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霞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小學語文作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學生閱讀理解文本、體會思想感情、鑒賞文學內容的重要依托。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進一步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出來,并且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在面對不同的文本內容時,能夠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閱讀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讀寫結合;群文閱讀;小組合作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制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夠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文本內容進行學習和理解。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還遲滯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嚴重阻礙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閱讀教學思想上的轉變,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善于運用新課程改革以來的新型閱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氣氛活躍、情景交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高效的閱讀實踐,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一、運用讀寫結合閱讀法,提高學生閱讀質量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賴于讀寫結合教學法的有效運用,還有賴于學生閱讀質量的切實提升。讀寫結合閱讀教學法的核心要義就在于將閱讀與書寫結合起來,讓學生的閱讀實踐不在拘泥于單純的閱讀之中,而是引入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感悟、書寫,讓學生能夠將所讀文本中的內容進行一個深入的體會,進一步提高閱讀效率與質量。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讀寫結合閱讀教學法,統籌學生的閱讀與書寫,切實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繁星》時,這篇課文字里行間充滿著美感,有利于學生帶著感情去進行文本細讀,進而體會課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本著“運用讀寫結合閱讀法,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教學理念,我首先為學生簡單闡述了讀寫結合的運用策略,即“在閱讀過程中融入思考,并且對重要內容進行圈點勾畫做批注,深入體會字里行間的感情變化?!痹诖嘶A上,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深入并且細致的閱讀,通過閱讀,學生對課文中美好的繁星景色產生了很強的向往,根據學生的現實需求,我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圖文結合、視聽結合的優勢,為學生展示了滿天繁星的圖片與視頻,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與聽覺感官。而后在提問過程當中,學生對繁星的美感、作者的感情、與現實的聯系等進行了近乎完美的回答,產生了良好的閱讀效果。
二、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法,拓展學生閱讀廣度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賴于群文閱讀教學法的高效運用,這同時也為學生閱讀廣度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被無形的限制在教材當中,學生只能夠對有限的文本進行閱讀,這無疑影響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群文閱讀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能夠引導學生走進一個更為廣闊、多元的閱讀世界。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群文閱讀,在立足于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融入與之相關的文本內容,促進學生閱讀視野的開拓與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觀潮》時,這篇課文具有很強的可視化特點,能夠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錢塘江大潮的圖片,使學生對課文所描寫的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而后本著“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法,拓展學生閱讀廣度”的教學理念,我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先行閱讀,結合圖片中展示的內容深入體會字里行間帶給人的震撼。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之后,我為學生展示了與之相關的其他文本,如《七絕·觀潮》,這首古詩詞以精煉的文字,表達了無限的景觀,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與研究價值。實踐證明,群文閱讀的進行不僅可以有效的豐富學生的閱讀見識,還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視野的開拓,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且使學生在無限的文本內容中自由的徜徉。
三、融入小組合作教學法,交流討論閱讀心得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離不開小組合作教學法的運用,還離不開學生交流討論的進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兩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是學生的自主閱讀實踐,另一個是合作閱讀經驗共享實踐,二者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在此基礎上,學生從兩個角度進行閱讀并且了解文本中的核心思想,能夠切實的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引導學生利用兩種方法開展閱讀實踐,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學習《爬天都峰》時,這篇課文以一種紀實性的手法描寫了登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與心理變化,對學生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本著“融入小組合作教學法,交流討論閱讀心得”的教學理念,我首先根據主客觀條件,將學生劃分為了不同的學習小組。而后為學生布置了小組合作閱讀任務,即“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天都峰景觀的?課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品質?”學生帶著閱讀任務,在發揮自主閱讀能力對課文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在小組內部進行了交流討論,多元化的認知形成了統一的共識,出色的完成了我為小組設置的閱讀任務,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做了課堂展示,將小組合作討論的內容以自由陳述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與此同時學生的閱讀效率與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師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必然選擇。具體而言,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實踐中,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文本細讀能力、文學鑒賞能力、發散性思維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文長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上),2019(01)
[2]章海燕,林贊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分析[J].讀書文摘,2019(01)B41F1C61-04B0-4842-9358-16546D0A0F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