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時峰
摘要:核心素養培養是當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已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點滴之中。初中物理學科承載著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重任,實驗探究是物理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因此,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既要注重實驗基礎知識講解,又要認真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為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將對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物理實驗;核心素養;實踐研究
1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一種能夠將知識內化為個人精神、品格,有助于個人全面發展的能力。無論是語文、數學、英語,還是物理、化學、地理,任何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都不是把學生培養成集大成的專家、學者,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能夠終身受益的東西。核心素養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和話題,具體到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在學習、思考、實驗、操作、活動中逐漸養成的物理思維、物理概念,并且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
2 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對策
2.1 聯系生活,發展實踐意識
核心素養的落地一定是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生產、生活實踐的,實踐意識的發展是核心素養落地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的創新實驗也應該注重這個環節,因為能夠和生活實踐聯系到一起是創新思維運用的體現,而這個層次的創新甚至可能是信手捏來的小實驗,但是卻能給學生較大的感官刺激。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研究蒸發時,與其領著學生回憶生活中的蒸發現象,呈現大量的圖片,還不如給學生來一個一個小巧的實驗,筆者在這節課的教學時,首先用手指蘸些水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然后帶著學生看了一會,笑臉消失了(液態的水跡沒了)。提出問題,水怎么沒有了?是水分子的憑空消失么?帶著這個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液態向氣態的物態轉化,帶入蒸發現象的研究之中。
2.2 創設實驗情境,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
小學并沒有開設物理課程,初中是學習物理的起始階段,學生此前沒有任何物理基礎,更沒有進行物理實驗的經歷。實驗教學中,學生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和阻礙。如果在打基礎的階段,老師沒有幫學生建立科學的物理思維,那么勢必會影響學生后續學習,甚至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學情緒,對物理學科徹底喪失興趣。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情境教學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形象生動的實驗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實驗操作。對于積累物理知識、建立物理思維均有很大幫助。
以《電磁轉換》的實驗教學為例,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物理知識是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對學生而言又并不陌生的電場與磁場。學生對二者的概念并不完全陌生,生活中有所接觸,但又無法建立十分明確、深刻的概念,理解難度較大。尤其是后續還有很多物理課程與電磁場有關,因此在接觸這些知識之處,老師更應該通過引人入勝的實驗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兩節小電池、直導線、小燈泡、開關等試驗工具,讓學生使用這些器材組成簡單的能夠使用的電路,開啟開關,小燈泡會亮,說明電路處于通電狀態。此時,老師繼續引導學生將磁針放置在導線的正下方,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磁針的指針方向以及電流方向,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以下問題:①導線下方的小磁針為什么會轉動?②小磁針轉動的必要條件是什么?③如果小磁針沒有放置在直導線的正下方,它還會轉動嗎?通過充滿趣味性的簡單的物理實驗,啟發學生的物理思維。
2.3 鼓勵實驗反思,注重實驗總結
實驗反思是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升華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學中應注重鼓勵學生反思實驗,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評估,通過反思能夠對實驗的細節進行優化,不斷提高實驗效果。一方面,要求學生認真反思實驗考查的物理知識以及相關的實驗思路,并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實驗經驗,注重采納他人可行的意見,對實驗進行適當改進;另一方面,認真總結實驗技巧以及自身在實驗操作中的問題,針對實驗中的不足認真分析原因,是實驗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還是應用實驗知識的靈活性較差,而后采取措施加以針對性的彌補與強化。例如,在測量牛奶的密度實驗后,教師要給學生留下一定的反思時間,要求他們認真回顧實驗過程,在實驗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會導致密度測量產生誤差,是質量測量不準還是體積測量不精確導致的誤差?我們應該采取何種措施加以避免,或者是否有什么替代措施能規避這種問題的發生?在教師提出這些問題后,學生會針對實驗過程抒發自己的想法,此時,教師可以選擇將每位學生提出的想法寫在黑板上,并針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進行分類。例如有的學生認為是眼前的道具準備不夠充分,實驗器具本身存在一定缺陷,這可被歸類為實驗前準備步驟所發生的錯誤;有的學生則認為是操作不當導致的結果失敗,學生的這個觀點可以歸類為實驗過程中所發生的錯誤;有的學生則認為是在記錄時出現了差錯。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反思和分析都是基于自身在實驗時所進行的觀察和思考,教師引導其說出自己的分析依據,讓不同的學生針對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最終由教師揭曉正確的答案并對提出正確觀點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就實現了實驗過程的有效回顧與反思。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積極反思,結果發現將燒杯中的水倒掉后直接加入牛奶,殘留在燒杯中的水會稀釋牛奶,導致測量的牛奶密度較實際值小。于是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反思,相互討論,最終經過認真討論找到優化實驗的方法,即,實驗過程中將燒杯中的水倒掉后應用力甩掉燒杯中殘留的水,進一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3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圍繞核心素養開展的教育教學深入人心,并在各學科教學中廣泛推廣。初中物理是一門重視操作性、實踐性、動手能力的學科,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身就具有突出優勢。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通過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引導啟發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物理思維、科學素養,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物理學科的神奇與魅力。
參考文獻:
[1]鄭禧書.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1(98):139-141.
[2]王旭陽.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進[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1,37(11):34-38.
[3]周鳳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2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