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姚繼重
摘要:目前農村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不容樂觀,既有家長常年外出,孩子缺少溝通渠道原因;也有父母觀念落后,不重視孩子教育的原因;還有家長自身素質底、欠缺對孩子的教育知識。如要扭轉目前局面,還需統籌兼顧、多措并舉。
關鍵詞:家庭教育;留守兒童;自身素質;家訪;宣傳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影響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人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對陽谷縣七級鎮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家長的思想素質與文化素質以及對孩子學習成長的影響;家庭成員對孩子學業的支持程度;對孩子學習的指導狀況等幾個方面。
通過調查顯示,目前,農村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父母常年在外,造成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近年來,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增加,許多農村學生家長紛紛外出打工,或是整天忙于地里的蔬菜大棚,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形成了一批留守兒童。在接受調查的學生家庭中有74.2%的學生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家料理生活;有55.7% 的學生父母雙雙常年在外打工,這部分學生或與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養在親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為照料。七至十二三歲的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尚未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還比較弱,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參與教育活動。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為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提高和健康成長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部分家長的思想認識落后,對孩子教育漠不關心
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經濟發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錢人。一些短視的家長認識不到知識的重要性。見到那些屠戶、倒爺、攤販紛紛富了起來,于是認為不讀書也有飯吃,甚至發財。只要有“本事”照樣賺大錢。加上近幾年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這種現象造成一部分家長認識上的偏差,認為讀書沒有出路。其次,重男輕女的陳舊思想在農村相當一部分家長身上依然存在。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有近30%的家長認為女孩子學習再好、知識再多也留不住,基本不怎么關注女孩子的學習。
在這些種種落后的思想認識限制之下,家庭教育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況。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子女學習重視程度不夠,在被調查的學生家庭中有30.6%的家長偶爾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有42.1%的家長從未問過孩子的學習,經常過問孩子學習情況的僅占27.3%。有些家長從來不到校或向老師了解子女在校學習情況,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對孩子學習成績就更不清楚了。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自身素質太低
孩子的道德標準、人生目標、情感因素、學習態度的形成更與家庭教育主要承擔者的言行密不可分。
首先,學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由于歷史原因、經濟條件、農村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好多學生父母讀書不多,文化程度較低。在接受調查的家庭教育主要承擔者中,僅有10.7%是高中學歷;有53.6%是初中學歷;35.7%是小學文化。有相當一部分家庭教育承擔者缺少進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些家長對子女教育束手無策,只能聽自任之,全部推給學校。
其次是閑時打麻將的惡習在農村較為普遍,有些孩子的父母閑暇之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忙于打麻將。這就給子女學習、成長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直接影響。有些孩子學習不好,打麻將卻是“高手”。在訪談中一位婦女對筆者說“我打麻將,哪有空問她呀?每天都是她燒飯做家務。”(這個孩子只有11歲,上四年級)我不禁感慨,此等做法,家庭教育從何而談?
四、缺少科學的教育方法
家長只有望子成龍的心情是不夠的,更主要的是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通過調查發現,一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只管供給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對孩子的學習則很少過問;放任自流、嬌寵至極。他們認為孩子學習好壞是老師的事,對孩子的教育是學校的事,自己只管花錢和照料生活。
另一種現象是額外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見到什么《AB卷》、《過關測試》等輔導資料,不論優劣,統統買回,一股腦兒地逼著孩子去完成。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和過重的學業負擔,久而久之,孩子對學習再無興趣,一見到作業就反感,一見到書籍就倒胃。
以上凡此現象和問題帶有普遍性。學校、老師和教育主管部門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影響和改變目前這種家庭教育的現狀?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一、不定期、分散召開家長會
調查了解到,在外打工的學生父母有相當一部分農忙期間和節假日(如春節)回家探親。學校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及時召集他們開家長會,通過他們去影響其他家庭成員。
二、經常深入家訪
針對農村忙時多、閑時少的特點,教師經常性的到學生家去,到田間地頭去,到學生家長勞動的地方去,互通信息,主動爭取學生家庭的配合。
三、采用“家校聯系卡”建立聯系
用“家校聯系卡”定期向學生家庭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表現,并請家長通過填寫“聯系卡”及時了解孩子在家表現。不用家長花時間跑到學校,也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
四、“家長學校”正常開展活動
針對部分學生家長教育方法不正確、思想陳舊等狀況,開辦“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家教方面的講座、學習活動,形成制度。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承擔者的素質。請優秀家長現身說法,讓“家長學校”真正發揮實效。
五、加強宣傳
借助廣播、電視、報紙、板報等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典型,弘揚正氣,破除舊習,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曾汝弟主編《給家長的90條建議》,云南美術出版社。
[2]趙忠心《家庭教育學》人民出版社, 2004
[3]奧海濤 李曉紅《新時期農村家庭教育特征與矛盾探析》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