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盼
關鍵詞:中職院校;汽修專業;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
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汽車進入了千家萬戶,對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上升。中職院校如何培養汽修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當務之急。校企合作一直是職業院校的重要辦學模式,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提前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增強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但是校企合作是整合學校和企業兩個單位,兩個單位在合作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中職院校需要不斷探索經驗,尋找新時代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一、中職院校汽修專業校企合作的問題
(一)企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隨著汽車技術越來越先進,企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廉價勞動力不再獨得企業青睞,企業需要專業技術扎實有高素質的人才。而中職學生往往由于專業素質不強、學習能力差而不能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此外,企業的主要經營目的是盈利,因此無法擺脫資本市場的束縛,必須將工作置于第一位,將對學生的培養置于第二位,校企合作過程中,嚴格的協議束縛企業,企業需要承擔一定的育人責任,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由此便影響了企業的正常工作效率,也會導致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二)學校的合作理念落后
不少中職院校對校企合作沒有完善的方案,雙方合作程度低,未有效利用雙方的資源。由學校方面專業的教師與企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將學生進行定向分配派遣,將學生從學校教師的手中交給企業的工作人員。由此可見,校企合作只是學生的學習單位、學習第一指導人發生了改變,并沒有其他實質性的變化,在院校進行汽修專業教學中,未將注意力集中于職業技術訓練方面,忽略了中職學生的個體發展。簡而言之,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沒有觸及學習的本質問題。
(三)校企合作缺乏良好溝通
做好溝通工作是校企雙方有效合作的基礎,因為學校和企業追求不同的目標,企業的主要工作重心是生產和發展,中職院校的主要工作重心是校內學生的教學,故雙方只有做好溝通,表達雙方的利益訴求,并商討方案協調雙方的訴求。不少院校沒有達成有效的校企合作協議,直接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企業的工作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內容關聯不大、企業的工作方向與學生的意向目標具有偏差、學校的教學工作沒有為學生的實踐奠定基礎等。鑒于校企之間的溝通不到位,教學和實踐無法有效對接,對學生的學習、工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此外,鑒于實踐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學生的人身安全必須得到安全的保障,故學校必須時時刻刻了解學生的工作狀況、身體狀況,及時做記錄,及時與企業交換信息。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一)以職業活動為核心,設置汽修課程專業技能模塊
由于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實踐性較強,汽修專業學科教師需要對汽修市場及時調研,根據績效崗位的人才需求設置專業課程、更新教材。首先對汽修專業原有的理論課程進行整合分析,為學生打牢汽修專業功底,之后對接崗位要求設置實踐課程,側重職業性、專業性的知識教育。具體課程設置可參照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理論課程方面,首先,要合理設置汽車原理、汽車構造等汽修專業理論課程,讓學生掌握汽車理論知識,熟悉汽修基本過程以及各類汽車性能;其次,要設置機械、材料、電子電工等專業方面課程,讓學生扎實掌握機械理論,熟悉電子器件工作原理。在實踐課程方面,首先要突出實訓課程,設置CAD制圖、機械手工制圖等制圖課程,使學生掌握繪制各種復雜機械圖、電路圖的能力;還應,設置一定的實訓課程,讓學生充分實踐,熟練運用各類設備工具,掌握汽修基本技術。
校企雙方還要確定好課程具體由誰負責,雙方在育人工作上分別承擔什么責任。首先,在校企合作協議中明確課程體系,并具體分配校企各自在課程教學中的責任,哪些課程和項目應該由企業實施,哪些課程和項目應該由學校實施。其次,整合校企雙方的資源,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順序。通常來說,實踐活動與理論課程同時進行,或者緊跟在理論課程之后開展比較好,模擬實訓放在崗位實踐之前,簡單的技能在復雜技能之前學習。最后,統籌使用院校的實訓設備和企業的生產設備,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實訓機會,相對而言,在企業實境培訓,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應當盡可能多安排企業實境培訓。校企雙方只有保證協同才能保證最終的教學質量。總之,校企雙方需要構建一份合作協議,明確、詳細指明教學方案,確定雙方的責任,防止流程不合理而出現教學損失。
(二)現代化教育模式的應用
在就業形勢嚴峻、人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中職院校要突出自己的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職院校必須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讓中職學生不僅“學會”專業技能,還“會學”,掌握自主學習能力,進而適應知識型社會信息、技術、知識不斷更新的環境。現代化教育理念認為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學方法由傳統的“灌輸式”向“引導式”發展,學生從“被動學習”“模仿”向“主動學習”發展,使得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中職院校教師在選擇教學模式時,需要關注教學模式能否給學生提供實踐和思考的空間,是否有助于學生發展創新能力。
當前,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有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模式引入真實的案例,讓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自主探究,教師則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式教學法,引入一個完整的汽修工作項目。例如,一臺上汽通用別克威朗自動版車型,某日汽車無法啟動,假如你是維修技師,你會怎么進行診斷維修?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組,學生在組內討論,分析故障機理,并簡要寫明診斷思路及計劃,提出維修建議。教師在教室內巡場,主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給予提示和幫助,但不能干擾現場操作氛圍,操作結束之后,學生們可以通過互檢的方式對自己的操作成果進行檢查。項目結束后,對小組的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及時給學生提供反饋。項目化教學以具體的項目任務為導向,以綜合發展為目標,讓學生充分實踐,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組建多重融合的教學團隊
職業教育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師必須掌握扎實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中職院校要構建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對于教師的培訓工作比較關注,但是在教師團隊管理、整體化建設方面比較弱,未來職業院校需要加強教師團隊的整體建設工作,統籌整個教師隊伍的力量。中職院校可以從職稱考評、工資考核方面入手,向雙師型教師傾斜,鼓勵教師發展實踐能力,還要給教師提供資金和教研時間,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實踐工作中,提高實踐能力。中職院校還需要給教師提供一些參與培訓的機會,讓他們參與省級、國家級教師培訓,在此過程中與同行交流,分享汽修行業發展訊息。
對于職業院校而言,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兼職教師隊伍也很重要,將本校的專職教師隊伍和企業的兼職教師隊伍統籌起來,形成協同效應,專職教師主攻理論教學,兼具實踐教學能力,企業兼職講師主攻實踐教學。因此,中職院校可以與企業進行互聘,學校的教師到企業發揮理論優勢,幫助企業解決瓶頸問題,企業的高級技工來校,給中職院校帶來行業發展的新鮮資訊,指導實訓。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協同,共同開展職業教育工作是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的一般經驗。這種多重融合的教學團隊能夠給職業教育帶來更多活力。
(五)建設實訓基地
職業教育需要實訓基地保證教學質量。學校要開展實踐教學,模仿生產時間建設仿真實訓基地。對于汽修專業而言,院校可以模仿汽車4S店的運營和管理模式,建設高標準的汽修車間。院校可以與企業溝通,嘗試將企業實體汽修店“搬進”學校,汽修店在校內運營,對外承接企業的部分汽修業務,并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這樣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加真實的汽修環境,真正動手參與汽修工作。除此以外,院校還需要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建設,引進仿真軟件,通過VR、AR等仿真教學技術,模擬教學環境,方便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實訓基地的建設質量對于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影響,院校必須重視起來。
三、結語
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及社會就業密切關聯,而校企合作模式既有助于增強職業教育與社會就業之間的關聯,化解專業人才培養與人力資源市場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使得學生獲取專業技能,增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近年來校企合作多元化應用模式探索,對中職汽修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方面的資源優化配置,新時期中職汽修專業改革已經初見成效。因此,應該進一步鞏固改革成果,繼續增強職業素質與就業對口方面的資源供給,為后續的職業培養直接向就業崗位轉移提供有利條件。總之,中職汽修專業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是適應時代發展的策略,也是中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予以堅持和發展,但也必須注意到校企合作的實踐問題,切實解決每一個問題,保障學生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葉小晨.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1(31):17-18.
[2]張斌.中職汽修專業多元化校企合作的開展思考[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10):170-172.
[3]李曉光,王朋,任建立,羅英亮.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河北農機,2020(11):81-82.
[4]谷守印.淺談基于“1+X”課證融通背景下的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J].職業,2020(3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