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以成績為考核學生標準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經逐漸摒棄,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所要培養的是一個全方位發展的人。為實現此目標,課堂教學中創新了各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是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個性特點等進行教學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是改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分層教學;策略
引言:高中語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提高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如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興趣愛好等。閱讀積累不同,對語文閱讀的理解能力便也不同。分層教學主要基于學生的個性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這是一種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成績的重要方法。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教學大多是以應對考試為目標,一定意義上忽略了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和個性化的培養。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是不會思考、不會創新的學習機器。并且這種模式下通常會忽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只是利用快速講課、刷題等手段以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新課程改革要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注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這種背景下,也就不能以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而是要多利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分層教學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從古到今,教學中都講究“因材施教”,即按照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學習能力、心理特點等去制定屬于每個學生的專屬學習方案。由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學生和家長并不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總是以只是“死記硬背”這種刻板、教條的印象來看待語文學科。加之以目前的語文教學大多都是照本宣科,教師并不能把語文學科的本質和內核教給學生,學生如果只對語文的表層進行學習,只會死記硬背,那么便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所以,長此以往,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種差距也需要教師進行分層教學,很多時候學生的語文成績不好并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可能存在問題。每個學生積累不同、對語文的興趣程度不同,針對當前語文水平不同的學生要予以不同的學習方案,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提高的可能,不丟下每一位學生。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語文水平進行分班
高中語文的階段性考試是能大致體現出學生的語文水平的,所以,教師可以準備階段性的考試,根據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進行分班。并且考試要一段時間進行一次,這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檢驗,也是對分層教學結果的檢驗。按照考試成績分為一班,班級同學的語文水平是不相上下的,這樣不同班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也就不同,語文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操作也能很好地提高學習效率。每一次考試后都要對學生進行新的分班,對學生分班后學習語文的認真程度和興趣與否進行觀察,多次實施直至徹底穩定,才能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語文水平。對于成績相對較低的班級來說,首先要分析成績低的原因,再從不同的原因進行攻克,一步步地提高語文水平。
(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分層之后如何正確地進行指導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如果分層之后還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那分層便無任何意義。教師對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所以,教師應在分層之后為學生制定特定的學習方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和實際水平進行有效指導,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有些學生語文成績不好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所以教師應傳授給不同學生適合其自身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科的學習應該使學生的思想更為深刻,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更為提高,以及具有更深厚的人文情懷。教師在針對不同階段學生教學時,要運用不同階段所應該使用的教學手法。比如說對于對語文缺乏興趣的學生,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了解學習語文學科的樂趣,教師可以讓學生挑選任意一類文學性文本進行閱讀,閱讀之后可以和教師進行討論,討論相關的情節、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文本帶給人的思考。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思考,在討論中激發興趣,對語文的學習也就更加用心。而對于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應該制定更加詳細的教學計劃,督促其課前、課上、課后語文方面的學習,并且要了解到學生具體在哪方面更為薄弱,針對不同的部分進行有效地教學。比如說寫作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首先加強學生的積累,讓學生在寫作時不至于腦中無物,一定的積累是學生寫作的前提。其次,要注重教會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方法,以及整體的行文結構,這些都是在練習中能夠逐步提高的。
(三)不同層次運用不同的評價體系
在進行分層教學之后,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成果的評價也不應該是同一維度的。傳統的教學評價大都是以成績的高低進行評價,這不僅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反而使一些學生在評價中失去了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和信心。分層教學之后的評價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學生應該進行不同的評價。對于語文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就可以階段性的教學評價,以學生語文水平的進步性為評價標準,對語文水平有所提高的同學進行獎勵,對成績提高緩慢的學生進行鼓勵,這樣的鼓勵式評價能夠很好地提高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信心,語文水平也會逐步地提高。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評價,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近些年來,分層教學這種方式運用地也較為廣泛。分層教學正是順應目前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有效方法、對于提高學習效率都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分層教學實際實踐起來并沒有那么容易。所以,未來分層教學這種模式能否更加廣泛,實際實踐起來是否能更加簡單,是教師應該不斷探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高春泉.高中語文閱讀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9):125-126.
[2]趙妍.高中語文分層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中學語文,2021,(21):71-72.
[3]都平.分析高中語文分層教學的積極作用[J].求學,2021,(16):59-60.
[4]焦國首.淺談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J].課外語文,2016,(20):70.
作者簡介:盛丹(1980,07),女,漢,浙江省金華市,二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