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祝勇
摘 要: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要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就業為導向鍛煉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之后的工作、社會生活提供相應的幫助。當前中職生的文化水平較低,且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心理素質不夠健全,這些都會影響其口語交際能力,無法達到以后企業發展、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由此,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要強化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升他們的綜合職業素質。
關鍵詞:以就業為導向;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4-001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04
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強化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把口語交際能力作為衡量中職生職業素質、學科素養的一種指標,促進中職生的全面發展。伴隨著社會生活的飛速發展,職業的分工更為詳細、種類數量越來越多,中職生在結束學業生涯之后,會直接投入到競爭較為激烈的社會生活中,面臨著職業應聘、求職的生活挑戰,口語交際能力是企業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中職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夠為之后的面試、上崗、工作、社會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缺乏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視,教學資源較為短缺,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形式重于實質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由此,教師需要講究方法、技巧,探尋出符合中職生發展的語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一、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
(一)缺乏口語交際教學資源
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缺乏口語交際教學資源的現狀,依然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講解方面,導致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差。在中職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情境口語模塊,把書面寫作與情境口語共同歸入“語文應用”任務之中,但是這些內容較為單一,涉及的口語訓練內容較為簡單,根本無法全面提升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再加上教師缺乏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缺乏系統性、計劃性,成為語文教學中的薄弱教學環節。
(二)缺少系統的口語交際教學體系
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缺乏系統的口語交際教學體系,存在“雨點小,雷聲大”的教學現狀,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口語交際理論知識,教師也沒有接受過全面的口語交際教學培訓,根本無法提高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由于中職語文缺乏系統的口語交際教學體系,在口語教學活動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沒有配備專門的口語交際教學資源、教材內容,蜻蜓點水式的口語交際訓練導致語文課堂缺乏活力,學生缺乏有目標及有序的口語訓練,無法取得理想化的口語交際訓練效果。
(三)口語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缺乏一定的認知,不注重鍛煉中職生的口語交際素質和能力,認為口語交際訓練就是日??谡Z表達訓練,只是片面性關注口語表達訓練效果,沒有意識到口語應對能力和口語傾聽能力訓練的重要性。同時,當前的中職語文訓練形式與內容比較單一,只是借助于一些演講活動、朗誦活動來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沒有設立清晰的口語訓練目標,教師對于中職生的學習心理缺乏了解,缺少交際心理素質訓練,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活動缺乏趣味性、實踐性,無法提高口語訓練教學的質量。
二、提升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需要遵循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要想提升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在以往的中職語文口語訓練活動中,通常都是教師來布置口語交際內容、口語交際任務,雖然學生會積極參與口語訓練活動,但是都不是發自內心去表達,更缺乏參與口語訓練活動的自信心,無法培養中職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由于中職生在結束學業生活之后,會直接投入到社會工作中,對于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教師一定要遵循主體性原則,一切圍繞中職生的實際情況來落實訓練活動,讓中職生發自內心去交際、互動,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教師要善于去挖掘學生口語表達的閃光點,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較為流利,還有的學生語言表達感染力比較強,這些都能夠成為表揚學生的切入點,從而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
(二)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在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活動中,要想培養中職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同時利用中職生求趣、喜新的心理發展特征,努力構建靈活、多元化的口語交際訓練活動,巧設語文教學情境,通過再現實際生活,尋找口語交際訓練的切入點,讓學生運用猜謎語、講故事的形式來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擁有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與平臺。同時,教師要圍繞中職生的專業特征來創設口語交際情境,為他們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想要表達、交流的欲望,引導他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探索與發現,掌握更多的口語表達技巧、方法,提高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訓練活動的有效性。
(三)示范性原則
在中職語文教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遵循示范性原則,展現出自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從中來總結口語表達的規律與技巧。由于中職生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在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有待提升、歷練,所以教師一定要利用自己淵博的學識、豐富的社會閱歷,示范性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中職生的口語表達習慣,展現出教師的榜樣力量,讓學生圍繞自己將來的就業崗位展開口語表達訓練,取得理想化的口語訓練成果。
(四)實踐性原則
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遵循實踐性原則開展口語訓練活動,展現出口語訓練的“交際性”特征,讓學生在交流、互動、溝通中開展真正的口語交際訓練,在實踐、探索之中,掌握更多的口語交際技巧,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聯系中職生的專業知識,設定專業化的崗位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復習、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學會去表達、交流,增強口語交際訓練活動的實踐性、創新性原則,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同時,教師不要把口語訓練的場所局限于教室之內,而是帶領學生走入社會生活中,從中來了解未來的就業趨勢、方向,并且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歷練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一)注重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注重口語交際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在中職語文教材中有關口語交際訓練的知識比較多,這些內容都是一些直接性的口語訓練素材,更為貼近中職生的生活與學習,所以,教師要圍繞語文教材內容來設定口語交際主題,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需求和專業特色來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從中真正有所成長與提升。在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過程中,除了要開發一些能夠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素材,還要融入一些能夠引導中職生說服他人、巧妙組織、巧妙提問、善于溝通、善于交談的素材,多角度、多層面來搜集口語交際課程資源,以此作為日常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同時,教師要學會多渠道搜集口語交際素材和知識,對現有口語交際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教材只是開展口語訓練活動的教學樣本,教師要持續充實、豐富語文教材內容,這樣才能夠為語文口語交際活動帶來更多的活力和生機。教師要改變以往生搬硬套的教學模式,不要只局限于教材內容之內,要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口語交際訓練呈現出一個動態化、開放化的過程。教師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創造、開發口語訓練教學資源,從現實生活中搜集素材、發現素材,構建生活化的口語交際教學情境,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要多多搜集一些課外口語交際書籍,作為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活動的課外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課外閱讀、口語訓練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二)設定清晰的口語交際課程目標
在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訓練活動中,教師要設定清晰的口語交際課程目標,以此作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指向。教師要注重培養中職生良好的傾聽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同時在實際的訓練活動中,教師要通過語義理解活動、語音聽辨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注意力,并且要融入一些專業知識,讓學生在技能訓練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為之后的職業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傾聽是口語交流和口語表達的重要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領悟、善于傾聽,在日常生活中多傾聽、多交際,這對于中職生未來的職業生活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在培養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時候,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雙向溝通能力、單向表達能力,既可以明確表達自身的話語內容,還要成為話語的受體,及時反饋、分析對方的語言信息,保證口語表達的有效性、條理性、準確性,達到理想的口語交際目的。除此之外,除了要設定口語交際教學目標,還要設立相應的心理素質目標,學生只有擁有強硬的心理素質,才能有獨立見解和自信去溝通與交流,促進中職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開展系統化的課堂口語交際訓練
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開展系統化的課堂口語交際訓練,讓口語訓練融入一個特定的交際情境之中,設定專門的交際內容、交際對象,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為人處世能力、理解能力、聽說能力,使其能夠合理組織語言,讓口語交際訓練活動循序漸進、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下去。每一個學生的說話態度、說話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師要在口語訓練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探究話語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把握合適的說話動機,不僅要會擁有一張會說話的嘴,還要擁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能夠順利實現信息輸入和輸出。同時,教師要鍛煉學生的精神專注力,在交流過程中能夠掌握關鍵信息,學會察言觀色、勤于思考,捕捉一些非語言信息,通過分析他人的意見、觀點,積極調整自己的預測,掌握一些隱性信息。
在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能力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循序漸進、由簡到繁,引導學生把口語交際訓練內容快速、準確地記錄下來,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表達習慣,在接受對方信息的過程中,能夠揣摩對方的說話語氣、動作、神態等因素,了解其中蘊含的表層意義,準確把握對方的意圖與觀點,以此來作為調整表達內容的依據,逐漸提升自我口語交際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于課本朗讀的形式來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實現語言表達的規范化,增強中職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與語言感知能力,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在語文課外實踐中強化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中職語文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由此,在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一定要借助于課外實踐來強化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課堂教學成為主渠道,讓課外實踐成為課堂拓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社會實踐活動中提升自我、歷練自我,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表達習慣,豐富學生的交際語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與一些聯誼活動、社團活動,讓青年志愿者協會、話劇社、廣播社、演講社成為學生口語訓練的場所,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掌握交際禮儀,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校園元旦晚會、藝術節活動等,鍛煉中職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因為這些活動內容較為豐富、形式較為多樣化,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口語表達訓練的自主性,學生在節目交流中也能夠增強自我心理素質,具備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這對于中職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之外,教師要讓學生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注重日常口語交際語言的拓展與積累,在生活中多思考、多觀察,自主摘抄一些廣告語、歇后語、諺語、俗語等,讓學生具備較強的人文內涵,這樣才能夠讓口語交際內容具備更強的說服力,做到厚積薄發,在生活歷練中不斷成長,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講解教材知識、傳授學生學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要做到基于就業為導向設立口語交際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案,并借助于趣味性、實踐性的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口語交際訓練活動的自主性、積極性,使他們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擁有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為之后參與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蔣水仙.情境模擬,實踐聯系——情境模擬法在中職語文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20(17).
[2] 彭冰.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思考[J].中等職業教學(理論),2009(5).
[3] 盧振林.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對中職語文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思考[J].中等職業教學(理論),2009(3).
[4] 張國榮.立足小課堂,延伸大世界——淺談提高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