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本文首先對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探討了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希望對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
引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英語想象力,合理的利用學生的具體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實現自身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意義
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的實施,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受到人們的廣泛追求和關注。教師要積極創新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最大限度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英語思維品質是學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主要原動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是小學英語教育的本質和初衷。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進行培養,這也是滿足當代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更好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同時在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實現,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1]。
二、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靈活性的英語思維
在提升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過程中,有必要將其與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并注意鼓勵學生建立有效的聯想,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靈活性,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保持思維的靈活性能夠有效解決英語問題,因此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反思,并有效地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使學生掌握靈活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效果和質量。例如,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教學,使他們熟悉各種語法和結構,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打好鋪墊。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培養英語思維品質,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提高學生的靈活性,使學習更加有效,并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提升。同時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小學英語的學習情境更加豐富多樣,在生動的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真正實現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順利進行,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2]。
2.運用情境教學,注意英語教學開頭和結尾的藝術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學習,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學會了解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的聯系和創造性轉化。這就要求教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拓寬視野,并為學生營造一種競相生長、和平共處的情境。在情境教學中,教師不要講的很密集,否則會很無聊。教師需要把填鴨式教學變成問題時教學,著重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積極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這樣,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增加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一節課是一件完整的藝術作品,它不僅要有好的開始和發展,還要有好的收尾。根據不同的情況,教師可以在離開教室之前為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新留下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使學生總結課程教學內容等。簡而言之,小學英語課堂應該始終讓學生以輕松、有趣和引人入勝的方式學習,以此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3.內外部活動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英語思維品質的提升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僅依賴于基礎知識的記憶,對現有的規則和程序的熟悉,還包括重新組織思想中的既有知識和經驗,并靈活地使用規則和程序解決存在的問題。新程序的解決方案和新程序的思考活動經常表現在發明新技術、產生新思想、提出新計劃上,還包括依據新理論制定解決方案。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知識和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學工作要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保持一致。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過程中,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多才多藝的才能。在英語討論課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獨立理解和感受,講述學生自己獨特的思維活動,并讓他們深刻地體驗英語的豐富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多樣性。目前小學教學主要在課堂上進行,但是要想學好英語,每周上幾節英語課是不夠的,還必須積極參加課外活動。這類活動要作為課堂學習的延續,有組織和有目的的開展。教師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學生,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3]。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教師要積極做出應對,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使學生愛上小學英語的學習,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取使用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運用情境教學,注意教學開頭和結尾的藝術性、內外部活動相結合等策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正東,陳治安,李力.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葛連干.從一節公開課看小學英語教學的定位與活動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