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德軍
摘要:中國古詩詞中蘊含著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容易出現忽視誦讀引導,缺乏情境教育與整體作品領悟的延伸,與學生自身認知能力、人生閱歷受限有關,也與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以及技巧有限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理念的轉變,結合自己的豐富的教學經驗,讓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到進一步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策略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經典文化遺產,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也是對學生思想引導的有效素材,讓學生進行經典文學作品的學習與理解,也是奠定其良好文學素養的有效方法。挖掘好文章的主旨,讓他們走進作者的文字世界,實現與作者的內心溝通和交流。
一、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常見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誦讀引導
古詩詞本身富含了較深的思想內核以及情感價值,有作者自身的情懷。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引導中容易走入形式化,更多地集中在古詩詞具體字詞字面的分析理解。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認為古詩詞“三分詩,七分讀”,“讀”占據了其中主要的價值內核。而在小學教師古詩詞引導過程中,更多地采用滿堂灌形式,將字詞做拆分后分析,而后掌握整個詩詞大意。在情感的體會上,也更多地集中在淺層次的理解,無法對整首古詩的意境美得到深入的領會,甚至在古詩詞的意境美領悟解釋都相對有限。
(二)缺乏古詩詞情景的領悟引導
在教學引導上,更多地注重了知識點的理解,缺乏情景的深入感知。如果不能把古詩詞與其背景材料、情景意境結合起來,其價值將蕩然無存。對于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更多情況下需要給予學生一種情景意會的過程,而不能簡單地走流程的理解字面含義。古詩詞所蘊含的詩情畫意,需要調動多樣化的情景體會,理解其豐富的內涵,以及其作品的魅力。例如,在四年級的《清平樂·村居》中,作品展現了五口之家的生活之美與生活的趣味。可以通過圖文、視頻材料做輔助展現,讓學生對這種家庭和樂的感受做直觀的理解。
(三)學生自身的學習局限性
在古詩詞教學上,缺乏開放性思維的引導,更多地讓學生領悟大綱教學要求所需,提升應試教學能力。首先,學生自身的發展年齡受限,在社會閱歷、人生感悟上相對淺薄,不能夠深入的體會。其次,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本身停留在具象思維能力上,對于較為抽象的思想價值觀、情景意蘊的理解相對薄弱。因此教師引導方式的局限也與學生自身理解能力發展有關。但是對于普通大多數的學生而言,他們既無法感知到詩詞的魅力,也不能領會到其中的人生感悟之美。
二、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古詩詞的學習需要教師要從多方面去幫助學生對詩詞表現得情境進行解讀,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前進行教學安排,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創建,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深刻體會到古詩詞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學生意識到古詩詞所呈現的情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事物,使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發生的情境中運用合適的古詩詞,很好地讓學生領會古詩詞中描述的情境以及表達的情感。比如:在進行楊萬里的《小池》的教學時,教師提前準備好荷葉、蜻蜓等教學材料,為學生創建起一個比較貼切的教學情境,之后進行故事講述,讓學生通過對楊萬里創作背景的了解來進行想象,感受古詩詞所表達的美麗畫面,讓學生明白古詩詞相應的應用場景,為學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夏日荷塘。
(二)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古詩詞的教學需要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的改變,結合教材的特點和自身積累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來擴展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講故事、歌唱、表演的形式進行古詩詞內容的演繹,讓學生對作品形式有一個很好的了解。教師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分析,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更直觀得對古詩詞進行分析。教師通過查看學生的思維導圖制作情況,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分析狀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讓學生掌握古詩詞分析的方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思維導圖進行圖形場景化,讓學生感受古詩詞之美,提高學生進行古詩詞內涵挖掘,感受詩詞語言的魅力。
(三)注重古詩詞情境的構建與領悟
在教學引導上,需要從整體的情境入手,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注重背景式教育的引導。古詩詞本身要結合時代背景才能體會出作者當時的心境,尤其是古詩詞多半是作者在個人際遇不佳時所做,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慨。這些內容需要結合歷史背景做闡述,而不能做獨立性的分析理解,否則會導致其整個情境理解的折扣。情景領悟更多情況下需要意會而無法言傳,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教育引導上,教師也需要保持開放性心態,鼓勵學生創新思想,讓學生自我去感知這種情境之下作品所需要傳達的感受。甚至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喜好去分析作品的情境,而不能單獨的集中在某個考試模板之中。要充分的引導學生意識到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很強的多樣性理解特點,每一個人都是作者,每一個人的理解不同都是賦予古詩詞作品更多的生命。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利用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感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學生古詩詞素材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非常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根據古詩詞的教學特點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更好地貼近學生的學習尋求,真正的讓學生對古詩詞表達內容有所領會。
參考文獻:
[1]劉希堂.部編教材理念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76):44-45.
[2]黃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0(09):36-38.
[3]趙穎.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