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蕓
摘要:在全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時代環境下,音樂顯然已經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學科內容。但是在傳統時期的教育教學中,音樂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所被重視程度并不高,改善音樂教學質量勢在必行。因此,從事新時期的中職音樂教師這份職業,也要基于新課改的教育理念確保所實施的教學策略能夠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主觀參與的意識,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的在和諧、美好的環境下更加全面的成長,從而呈現出理想的中職音樂教學效果,而本文將會對關于新時期的中職音樂教學策略進行一番闡述說明。
關鍵詞:新時期;中職音樂;音樂教學
作為一名新時期教育環境下的中職音樂教師,除了要研究中職音樂的教學內容以外,還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更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實際行動去了解新時期的教育理念,依據教學內容與學生身心發展的具體情況在音樂活動中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期望學生的身心能夠和諧發展,有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得到核心素養的落實,優化學生的音樂能力水平,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音樂知識的良好習慣,最終達到提升中職音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開展合作學習,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于以往錯誤教育觀念的作用下,不少教師常常以自身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總是以“灌輸式”的教學策略講授知識,導致學生處在被動地學習狀態之下,得不到進步與成長。但是新課程改革在時代的發展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時期的環境下受教師所認可的程度在逐漸增高,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在經過無數次的教學實踐證明以后,已經確定了其是優質高效的教學策略。因此,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從教中職音樂教師這份職業,必須有尊重學生的思想,在合作模式的作用下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被充分發揮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將音樂知識與技能順利獲取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以充滿愉悅的心情融入到音樂知識與技能的獲取狀態,在師生互動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實現綻放中職音樂精彩課堂的目標。比如,在教學《中國民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于教學導入環節,筆者先了解了學生掌握民歌基本知識的情況,根據學生自身所具有知識儲備的不同將其科學地劃分成了學習小組,讓學生互相交流對民歌基本知識的了解,以求能夠實現互補。于是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就在學生的交流中形成了,學生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課堂活動當中。然后,筆者帶領學生聆聽、欣賞了中國各地的民歌,創造了愉悅的課堂氣氛,進而引導學生了解了民歌的形成、作用特點,與學生合作談論了民歌的風格,使燦爛的民歌文化被學生所了解,加大了學生對民歌的熱愛,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讓學生簡答表達了聽中國民歌的感受,從而和學生展開交流互動,促進了學生對中國民歌的進一步喜愛。活動結束之時,筆者引導學生歸納了勞動號子、山歌、小調的特點,令學生對民族藝術有了初步了解,安排學生對這節課的合作感受做了交流。
二、開展游戲情境,加深學生音樂印象
作為一名新時期教育理念指導下的中職音樂教師,要注重開展游戲情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動地在游戲活動中享受獲取音樂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加深學生印象,提升中職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比如,以引導學生學習《話劇》這一節時,首先,筆者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欣賞了話劇,為學生講解了劇中人物的表現和語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起到的作用,同時也激起了學生表演的欲望。然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了其中,指名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參與游戲活動的感受,進而通過恰當的指導使學生了解了話劇的深刻內容,培養了學生從話劇中聆聽自己對人生感悟的意識。之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話劇情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表演,于是使學生以投入到態度參與其中,對學生展開部進一步的指導分析,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了話劇情景中的語言、人物。最后,筆者做了課堂小結,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
三、闡述音樂背景,增強學生學習熱情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直接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已經被全盤否定,如今教師愈來愈注重學生的情緒是否參與到了課堂實踐活動當中。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中職音樂教師,不妨以音樂背景授課,讓學生對音樂背后的故事做深入地認識與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對音樂內容及內涵的認識與理解更加深刻,鍛煉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知識的能力,達到提升中職音樂教學效率的目的。比如,在《管弦樂曲》這節課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于課堂初始環節,筆者讓學生欣賞了管弦樂曲《藍色的多瑙河》,為學生介紹了樂曲的創作背景、作者生平,使學生了解了什么是圓舞曲等音樂常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于是在課堂初始環節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然后,筆者從音樂背景的角度引導學生賞析了這支撼動人心弦的旋律,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這首樂曲浸透著奧地利人民對祖國山河的敬仰之情,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了學生深切的愛國之心。在授課即將結束時,筆者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所了系統地梳理,幫助學生歸納了如何以音樂背景為基礎展開對知識的學習,組織學生交流了心得體會。這樣,筆者通過以音樂背景授課,讓學生了解更多與本節內容相關的故事,使學生以足夠強烈的學習欲望參與課堂,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了音樂內容及內涵,切實達到了提升中職音樂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身為中職音樂教師的筆者們,要發揮自身的主導者作用,對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引起高度重視,以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并在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以嶄新的教育理念不斷進行探究,從而實現提升中職音樂教學效益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賀靜.流行樂視角下中職音樂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1)
[2]劉丹.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研究[J].藝術評鑒.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