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
摘要:小學班主任要成為一個心細如發、善于幫扶低年級學生的個體,讓孩子們能在學習和發展自我的同時懂得:沒有了強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機制,學生是不可能得到進步和發展的可能的。教師要將制度的嚴肅性和師長的親和力嚴謹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懂得:教師是愛自己的,同時也是講道理的。學生在恩威并用、剛柔相濟下所長大才能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也才能養成對于他人的尊重,對于美德的捍衛,對于真理的遵循。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制度;管理淺談;模式分析;教學督導
小學班主任要讓學生懂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的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教師還應該懂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紀律能力都是同等重要的。教師如果不能讓學生重視對于學生的思想境界的改造和升華,必然讓學生在學習和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層層的問題。教師需要從實際問題入手,找到讓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并且通過采取合理措施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懂得要聽從老師的教育和引導,由此才能成才。教師在管理低年級學生的同時自不能一帆風順,但是教師要注意保持堅定,逐步推進。
一、結合學生的年齡構建起相應班級制度
本文所探討的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這些學生大多屬于6-8歲,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情感纖細,同時又沒有具備足夠強大的理性,任意為之的時候比較多,同時也存在著不同的問題。教師要使適合這部分學生的語言去構建班級規則,讓學生能明白相關的內涵和實質含義。例如,學生要懂得不遲到不早退,教師就要給學生講好相關的道理。小雞打鳴要早起,早期的鳥兒有蟲吃,偷懶貪睡是小懶蟲等等。教師要以這類的語言去告訴學生:學會勤奮學習,尊重學校的制度和規范,按時到校。當學生懂得了相關的道理,教師才能更好地尊重學生,也能幫助學生去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逐步適應小學的生活,讓小學生的學習生涯變得更為順利、合理。教師要讓低年級的學生能在學習的開始就打下堅實的基礎。換言之,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沒有了道德的學生就會成為問題學生,不尊重師長和學校規范的學生必然成為“危險品”。低年級教師不應該使用過重的語言,但是也要給學生明確底線,讓學生不可以違抗底線,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認真地修身和自我修煉。教師要用心去完成本人的教育模式的升華,讓教育管理的方略變得更為行之有效。自然對于很多的學生而言,自己的理解能力是不夠的,不能完全理解教師的深意,但是教師要具備足夠的耐心,讓孩子們能理解教師的深意,由此去認真地學習和自我監督,才能在日后的成長中走向遠方。
二、以循序漸進的策略去幫助學生適應制度
教師要使用循序漸進的模式和策略去幫助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懂得:美德不是一日養成的。美德是通過日積月累去形成的。教師要善于帶動小孩子,將適合兒童身心成長的模式和策略去幫扶學生,讓孩子們能逐步累積美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素養,讓自己能行走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而且能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變得更為井井有條、一絲不茍。教師可以對于那些有著出色的表現的學生提出合理的表揚和肯定,例如獎勵學生相應的學習積分和道德品質積分,在學期結束后得分多者能得到教師的特殊的禮物,表示鼓勵。教師要把正確的教育模式和帶動模式作為引擎去幫助學生,讓更多的學生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邁進,也能讓本人的成長之路變得更好。教師要注意穩定和耐心,由此才能讓課程變得更富有穩定和人情味。教師要讓自己的教育能力變得更為立體綜合,才能讓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變得更為舒暢,也能讓不同的美德能更為深入地融入到學生的心靈中去。
三、將班級制度的嚴肅性和師長親和力相結合
毫無疑問,剛剛升入到小學校門的學生是富有童真童趣的。教師要注意能用符合小孩子的模式去開展德育教育,讓孩子們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自我修身。教師要用孩子們感興趣的、以滋潤他們心田的模式去幫扶學生,讓孩子們更加明確:小學生應該完成的自我提高和自我修身包含著很多的內容,雖然任務多同時也帶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如果學生能認真地聆聽教師的指令,也能認真地完成好不同的任務,是完全可以落實相關的內容的,成為一個更為出色的個體,也能讓學生更加懂得:自己要用上進心去處理好更多的學習任務,在完成后去提升自信心。
結束語:
教師要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去完成更多的教育任務,讓低年級的小學生懂得要在正確的學習軌道和生活軌道上去完成自身的提高,懂得要在小學階段完成的蛻變和升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懂得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使用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長的語言去完成相應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聆聽教師的督導后,變得更有耐心、更加細心、更有提升自身的動力。教師要試著完成本人的革新和突破,在有效的時間內認真地研究教育策略,助力學生成長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宋曉輝.探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現代化,2018,5(47):395-396.
[2] 馬夢茵.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點滴談[J].學周刊,2015(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