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要:生物作為記憶性與理解性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尤其是概念教學相對抽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經常出現理解難點,使得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習基礎不牢固。為此本文以《基于事實資料開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為題,通過圍繞概念搜集事實資料;引入事實資料講解概念;借助事實資料檢驗學習成果等三個步驟,開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學,致力于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把握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事實資料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科學思維是指尊重事實和證據。生物概念在形成的過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過程,是由許多事實資料堆積而成的一種對知識的概括。高中生在學習概念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事實資料的掌握,從而理解一些關于生物學現象本質特征或共同屬性的描述,進而掌握生物概念。但是事實資料的搜集與整合需要高中生物教師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整理,并與高中生物概念內容相結合,才能夠為學生學習帶來有效的資源,才能夠豐富高中生物概念教學課堂內容。
一、圍繞“概念”搜集事實資料
由于高中生物概念性教學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再加上教師教學方式的單一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倍感枯燥。為了有效的集中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爭議性、趣味化、思考性的事實資料,由此吸引學生的生物探索目光,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產生初步思考,能夠有效的跟隨教師的節奏,開展生物探索活動。為此,教師首先要確定好本節課的生物概念教學內容,其次圍繞生物概念,利用課下時間,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搜集相關的時事資料,并將其設計與整合形成相對完善、完整、全面的教學資源。
例如,教師在教學“穩態”大概念教學時,以“探究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的相關內容為媒介,在互聯網大數據中搜集大量的資料,選出適合高中生的教學資料。比如教師為學生展示一組廣告: “人的體質也有酸性和堿性之分,喝石林天外天堿性礦泉水,留住家人堿性體質”。此時教師提問:“我們生活中會吃很多酸性、堿性的食物,會改變我們人體的ph穩定嗎?”緊接著學生陷入思考,開展探索該問題。整個過程中,老師用較為生活化的事實資料進行引入,激發學生的思考,同時也為學生本節課的探索開啟了一扇門。
二、引入事實資料講解“概念”
“生物學事實”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的真實情況,包括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各個方面。首先我們要明確,事實資料一定是真實的。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清科學事實,并借助其開展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資料,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那么如何提高教師講解事實資料的能力?如何讓學生在事實資料中理解“概念”?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思考,并根據教師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教學設計,使抽象的概念教學變得具體化。
例如,教師在教學“轉基因生物”的概念時,在課堂中選擇引入關于轉基因生物的調查研究內容、關于對轉基因食品的爭論、關于我 國對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的程序及相關法律法規、國際形勢下我國轉基因產業的安全性等。”等事實資料,以此幫助學生完成對轉基因生物的深刻認識。但是在引入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可以采用辯論教學、小組合作、實驗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事實資料的基礎上,完成對相關概念的分析與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物概念的理解力,促進學生生物知識的有效掌握。
三、借助事實資料檢驗學習成果
當學生借助事實資料完成對概念的理解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事實資料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以此了解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但是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事實資料提出問題,由此讓學生的生物思考更具有針對性,也能夠幫助教師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圍繞某一概念在課下搜集一些相關的事實資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生物學習視野。
例如,教師在教學“轉基因生物”的相關概念之后,便為學生列舉了一些相關的事實資料,使學生分析。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下進行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調查,以此使學生了解大家對轉基因生物的態度,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生物綜合實力得到有效的增強。最后,教師要關注事實資料在生物課堂中的應用情況,并挖掘出其最大的教育優勢,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
綜上所述,事實資料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引入,不僅為學生學習帶來了更多的生物信息與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從中理解生物概念,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作為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對生物概念的教學進行有效地鉆研,還要掌握如何讓學生理解生物概念的方式,為學生帶來更為科學、先進的學習體驗,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物概念理解,為學生的生物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祺.高中階段生物學概念教學途徑[J].教師博覽,2021(30):60-61.
[2]卜樂.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