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昭娣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發展,新媒體技術也逐漸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中,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資源。小學是大多學生剛開始接觸、學習英語的時期,所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新媒體因直觀、快捷、資源豐富等優勢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英語教師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借助新媒體技術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平臺。本文闡述了新媒體技術應用于英語課堂的意義所在,并從三個方面入手分析了新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際應用,旨在切實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媒體技術;教學應用
引言:
英語是大多小學生所學習的第二門語言,其詞匯、語法等與學生母語有很大的差異,且在現實生活中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導致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并不理想。為革新英語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教師應結合學生基礎能力,營造良好的英語環境,讓學生主動去說英語,從而強化教學效果。此外,教師也應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利用課堂時間向學生展示不同層面的英語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新媒體技術便是實現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式,教師應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構建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的意義所在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媒體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其直觀性,這與傳統英語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教師是以書本為主,學生通過書本來學習,而通過新媒體,教師可以構建豐富的教學情景,以此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帶給學生更多新鮮的體驗,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將原本書面上的知識以視頻、音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英語課堂也會更加生動,學生學習興趣也會大大的提升。
(二)拓展了教學資源,豐富英語教學內容
新媒體技術與網絡資源相連接,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來搜索、整理以及運用教學資源,這樣不僅能豐富英語課堂,同時也能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帶來更為多元化的信息,學生在學習時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需求去選擇英語資料,切實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三)強化學生主體性,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
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開展英語教學,可以強化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性,因新媒體技術支持個性化教學,學生結合自身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指導,在師生互動中學習英語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錄制教學視頻并發送到家長群中,學生在家學習時遇到問題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回顧英語知識點,促使學生學習更為自主,也更為高效,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
二、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措施
(一)構建適宜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性格活躍,所以在課上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容易出現不認真聽講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率。為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構建適宜的教學氛圍,利用學生性格特點,將學生的注意吸引到英語課堂上,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應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主動與教師分享自己的想法,借此增強學生課堂參與性。
例如,學生在學習“Our New House”這一單元時,需學習住所的名稱,包括bedroom、study、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等詞匯,并掌握簡單的問句,能夠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準確的模擬。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立體的房屋結構,將重要的詞匯制作成卡片,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將對應的卡片放到房屋內,點擊卡片便有專業音頻閱讀單詞,學生可以跟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嘗試自己將對應的單詞放入到情景當中,通過反復練習,加深學生對單詞的掌握程度。教師在此基礎上構建多元化的情景,展示對話,讓學生自由選擇對話情景,模擬對話。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感官,將學生原本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究,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也強化學生學習主動性。
(二)完善課堂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知識層面
其實小學生學習最大的動力便是興趣,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中的樂趣,才能使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去學。因此,教師應結合小學生性格特點,利用新媒體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完善課堂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接觸到更多有趣的知識,拓展其知識層面的同時,也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Is It Snowing?”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知識拓展,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內容。這一單內容 圍繞著天氣展開,教師通過新媒體向學生展示出“Weather”這個單詞,并以“Weather”作為主干,向外延伸“snow”“rain”“cloud”“wind”“sky” 等單詞,作為第二層,再次延伸,如“Weather—rain—raincoat”。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融入短句。通過這樣的方式,由一個單詞向外拓展,讓學生在記憶單詞時進行聯想,以放射性思考的方式提升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能力,同時也 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
(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增強英語教學趣味性
在以往英語教學中,學生通過課本上的內容來學習,不僅難以有效進入到課本內的情境中,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學生學習過程十分枯燥,導致課堂效率始終難以有所提升。因此,教師應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從而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以陜旅版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中“It's Tuesday”這一單元教學為例,這一單元內容是一周中每一天英文表示,要求學生掌握一周的表達和運用。在以往教學中,教師是通過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本單元,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大,且興趣不高。在新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將這一周的英語單詞編制成一個簡單的歌曲或順口溜,課上向學生播放,通過去趣味性的方式,促使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教師播放的視頻中會穿插學生以往學習過的知識,借助新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強化教學有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樣也是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小學教師應與時俱進,了解新媒體技術可以為英語教學帶來的優勢,并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豐富英語課堂,也為英語課堂提供更多可能性。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也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優化英語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朱小息.新媒體環境下小學英語差異性教學探討[J].新課程導學,2021(28):79-80.
[2]林佳.新媒體時代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策略分析[J].學園,2021,14(02):16-18.
[3]張瑩瑩.新媒體時代下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與發展[J].校園英語,2020(2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