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原
【摘? 要】音樂對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用音樂進行情感的表達,音樂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讓學生學會、發現美并感受美。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創造力對人類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索音樂教育對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音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方式;創造性思維
一、創造性思維與音樂教育的聯系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力
我們都知道推動人類前進的能力是創造力,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潛力。音樂教學的進行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根據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左腦影響人的抽象思維、語言表達和計算分析等能力,而右腦則控制人的具體思維能力,右腦與音樂具有密切的聯系。而人類創造力的前進與左腦和右腦功能具有密切的聯系,通過音樂教育的開展,促進左腦和右腦之間相互協調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學生在進入音樂世界時,經常會回憶之前所發生的事件,經過音樂的感染后,音樂愛好者逐漸形成想象的習慣,有利于推動學生進行探索。在實際的講課過程中,教師需要知道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學生愛好與音樂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參加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揮個人特長,有利于即興創作的進行,從而逐漸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信的理念
創造性思維的激發來源于根據主觀的需求構建客觀的事物,在我們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獲得新的認識,把客觀事物變得更加理想化,更加符合現階段人類的需求。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更加準確地把握音樂的本質。實踐表明,音樂教育有利于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提高自信心,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
(四)有利于持續傳達創新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三觀還沒有完善,所以在學習上處于被動狀態,這一階段的學習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導入創新精神,讓學生知道創新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音樂主要是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演唱,導致學生只會聽從教師的命令,沒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師要通過講解音樂知識,潛移默化地傳達創新意識,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五)有利于學生積極探索未知世界
音樂是優美的,可以說音樂是美學的直接體現,學生聽著音樂的旋律,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音樂的夢幻世界里,讓其想象空間無限放大。如果學生經常聆聽音樂,被音樂熏陶,會促進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無邊界的,其包含很多內容,對知識深化、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和學習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讓教學更生動、形象,進而調動課堂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家長不夠重視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地區改革教學方式,開始重視對學生音樂的教學。但是音樂并不是考試中的學科,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還是比較重視語數等考試學科,對音樂教學的態度比較輕視。此外,多數家長更關心孩子的成績,比如,學生在音樂課上獲得了表揚,家長卻對此不關心,只問學生的考試分數。學生放學之后,家長會請家教或者把學生帶到補習班,導致學生不能把時間用到音樂學科上,逐漸喪失對音樂的興趣。
(二)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智力開發階段,在一些學科內容上需要教師進行指導。但是,由于學校對音樂教學不夠重視,有的教師是兼其他學科,教師沒有受過常規的培訓,對樂理知識不夠了解,只是會唱幾首歌。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通常只是給學生演唱歌曲,沒有對樂理知識進行講解,導致學生音樂基礎知識薄弱。此外,即使學校配備了專業的教師,教師管轄的班級較多,導致教師沒有時間進行音樂教案的設計,再加上學校的不重視,使教師逐漸喪失對音樂教學的熱情。
(三)教學設計有待提高
教材是許多音樂教師進行思考,選擇出來的優秀歌曲。但是,我們的教師通常以歌曲“不夠好聽”四個字來否定教材的編制,選擇流行歌曲進行講解。雖然流行歌曲符合學生的愛好,但是不能傳達中華傳統美德,以及不利于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會的歌曲多,但是沒有好好地學習樂譜,音樂知識不足,音樂能力較差,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四)教學資源欠缺
在中國經濟不斷前進的步伐下,國家重視對教育的投資,逐漸在小學學校中投資實驗設備,完善計算機教室,設置音樂教室。但是,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比如農村學校,教室中沒有相應的音樂器材,沒有音響,假如在上課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歌曲演奏,可能會影響其他班級的上課,導致音樂教學的開展不能得到保障。此外,在課時安排上,由于新課程沒有規定音樂課程的上課時間,多數學校安排每周一節音樂課,存在開展集體活動或者在考試期間占用音樂課時間的問題,所以導致學生接觸音樂時間較短。
三、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式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
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要求不高,但是基礎知識是任何一科學習的開始,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石。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要求讓學生喜歡上音樂,教學內容主要是節奏、旋律、音高等。例如,在學習蘇少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小手拉小手》時,教學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驗音樂課,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玩具兵進行曲》,讓學生感受旋律,逐漸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一起唱《我們一起來唱歌》,讓學生能夠用音樂進行情感交流,感受音樂帶來的情緒變化。在下節課的時候,教師開始讓學生學習音樂的標志,講解進行曲的音樂風格,開展音樂游戲《傳、傳、傳》,讓學生慢慢地對音樂產生興趣,為下一階段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奠定基礎。
(二)運用豐富的教學環節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設計游戲等方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鍛煉思維。小學是學生能力培養的初始階段,在小學階段滲透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做好鋪墊。例如,在學習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我的朋友》時,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讓學生站起來跟隨《Do Re Mi》進行律動,調動起本節課的課堂氛圍。之后教師說:今天,給同學們介紹七個新的朋友,它們是七個簡譜音符。讓學生們一邊觀看,一邊聽每個音符代表的聲音,如果課程時間允許的話,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一些情節,讓學生觀看片段聽歌曲,討論歌曲的變化,感受歌曲中蘊含的情感。教師可以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以七個音符為基礎進行創作,等到下節課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進行排練,之后讓其進行表演,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投票,選出表演最好的小組。在小組表演時,教師要在旁邊認真觀察并做好記錄,等到結束的時候給每個小組提出建議,讓學生知道自己在音樂方面的不足,同時,對于創作較好的小組,教師要進行表揚和獎勵,告訴其他學生此作品的優點,讓學生進行對比,逐漸理解自己的不足,讓學生樹立起對音樂的自信心。
(三)整合教學資源
教師要想通過音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必須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從而保證音樂教學的順利進行。首先,對學校而言,學校要明白音樂教學的意義,知道國家為什么要重視音樂,美術等學科的發展,明白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重要性,支持教師教學方式的創新。學校要聘請專業學校畢業的大學生,組織教師之間進行方案交流,對教師教學方案的創新給予表揚和幫助。學校還要組織專業講解,讓家長明白音樂對學生的作用,改變傳統對音樂的看法,支持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其次,對于教師而言,教師要通過互聯網或者書籍不斷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要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斷地進行反思,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四)實施創新實踐活動
對小學教育而言,開展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內容,而且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養,尤其是音樂課程教學,更能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是目前社會各界非常重視的問題,更是當前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小學教育呈多元化發展,通過開展綜合性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提升教學效果,也是促進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的途徑之一,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些教師和學生都非常熱愛音樂,會自行地創立音樂社團,開展音樂比賽、音樂會等實踐活動,不僅對音樂進行了持續性的傳播,也提升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當地教育部門可以組織實踐音樂活動,在音樂的碰撞、融合下,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音樂活動,為學生學習音樂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更利于學生音樂領域的進步。
(五)優化教學評價體系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能力和水平直接反應學校的教學質量,想要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管理,學校應該針對音樂課堂教學制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并制訂有關的教學質量標準,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為了充分展現創新精神,并符合當代教育行業的教學要求,應該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有效開展音樂課程教學。
第一,構建教學評價體系。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卻對音樂較為忽視,不僅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也不利于音樂課程質量的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制訂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評估音樂教學過程,評價教學效果,這樣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如果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恰當,可以利用評價體系糾正教師的教學方式,讓教師能夠及時糾正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第二,在教學評價體系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思維,所形成的課程教學不僅全面、生動、有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評價體系更注重客觀性和規范性要素,評價不能過于片面,應該從整體出發,這樣才能體現教學目標,更能反應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明白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知道阻礙音樂教學的問題,分析音樂教育與創造性思維之間的聯系,明白音樂對創造性思維的意義。教師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逐漸培養出符合國家新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慧萍.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學周刊,2021(26):169-170.
[2]楊靜.融入現代教育技術的小學音樂混合教學方式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1(2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