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鳳娟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信息提取
眾所周知,小學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階段,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影響巨大,甚至可能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情況。而語文課程又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關系著學生是否能夠與人交流、是否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等等,因此,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強化其信息提取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突顯語文知識的工具性,突顯語文課堂的高效性。在本文的論述過程中,筆者從語文教學過渡到閱讀教學,再從閱讀教學過渡到能力培養,具體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基于閱讀教學的整體感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小學語文教師需加以重視,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策略。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深入了解本班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習慣、知識薄弱點、知識易錯點等。接著,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所掌握的情況設計課堂,預先構想“怎樣教學”和“期望達到怎樣的教學效果”,再思索如何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再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基于閱讀教學的整體感知方面,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布置閱讀預習或作業來達成。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一部分內容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讓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好好閱讀本篇文章,讓學生對文章建立基本印象和整體感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抽查幾名學生的閱讀整體感知情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預習表現。
二、基于能力培養的自主訓練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的機會,放手讓學生去做、去感受。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熟悉教學內容,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一方面讓語文課堂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讓學生自主訓練,鍛煉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等。接著,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給予學生“提取信息”的正向反饋,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這一閱讀方法,增強學生的“提取信息”積極性。基于能力培養的自主訓練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教學活動來達成。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這一部分內容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多設計閱讀活動,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中班長的話并找出描述戰士抗敵的詞語,充分鍛煉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用這些詞語造句,讓學生進一步體味作者的用詞和所想、所感。
三、基于查漏補缺的習慣養成
閱讀理解過程中,查漏補缺與信息提取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說,查漏補缺是緊隨信息提取之后的檢查工作。小學生既要學習如何快速、準確的搜集信息,還要檢查信息的完整性,確保信息的有效性和關鍵性。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并針對其中的技巧一一講解,其所要培養的不僅是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更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基于查漏補缺的習慣養成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反復訓練和思考來達成。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部分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提取文章關鍵詞,引導學生進行仔細閱讀、段落分析等,培養學生形成查漏補缺的良好閱讀習慣。接著,教師還可以讓大家自主練習、反復練習,尤其是文章的中心段落和中心句需要反復品味。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結合文章重點反復琢磨,進而能夠鍛煉到信息提取能力和查漏補缺能力,長久積累下來,學生也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培養小學生信息提取能力是增強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關鍵所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發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策略。首先,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爭取用更多時間教授閱讀技巧,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其次,語文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對學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實踐,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最后,語文教師還應當教會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掌握搜集資料、提取信息、分析數據、總結結論的關鍵技能。
參考文獻:
[1]沈茜.從教學前測、后測的呈現與分析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制定的問題[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1):112-114.
[2]朱曉方.潛心閱讀,快樂成長——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12):72-74.
[3]張盼盼.“閱讀—思考—編寫”三層遞進式教學方法探究——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童話故事為例[J].教育觀察,2021,10(47):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