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梅
摘要:本文研究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主題式教學。從構建合理主題情境、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注重應用思維導圖、給予合理教學評價等角度,以教學“反比例函數中值的幾何意義”為主題,列舉主題式教學策略。期望本文能夠為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主題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一、構建合理主題情境
主題情境是主題式教學的基礎。在實行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加強對教材的研討,歸納課程教學主題、重難點,圍繞新知與舊知之間的聯系,設計合理的主題情境,為學生設疑,在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將學生帶入到對應的問題情境中,啟發學生的思索,引導學生逐步探索新知,實現有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中值的幾何意義”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如圖1所示的反比例圖像,給出例題:已知反比例函數,與是函數兩上任意兩點,求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
四邊形、三角形是學生極為熟悉的知識,因此對這道題的求解,很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問題情境,思索能否用替換,以此逐步抽象出反比例函數中值的幾何意義,經歷數學知識“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課程改革高度肯定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的教學理念[1]。為順利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教師應樹立對這一教學理念的正確認識,在進行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例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教學主題入手,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抽絲剝繭中獲得新知,構建高效的主題式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中值的幾何意義”時,教師可給出以下例題:如圖2,已知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相交于、兩點,、分別為與、軸的交點,設、、、四點分別為(xA,yA)、(xB,yB)、(xC,0)與(0,yD)。求:
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生思索上述問題時,教師可為學生提出如下問題串,進一步助推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值的幾何意義:題(1)中,你是如何想到它們之間有這樣的關系的?題(3)中,如何證明它們之間的關系?亦可邀請幾名學生講講自己的探究方式,再邀請其他學生,分析上述探究思路的優勢所在,探索有無更好的探究方式,逐步調動學生對題目以及新知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注重應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由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巴贊發明,是一種當下極為流行的思維工具。在進行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圍繞課堂教學主題,繪制思維導圖,利用導圖引導學生逐步整理本節課所學知識點,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進而理清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實現對新知的整體把握,在腦海中構建出全面且詳盡的數學知識體系,長此以往,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知識歸納能力會得到長足的發展[2]。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中值的幾何意義”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逐步歸納與值的幾何意義有關的知識點,將有一定聯系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對于課堂中拓展的知識點,可利用線段延伸出去,如與圖像平行、成比例有關的知識點,最終整體形成一張全面且直觀的導圖,形成整體把握數學知識的意識,獲得核心素養的成長。
四、給予合理教學評價
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的背景下,在進行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加強對教學評價方式的變革,改良傳統評價方式過于側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弊端,利用更加新穎、更加全面、更具綜合性的評價方式,合理評價學生參與主題式探究的表現,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不斷進步,最終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獲得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中值的幾何意義”后,教師可先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成果展示環節,以小組為單位,歸納自己在學習值的幾何意義后,獲得的直觀感受,整理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合作交流精神,構建集思廣益、共同進步的數學課堂。在討論完畢后,教師可要求學生選派小組代表,面向全班同學進行總結發言,之后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小組評價等方式,開展評價反饋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成果進行批判、質疑與肯定。在課堂結束前,教師可結合課堂主題,為學生在本堂課中的表現給予綜合性評價,對于學生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發展的素養,應進行提醒,以此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讓“主題式教學”得以順利收尾。
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的背景下,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刻不容緩、勢在必行。主題式教學是近年來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可幫助教師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加強對這一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合理確定教學主題,在構建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發揮學生主體性、改良教學評價的基礎上,將這一教學方法的優勢落實到位,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李曉曉.關于初中數學主題式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2):34.
邱武平.基于高效課堂的初中數學主題式教學探究[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