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吐珠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漸落實,要求教師明確作業總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在“減負的同時也要‘增效’”。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語文作為基本學科,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語言運用能力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大有裨益,研究小學語文語用備課策略具有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將主要論述“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的語用備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語用能力;小學語文;備課
近年來,我國一直推行素質教育,落實雙減政策符合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一方面,落實雙減政策使學校回歸教育主陣地,學校和培訓機構為學生減負,學生的課外時間歸還給學生。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學習壓力得以有效緩解。語言運用能力作為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和課堂學習實效有重要意義,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重要方式。
一、立足于教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與語用興趣
“雙減”政策背景下,要求教師為學生減負增效,減少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我國素質教育中,要求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語用備課時,應該注重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語用因素,引導學生提升閱讀與語用興趣。教師將語文教材內容整合后,將教材中的語用因素融入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深入情境中,感悟語文知識內涵,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激發其閱讀興趣和語言應用興趣,為提升語言應用水平夯實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桂林山水》這一課的備課時,可以從多角度、多層次把握文本內容,挖掘并整合文本內容中蘊含的語用因素,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粗讀和細讀,引導學生深入情境之中,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以及作者的所思所感所想,進而轉變為自己對這一課文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課文中的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語文知識儲備進行相關的仿寫,以此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興趣。同時,由于學生的課文學習興趣和語言應用興趣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對課文情境和內涵也可以有更強的感知力,進而準確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完善語文知識結構體系。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得以提升,對語文學習和語言應用更容易保持良好的興趣和積極性,二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
二、傳授學生掌握語用技巧,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雙減”政策背景下,想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則要預留充足的課堂時間和空間用以學生自主學習。想要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則必須要傳授語用技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教材文本中的基礎內容和表達手法。通過教材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全文結構、文本表達方法等內容,進而掌握行文結構、表達方法、修辭手法等語言應用技巧,將語用技巧應用在閱讀、寫作等語文學習中,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課堂學習實效。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這一課文備課時,借助文中AABC形式的疊詞,如“閃閃的星”“彎彎的月”,引導學生掌握疊詞的應用技巧。在課堂中,學生在掌握疊詞技巧后,可能會想到運用“藍藍的天”“高高的山”這樣的疊詞,或者聯想到“嘰嘰喳喳”“吞吞吐吐”這樣AABB形式的疊詞,以及其他多種形式的疊詞;教師在進行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文的備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設計教學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小興安嶺不同季節的景色特點。或者布置綜合性問題,引導學生掌握文本的行文結構、寫作手法,把握語用技巧,為提升語言應用能力夯實基礎。
三、閱讀教學結合寫作教學,提升學生語用能力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些教師認為二者是相互獨立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讀寫結合,以此提升語言應用能力及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例如,教師在進行三年級下冊《燕子》這一課文的備課時,可以設計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仿寫或改寫課文中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行文結構。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寫作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鞏固語言技巧的理論知識,提升語言技巧的應用能力。還可以布置課外練習,如自行選取一篇課外閱讀文本并閱讀,再依據文本內容的表達方法、結構特點等方面進行仿寫和改寫,進一步提升語文應用能力及語文學習實效性。
結語
“雙減”政策下,教師要正確認知“減負增效”,不能盲目的刪減教學內容、課外練習。小學語文教師在“雙減"政策下要明確教學思路,立足于教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與語用興趣;傳授學生掌握語用技巧,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閱讀教學結合寫作教學,提升學生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賴衡君. 提升語用能力,培育綜合素養——試論PIRLS閱讀能力評價體系在小學傳統詩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 課程教學研究,2021(4):26-29.
[2] 吳榮妍. 同一中心主題閱讀拓展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策略探究 ——以統編版語文中年段教材為例[J]. 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20(10):42-44.
[3] 廖玲玲. 隨文練筆,突出語用訓練 ——小學高段隨文練筆教學研究[J]. 華夏教師,2021(21):58-59.
[4] 杜君. 基于語用的小學語文整本書思辨讀寫 ——以”思·辨”班級文化品牌為載體的”整本書閱讀”課程構建[J].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202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