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萍 王淇蔚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思維可視化工具這種教學工具出現了。而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師,我們應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工具;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7-0007-03
引 ?言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小學美術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美術學科作為藝術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義務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同時,“雙減”政策的落實也對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學科也不例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積極提高美術教學效率,還應盡可能地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與學習負擔,從而達到“減負提質”的目標。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及教學工具的應用。其中,思維可視化工具作為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若教師能正確使用,將對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思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對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思維可視化的概述
思維可視化即利用圖像技術,通過相應的圖示或圖示組合方式,將原本抽象的、不可見的思維如思維路徑、思考方式呈現出來,從而使思維變得清晰可見、更易于理解,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與工作策略。心理學研究指出,思維是一個隱形的過程。對思維的傳遞與學習,其難度要明顯大于較單純的知識學習。如果能夠將隱形的、看不見的思維過程與思維方式以清晰可見的方式進行呈現,就可以降低思維的理解難度與應用難度。“圖”是最常用的思維可視化工具,也是實現思維可視化最有效的手段。通常來說,思維導圖、魚骨圖、概念圖、模型圖、流程圖等都屬于思維可視化工具,均可對思維過程和方法進行清晰的呈現。將可視化思維工具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美術的魅力。這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減負提質”的教學目標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由于學生對思維可視化工具還相對陌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先為學生做出示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和體會思維可視化工具的神奇之處,以此來調動學生對思維可視化工具應用的興趣。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養成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為學生分析美術知識的習慣,在不同的教學環節用不同的板書圖示來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被這些圖示所吸引,感受到圖示學習帶來的趣味和便利,從而逐漸去模仿教師,嘗試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進行美術學習[1]。
例如,湘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第四課“趣味漫畫”的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了解漫畫知識和漫畫形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他們所熟知的動漫人物形象,以此來引出教學內容。之后,教師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動漫形象,并且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最后,教師可以以其中一個動漫形象為例,通過氣泡圖的形式來分析動漫形象的設計特點,如夸張、變形、幽默等。這樣學生就能根據教師的板書圖示了解漫畫形象和漫畫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效率。
再如,湘教版美術五年級(下冊)第六課“彩云衣”的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服裝設計的相關知識,并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與審美能力。但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購物十分方便,學生們日常所穿的衣服基本都是買來的,很少有家長自己動手給學生設計、制作衣服,學生沒有設計和制作衣服的經驗。但五年級的學生對日常所穿衣服類型已經有了較多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平時穿的衣服都是什么樣式、什么顏色的,并讓他們觀察班上同學所穿的衣服。以這樣的方式來導入新課,可以拉近美術教學與學生的距離,也有利于學生在腦海中構想出衣服的樣式、顏色。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服裝,讓學生在欣賞各種服裝圖片的過程中,對服裝之美、色彩之美產生更直觀的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的服裝,讓學生感受色彩的對比、樣式的對比等,如古代服飾與現代服飾的對比、不同民族服飾的對比,從而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性。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創作思路進行梳理,如可以將“彩云衣”作為中心詞,然后分出款式、色彩兩個大分支,在款式中再分出“現代服飾”“古代服飾”“民族服飾”等小分支。以這樣的方式將創作的思維途徑直觀地呈現出來,教師可以為學生創作“彩云衣”打開思維的大門。
(二)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有效整合知識結構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學習的主動權應該掌握在學生手中。但如何體現這一點呢?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學生要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并將自己已經內化的知識以符號為主要載體重新激活教材中的知識[2]。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嘗試繪制思維圖示,并鼓勵學生將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圖示分享給其他同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手繪思維圖示。在講解完教學內容后,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整理時間,鼓勵學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繪制的思維圖示。在學生講解完后,教師可以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評價,以此來達到取長補短、優化完善的教學目的。最后,教師做出總結,在給予學生肯定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除了將教材內容呈現在思維圖示中,也要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呈現在圖示中。這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繪制出更加完整且獨具個性的思維圖示,進而使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湘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第五課“線的表現力”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掌握美術作品中不同線條的表現力。針對這個目標,首先,教師可以用任務來引導學生,讓學生體會每一種線條的不同,并思考它們常使用在哪些繪畫作品中,同時將這些內容以思維圖示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直線給人的感覺是堅硬、挺拔,經常用來繪畫建筑、桌子、黑板等事物;曲線給人的感覺是順滑、柔軟,經常用來繪畫衣服、頭發等。學生在體會這些線條的過程中,可以用簡單的圖標、文字、箭頭等將其繪制成思維圖示。當學生完成思維圖示繪制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和講解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圖示,最后由教師根據學生分享的結果進行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整合知識,也能使學生在繪制思維圖示的過程中激發自身思維,從一個知識點聯想到更多知識點,進而提高美術學習效率。
(三)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中。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缺乏自制力,他們無法長時間專注于學習,而且容易被周圍環境影響。因此,如果教師能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會在氛圍的帶動下主動學習[3]。因此,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活躍度,增強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向學生呈現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然后通過一些簡單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的內容;接著自然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美術學習,增強學習的專注度,進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例如,在湘教版美術四年級(上冊)第六課“花兒朵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五彩繽紛、形態各異的花兒,然后讓學生根據觀看到的內容繪制圓圈圖,通過簡短的文字來概括花朵的構成和顏色。在這一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回答一些問題。這樣,學生通過共同努力完成圓圈圖,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進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再如,在教學“花兒朵朵”一課時,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設備作為思維可視化工具,利用圖像、文字、聲音呈現抽象、枯燥的美術學習內容,實現小學美術教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從而為思維可視化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撐。“花兒朵朵”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了解花兒的形態與花紋的基本特點,掌握花卉紋樣的設計方法,并大膽地應用色彩進行繪畫表示,同時引導學生感受花兒的美,提升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各類花朵的圖片及彩陶花瓣紋盆的圖片等,并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花朵的情況,了解不同種類花兒的基本特點,如花朵外形、紋樣等,從而讓學生對花兒有更直觀、更形象的了解。在學生對花朵的特征、紋樣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花兒的畫法,使學生直觀感受花兒的繪畫要點;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花朵紋樣的形成過程,從而將抽象的圖案以直觀可見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最后,教師讓學生從色彩、構圖、內容表現三個方面來欣賞教材中的作品,并進行繪畫創作。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抽象的美術教學過程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難點、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目的,進而顯著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完善學生的思維構建
小學生縱然各方面能力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們也具有自身的優勢,那就是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由于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還非常淺顯,他們的思維還未受到限制,如問他們“蘋果生長在什么地方”,他們會給出很多答案。這些答案雖然缺乏認知,但卻很有趣。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應用思維可視化工具來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更全面地看待美術作品,能站在不同的視角繪制或者構思美術作品。這樣,學生才能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自己的思維不被教師所給出的繪畫范圍所限制,從而構思和創作出具有豐富想象力的美術作品。
例如,在“方方圓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將外形與幾何圖形相似的動物呈現出來,讓學生從幾何圖形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動物,使學生產生不同的認知。之后,教師為學生展示一些動物圖片,讓學生來回答這些動物像哪種幾何圖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讓學生去描繪自己喜歡的動物。由于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啟發,他們很快就能利用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
結 ?語
總而言之,將思維可視化工具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改善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幫助教師將美術教學的重點由知識教學轉移到思維培養上,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進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加強對思維可視化工具的應用,并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充分發揮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優勢。
[參考文獻]
劉立紅.思維導圖在小學美術設計與應用課中的運用[J].陜西教育,2018(11):35.
楊艷敏.思維導圖在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學周刊,2019(34):138.
張曉雯.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培養計算思維的研究:以三年級“畫圖”課程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19(28):70-72.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新課標背景下基于圖表情境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研究”(項目編號:JSZJ20094)(福建教育學院資助)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許秀萍(1980.11-),女,福建泉州人,任教于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第七實驗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福建省小學美術學科教學帶頭人。
王淇蔚(2005.1-),男,福建泉州人,就讀于福建泉州外國語學校,學生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