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蘇紅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一直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然而,怎樣才能把語文學好,怎樣運用好幾個句子,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小學生,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學習方法,讓小學語文更具魅力,讓學生從心底里去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在教學改革中,新教材的運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隨著我國教育質量的提高,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確的教學目的。以往的一些課程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了教學目的,而老師們往往偏愛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老師講的東西不能被學生充分的吸收,老師也不知道怎么講,學生也就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課程設置不清,新課程改革要求明確目標,教師的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的而定,要從提高授課能力、提升聽課質量兩方面著手。
1將課程設置與游戲、情景設置融合,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能真正發揮個體的主體作用,發揮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語文教師可以把課程設置與游戲、情境設置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實現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另一方面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通過小組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達到有效的發展和進步,但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實現相應的課程應用。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指導下,教師應以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為教育核心,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烏鴉喝水》這門課的時候,教師可能會給學生留出5分鐘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提前預習,然后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提問來表達個人的觀點和理解。如果烏鴉不把石頭扔到水瓶上,它們還能喝水嗎?這種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能使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民主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分析和探索。
2教師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國語言和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教師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是語文課最重要的教學方法,若語言不清楚、不正確,就會產生與原作相反的觀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表達能力。教師講課生動活潑,語言有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率就會迅速提高。但是,如果教師的語言不流利,甚至在課堂上講得語無倫次,學生當然會感到厭煩,也就會三心二意,在這一背景下學習效率自然不會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師的語言能力對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3運用多種創造性思維方法,提升對學生的領導力
小學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它對一個人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和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形式的實踐性教學,把多媒體技術和已有的課本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能讓學生掌握已有的語言知識,又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加強對學生的領導作用,保證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能夠有效地擴展個人的思考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學習的內容更加直觀、生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快樂。
4完善教學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語文教師首先要提高個人的教學質量,確保自己有很好的教學技能,其次要耐心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實現與學生的緊密互動。另外,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際操作機會,以實現學生思維水平的普遍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學生的最終結論和意見,對學生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如果學生出現思維錯誤,教師必須及時糾正,采取精神激勵的形式,以保證小學生有一定的學習信心,并給予學生小紅花、小貼紙獎勵,以此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1運用情景教學法,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課堂教育的開端,課堂教育的引入直接影響到后續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情境教育,充分發揮引入情境教學,為以后的教學提供良好的基礎。問題教學法是情境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后,教師向學生提問也是語文教學中一種常見而有效的方式,教師提出的問題應具有啟發性,鼓勵學生思考,啟發學生,不斷啟發學生,給予更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問題導向教學的關鍵是解決問題,而高效率的問題更多的是本質而不是數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創設問題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解決教學難點和重點,抓住問題的核心,穩定準確;第二,提出問題的時間要符合實際,要恰當。教師應該在學生有困難的地方進行引導幫助,這有助于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同時也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更加自如。第三,教師應該問不同層次的問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施教,給學生不同的啟發,使教學更加個性化。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則寓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鳥與蛙的對話來闡明深刻的道理。不同位置的人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應該從本質出發,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遠。面對這個寓言,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問不同的問題,例如,“如果你是一只青蛙,你會選擇跳出井來觀察藍天嗎?”對于學習中等的小學生來說,可以讓學生回答自己對故事的看法。從井里看天空的真正意義是什么?難度適中,針對不同程度的小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闡明文章的主題,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開闊視野,深化思想深度。
4.2充分運用團隊合作教學法,促進學生的自主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在課堂上主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增強。同時,在組織學生進行協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其領導力,從而指導和解決問題。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深刻地扎根于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采用最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策略。在基礎課中,語文是最重要的,它的教學內容也以語言和文化為中心,其中,語文和文化的培養是第一位的。語文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同時,語文也是當今學術界亟待解決的課題,而語言本身又是一種溝通的工具。
參考文獻:
[1]楊維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探究[J].高考,2016,(33):106.
[2]朱宗祥.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路徑探微[J].甘肅教育,2016,(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