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的學校,學情特別復雜,有從小就特別自覺、品學兼優的學生,也有自我放棄、隨波逐流的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習基礎來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班內分層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自信和樂趣,讓學生體驗英語學習不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藝術和技能,給學生帶來的是全方位的改變。
關鍵詞:學困生;協同學習;分層教學;分層評價
作者簡介:謝白梅,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
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的學校,學情特別復雜,有從小就特別自覺、品學兼優的,而自我放棄、隨波逐流的學生占了相當比例,這些學生以學困生的形式出現在學校里。如何讓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學困生以及相當部分的中等生,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協同學習、共同進步,這是廣大英語教師,特別是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學校的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富有挑戰意義的重要課題。
一、多樣性的學情使得課堂教學內容分層非常有必要
泉州地處沿海,民營企業眾多,特別是泉州經濟開發區,集中了安踏、九牧王、鴻星爾克、特步、杰米熊等一大批全國百強企業,聚集了大量產業工人,使得開發區實驗學校的學生數量急劇增加。這些產業工人在知識結構、年薪收入、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有年入百萬的高管、有小康生活的白領和中層管理,更多的是一線的產業工人。不同的家庭背景,導致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學生視野處于完全不同的層次。針對差異如此明顯的學生、只有施以合理的層次化教學,才能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英語是連接世界文化、科技的窗口,當今世界上最新科技論文95%是用英文發表的。學好英語不單是利用一種語言來交流,更是學好一門技術必備的基礎。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認識到英語是實現個人夢想必備的技能,讓學生愿意為英語學習而付出努力。
二、課堂教學內容分層的原因探析
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學困生中,留守兒童占相當多的比例,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加之學習資源短缺和學習環境較差,他們在兒童時期甚至在整個小學階段都沒有接受到正規的英語教育。升入初中后,面對快速推進的英語課堂教學,對英語發音、單詞、詞組、語法等缺乏認知,學生面臨完全陌生的語言環境,心理受到負面影響。學生在這種不適的心理狀態下,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表現為自卑、不自信。隨著學習任務的難度系數逐漸加大、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嚴重下滑。這促使我們在課堂上要實施分層教學。
三、班內分層的英語教學評價的開展
教師實施班內分層評價是建立在欣賞和激勵基礎上的,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逐步建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并感受到溫暖與成長,成為一個樂觀積極向上、敢于擔當、愿意為自己責任的人。教師可根據學生個性的不同制訂不同的評價體系以突出生生的個性特點,每個學生都可以展現出自己陽光、美好、良善、積極的一面。具體實施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課堂評價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恰如其分,尤其是學生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后,教師應多給予正面正向鼓勵性話語。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應給予正向積極肯定的回應:“ Yeah, yeah, that's good, that's good! Wonderful! Perfect! Good job!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 A round of applause!”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不要批評責罵,而應真誠地、和善地、面帶微笑地說:“I think it's OK but you are bold enough to stand up to answer the question.”? “Let's just try it one more time .” “You speak out loud enough! ” “You did a great job in your handwriting.”
(二)作業評價
教師在作業批改時,不僅僅是在作業上打個勾,寫個 “Perfect” “Good” “Excellent”或“Fantastic”,記上日期就完事。作業評語內容可以包括學生學習、生活以及思想等方方面面,語言形式上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句諺語、格言、警句,如 “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等;還可以是三言兩語的描述或隨感,如 “I think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you can do better”;或提出幾個帶有啟發性的問題 ,如“I want you to find the difference. Did you count the last sentence as another difference? ”。在評語中,教師可以對學困生良好和善的一面進行鼓勵表揚,對成績好的學生則提出更高要求。學生都十分在意在乎教師給自己的作業所作的評價,簡簡單單一個打勾、一句評語都能體現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作業評價這方園地應充分利用好,成為學生與教師溝通與交流的心園也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動力。教師積極正向正面正能量的評價,不僅反映出教師積極的工作態度,而且影響著學生對該若師該科學習的態度。多年工作經驗證明,教師注重作業評語能夠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忱與積極性。
四、班內分層的課程教學課后延伸
優秀的學生往往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引導出來的。每年的高考結束之后,我們驚嘆高考英語成績在145分以上、甚至滿分的學生,他們為什么有那么好的記憶力和英語表達能力。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學生之所以英語好,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原著閱讀。通過原著了解英語的表達習慣、人文背景、思考方式,讓英語跟自己的生活、學習、思考逐漸融合。所以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應引導他們閱讀英語童話故事、淺顯的英文原著,而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根據其個性和愛好開展英語歌曲和英語影片的欣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詞語聯想、原著閱讀
一個英語單詞往往對應好幾個中文意思。如please這個詞,我們在初步接觸時都認為它的意思是“請”,但是在英語家庭對話時,特別是小孩對父母講話時,隨著語氣的改變,用這個詞更多的是在撒嬌,有著“求求您”的意思。再如like這個詞,有著“喜歡、像”的意思,但通過查閱,這個單詞還有“想、要、希望、類似、可能”等多種意思,如:“ You'll like her once you get to know you”(你一旦了解了她就會喜歡她的)。這種單詞的聯想、造句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會帶好很大的壓力,但對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會覺得如虎添翼,他們會覺得英語也很靈活、很有意思,從而帶給他們學習的樂趣和動力。
原著閱讀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要求是相當高的,能養成原著閱讀習慣的學生,他們在未來成長道路上有著極好的上升空間。他們通過閱讀,不但了解了一部名著,更了解了英語的表達習慣、人文背景、思考方式,讓英語跟自己的生活、學習、思考逐漸融合。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學生在閱讀中不但感受到了“best”與“worst”“wisdom”與“foolishness”“light”與“darkness”這些詞的鮮明對比,更給學生帶來生活的哲理以及對生命、社會的思考和探索。
(二)英語歌曲、影片欣賞
欣賞英語歌曲、電影也是班內分層教學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于喜愛運動的男生,可以推薦See you again這種很有律動的音樂,讓英語學習跟青春的旋律、朋友之間真誠的友誼聯系在一起?!癐t's been a long day without you my friend。And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歌曲里充滿著使人感動的力量,讓學生在欣賞后敞開心扉,傾訴朋友之情。
對那些喜歡看電影的學困生,我會給他們推薦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推薦一些簡單易學的英文歌曲如As long as I love you;在學語法時用相應的歌曲歌詞來分析語法時態內容,如在教學定語從句時讓他們一起來共賞音樂That's why,這樣,學生們學起來會覺得簡單又有趣。
對于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學生,每周布置欣賞一部影片或一首歌曲,找出一句以上的最喜歡的句子,在班級分享。有的學生分享了“Stupid is as stupid does”這句《阿甘正傳》里很經典的話。智商偏低的阿甘活成了一個令人嘆服的阿甘,現實生活中往往是那些自恃甚高的人才做出愚蠢的事,所以要真正看清一個人絕不是通過他的外表而是他的行動?!癓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通過這種課堂分享,學生們找到另一種樂趣,讓學生從另外的層次理解生命和人生的意義。
(三)根據學校的學習狀況安排學生寒暑假見習參觀
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所在的泉州開發區中,有許多高科技企業,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見習資源優勢,有些學困生在參觀見習企業的技術設備后,學習的主動性會被大大提高,教師的視野和教育的廣度也會被大大拓展,教師在課堂上結合一些案例生動和活潑地開展講解。如“show sb. sth.”中的show是展示的意思, “show sb. around”是帶領某人參觀某地的意思;而“Talk Show” 是脫口秀,“Fashion Show 是時裝表演”。又如,“We must make good use of the available space”中的must 是動詞,義為必須做;而在做閱讀理解時,學生了解到 “English is a mus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oday”中 must是名詞,義為必須做的事。學生接觸這些信息之后,他們深切的體會是,學習英語不單是單詞、語法和考試,更是與以后未來的就業、技術的應用緊緊聯系在一起。通過這樣的見習,學生將大大提高對未來工作崗位的認知度,明白英語將來在工作中的用處,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初中學生利用假期去企業見習、實踐在上海、深圳等不少先進城市已經展開,事實證明,這些活動對初中學生的學習具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五、尋找學困生的“閃亮點”,通過新的英語學習軟件提供助力,激發其學習樂趣和自信
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會非常注意教師的言行舉止,甚至一個眼神、說話的語氣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在課堂上不但要心緒平和,同時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溫柔的語氣、懇切的言語,積極的鼓勵會讓每一名學生心中充滿陽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應積極探索,多加溝通,引導學生通過新的英語學習軟件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良好和善、積極陽光的一面,只要他們有點滴進步就及時給予贊許,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并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把學習的壓力化為動力,這樣,學困生會非常樂意并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
如今,英語學習軟件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如英語配音軟件,讓學生扮演其中一個角色,這時候英語的說不再是枯燥的讀,而是融入了情感和文化,有著喜、怒、哀、樂、悲、恐、懼的生活表現力。通過這些軟件的助力,能大大激發學困生的學習樂趣、找回學習英語的自信。
六、加強家校聯系,為學困生助力
每次考試成績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著學困生的心情和學習熱情。當今社會背景下,許多學困生的父母只注重學習成績,不善于與孩子溝通,所以,教師更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教師及時反饋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狀態,并引導父母在孩子學習過程中適當提供一些幫助,幫助父母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當他們學習狀態、學習興趣有所增長時要及時地鼓勵,當他們信心受挫時,應當適時共情陪伴并及時地給予安慰和疏導,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學習本是一項非常棒的充滿神秘感的探險經歷,而對學困生來說卻偏偏是一項艱巨艱苦的腦力勞動,他們接受困難挫折的情感或體驗比優生多得多,但要克服這種消極情緒而取得比較良好的學習效果,必須依靠堅強的意志力與持續力。因此,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激發他們自覺主動持續學習的動力,還要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精神與持續學習的毅力。教師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要著眼于贊許、贊美與表揚,教會學生正確對待困難與失敗,經得起挫折的磨練;二要通過教會學生樹立目標,培養遠大的志向,增強其抗挫折能力。
參考文獻:
[1]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6):6-7.
[2]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5):241.
[3]潘琦.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措施[J].考試周刊,201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