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
摘要:本篇文章是《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的讀后感悟,感悟結合了筆者的教育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觀點和做法。
關鍵詞:溫度;引導;陪伴
“雞蛋為什么能孵出小雞,因為有溫度?!迸畠好摽诙龅囊痪湓?,不由得讓我豎起大拇指為她叫好。父母對于子女的愛和溫暖是出于天性使然,就像昨天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最后20分鐘的劇情反轉還是讓我淚流滿面:女兒為了母親的幸福寧愿自己從未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但母親最大的幸福就是把女兒帶到這個世界上,只要自己的女兒健康快樂地生活下去,這就是為人父母的本性。
做家長容易,做一個好家長我認為不易,如何做一個有溫度好家長,更是一門學問,因為孵蛋的溫度一定是要控制好的,否則小雞有很大可能胎死蛋中;李煥英媽媽一定對小賈玲是有很大影響的,否則也不會有后來那么有出息可以說是成功的大賈玲。
讀了李若辰的媽媽劉稱蓮女士的《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才更清楚地知道,做有溫度的家長既要學會保溫,更要學會升溫和降溫,讓孩子在不同的生活狀態中都能感受到父母不一樣的溫度,而愛永遠是那條對稱軸,用心和智慧繪制出一幅孩子健康成長的平穩的軸對稱圖形。
一、升溫:學會搞好關系
孫云曉老師有句名言:“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焙⒆邮且粋€不斷成長的個體,每一個成長階段所表現出來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是不一樣的:小的時候孩子很黏人,對父母幾乎是言聽計從,很是依賴;上了初中,孩子時不時會和父母對著干,對父母的行為還會有很多負面的點評,對父母中肯的建議甚至用“憑什么啊”這樣回答噎得父母啞口無言。劉稱蓮媽媽也同樣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她的做法是加大力度學習,在中關村圖書大廈搬了幾十本家庭教育的書籍,一邊讀還一邊做筆記,學習對家長來說是一劑良藥,除了看書之外,她還去聽有關家庭教育的專業課程,慢慢地,她和女兒李若辰的關系越來越好,用她的話說:“當我們的關系好的時候,我發現,再給她提建議或者為她定規矩的時候她便容易接受了?!彼o了我們兩個有用公式:規矩+關系=響應,規矩-關系=抵觸。
想要讓孩子聽你的,學會和孩子搞好關系真的不失為最好的方式。這種升溫的處理方式不僅適用于家長和孩子之間,還適用于家長和老師之間,孩子和老師之間。聰明的家長如能搞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孩在青春期的很多子事情都會迎刃而解吧。
二、降溫:善于等待引導
成績,這是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從本身意愿上來講,沒有一個孩子愿意自己考得差,之所以考的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智力差別、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壓力情緒等等都會導致成績差。孩子考得差內心感受是復雜且很負面,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會導致孩子情緒低落對學習充滿抵觸甚至會對生活失去信心。此時我們做父母的就要會降溫處理了,當孩子考不好的時候,給孩子多點理解和支持,讓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舒緩過來,如果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能幫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是再好不過了,而絕不是像網絡上父母輔導孩子作業那樣,到處迸發著無名之火,甚至火上澆油,難以收拾。劉稱蓮媽媽說:好奇心,讓孩子想學習;成就感,讓孩子愛學習;好心情,讓孩子愿學習。
我們做父母一定摒除短視心理,面對孩子的不好的成績不要“煽風點火”,一定要學會“降溫處理”,等一等孩子,幫一幫孩子,努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被調動起來了,他才會真愛學習,當然只要孩子熱愛學習了,這跟考試的成績就沒有直接關系了,因為一個熱愛學習、喜歡探究的孩子,無論他的考試成績突不突出,將來的成就一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三、保溫: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朱永新教授說: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成為課堂,但是我們很多家長不擅長做生活中的“導師”,很焦慮,孩子一放假只想著把他送進哪一個補習班,“神獸出籠”這樣的名詞誕生以致讓我們讀到了家長們對孩子放假的恐懼。事實上用好生活這個課堂,不僅能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進步和成長。
劉媽媽的女兒李若辰從小到大對學習都很有興趣,她又是怎么上好“生活”這門課的,能一直為孩子保持住對生活和學習的溫度。首先,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滿足正是孩子喜歡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在動力,看螞蟻、養昆蟲、種花生、去旅游……,這些體驗性學習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保持了學習的興趣,讓劉媽媽也深刻地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這句話的意義,另外她女兒的寫作、生物、地理學的都很輕松,高中后學了文科,各科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其次,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劉媽媽用自己的經歷告誡自己,成績并不是最重要,孩子的自信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讀書多、知識面廣,李若辰的語文、英語成績好,文章也寫得非常漂亮,經常作為范文在學校走廊里張貼;當李若辰物理學到“電”部分的時候,就有意識地讓她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爸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孩子的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便會加強,這正是孩子學習興趣的又一動力。最后就是讓孩子有好心情。父母應該體諒孩子的辛苦,回家后少談學習上的事,多談輕松的話題,這樣孩子也會對生活充滿期待,對學習充滿動力。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孩子需要在學校和課本學習之余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只有生活豐富多彩,孩子回到書本的學習上才能靜下心來去攻克那些枯燥晦澀的難題。學習的第一目的應該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許孩子們還會從各種體驗中了解到,沒有知識,許多生活問題便無法解決,從而變得勤奮好學。
學著做一名有溫度的家長,因為有了合適的溫度才會有寬度、有深度、有厚度,初中三年孩子才可進退有度,孩子的生活才能有濃度,孩子的未來才會有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