教師不知不覺的笑出來,微笑容易給小學生帶來親和感,由此來減少師生之間的陌生感。韻律操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按照傳統的方法來指導和監督,而是和小學生一起來完成,站在小學生的中間或者是旁邊,通過距離感的縮短,讓師生互動不斷的增加,教師也可以偶爾做錯一兩個動作讓小學生指出來,這樣可以在韻律操的氛圍塑造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學生的能力提升、成績進步上取得了更好的成果。大部分小學生在運動的興趣上是比較高的,為了讓他們在綜合性的鍛煉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可以加強韻律操的鍛煉強度,在鍛煉的過程中,引導小學生來思考和創新,找出屬于自己的運動方式,也可以與教師進行溝通,促使韻律操的創新思維更好的形成,對小學生的能力進步和體育意識的改變,努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結束語
按照總體的情況歸納,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韻律操的教育,意識到韻律操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所起到的關鍵角色,并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但韻律操真正進入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時機還很少,目前還沒有完整的教育制度和對策。因此針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們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生長發育特征,讓教學的過程中富有樂趣與體驗,使孩子們真正喜歡上運動,才能逐漸樹立起終身的運動意識。
參考文獻
[1]黃希斌,劉賢輝.在體育教學改革中對快樂體育思想的探討[J].渝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91-94.
[2]劉陽.將韻律操引入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3]王廷超.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37.
[4]鄭思珍.韻律操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分析[J].運動,2016(5):123-124.
[5]何強,熊曉正.對“快樂體育”的再認識—重讀《體育之研究》的啟示[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5(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