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兵
摘要:思維導圖是至關重要的思維工具,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運用思維導圖開展課程教學,可以為地理教學方案的優化提供支持,也能夠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歸納推理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應該認清思維導圖工具應用的地位與作用,考慮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與內在要求,并在“以生為本”理念下進行多角度的研究討論,在反思當中提高,在總結當中拓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思維導圖;運用策略
思維導圖作為有效的思維工具,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拓展應用,能夠借助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展示主題和不同層級的關系,引導學生梳理思路,調動左右腦的工作能力,開發大腦潛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保證。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巧用思維導圖化抽象為具體,基于思維導圖當中的基本要素輔助學生構建記憶鏈接,幫助學生解決地理學習難題,提高鞏固學習和知識應用的有效性。另外,教師應該扭轉片面、落后的教育思想,基于不同的教學角度體現思維導圖的作用,充分學習和借鑒優秀研究成果,增加地理教學的活力。
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還能夠塑造整體性思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數字展示、邏輯推理為學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大化塑造學生的整體思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只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才能夠做到自主學習。與其他學科相比,地理學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許多專業知識需要學生展開想象和深入理解,才能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充分實現知識的融合。
二、當前高中地理教學出現的困境
(一)課堂缺乏吸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地理學科內容本就龐雜深奧,需要學生加以理解才能夠熟練掌握。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發展下去,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教學,不能切實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度。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形成整體性思維,自主繪制思維導圖,而不是教師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學生。教師通過設置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和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三、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就能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整合。通過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教師能夠合理把握重難點,在不斷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推動地理課堂更好、更快發展。思維導圖的優勢是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完善的知識框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
(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
地理學科知識點多且較為分散,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采用傳統的筆記學習方法,看起來沒有條理,知識不系統。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式能夠加強知識的輸出與輸入,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也能最大化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教師將枯燥無聊的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
(三)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復習
通過對高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追蹤和調研,發現在考試前許多學生都不知道應該復習哪些知識。思維導圖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夠將分散龐雜的知識連接起來。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回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始終保持清晰的復習思路,做到有重點的復習。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復習更多的知識,節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考試之前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復習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與其他學生分享,進一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可以優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式,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地圖與思維導圖相結合
教師在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之前,首先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新課程標準對高中地理課程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還要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地圖教學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若學生不能充分掌握地圖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不能準確找到解圖的相關信息,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授《氣壓帶和風帶》這一內容時,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學生簡單了解什么是氣壓帶,什么是風帶,并在地圖上進行標注。教師合理使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明確氣壓帶和風帶之間的關系,從而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能夠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化的信息表達方法,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生動地展示信息,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簡潔有效的思維模式,在輔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思維導圖和地理教學的結合能夠沖破傳統滯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好地適應高中生的學習,教師要憑借思維導圖的多元化優勢,解決地理知識學習中出現的難題,讓學生在歸納總結中形成健康積極的思維品質。高中地理教師應該以思維導圖為工具,協同學生開展多角度的交流與研究,順利化解地理教學難題。
參考文獻:
[1]陳映珊.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以“氣候非地帶性分布及成因分析”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20(24)
[2]唐清龍.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