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玲
摘要:實驗教學是課程改革提出全新教學方式,初中物理學科作為理論與操作型學科,教師應重視帶領學生完成物理操作實驗,讓學生在自我動手中領會物理知識。以核心素養為教育背景,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標準,同時將核心素養滲透在物理學科實驗型教學過程,最終讓學生成為道德行為高尚、實驗操作與理論兼備的全面型人才。綜合上述,本文總結物理學科實驗教學的意義,并探析核心素養視角,物理學科實驗教學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應用
引言
初中生物理素養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通過實驗學習過程,提升自身物理素養,最終強化能力實現自我價值。課程改革對初中生提出新的學習要求,通過物理課堂學習,學生更應養成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同時具備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并具備物理思維與探究精神,基于此,教師應重視物理實驗,課堂上帶領學生共同操作,提升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與物理素養。
一、核心素養視角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新時期教育的根本,讓學生具備適應時代發展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物理思維的發展,最終實現道德與行為的規范。實驗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借助初中物理課堂,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教科書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形成物理思維。基于上述內容,總結以核心素養視角分析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第一,培養學生物理思維。初中物理課堂將理論知識通過實驗方式進行驗證,學生不僅得到操作機會,還可培養學生驗證能力。傳統物理課堂更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學生操作能力與物理思維養成,學生無法通過操作,完成教科書理論知識的驗證,這對學生物理思維強化過程有所限制,此時借助實驗實現學生思維的強化。
第二,能力強化。課堂實驗過程,這是初中物理課堂重要的授課方法。以往的物理課堂授課環節,教師忽視學生物理素養的養成,這其中包括學生的探究精神、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對知識的探索興趣,這一問題造成學生成績突出而實踐能力較差等弊端。通過教師做出的教學創新,課堂上重視以實驗為傳授理論知識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在實驗氛圍濃厚的課堂環境中,逐漸形成物理素養,最終實現能力、素養的同時進步。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營造實驗環境,強化學生操作能力
物理課堂實驗教學環節,教師首先要做好情境構建工作,有效利用氛圍導向來指導教學工作展開,清晰教學的主要發展前進目標,并同時強化氛圍導向下的學生思維啟發。同時,在具體教學落實階段,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實驗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加速傳統老舊實驗教學的改進處理,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體驗和感知,給予學生更充分的動手參與機會。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導入分層性教學原則,基于分層導向,完成小組劃分,優化小組分工,設置小組對焦任務,參與到實驗教學從問題提出、理論假設再到結論得出的全過程中。例如人教版《聲音的特性》學習時,本節課授課難點是讓學生掌握音調、響度與音色的理論知識,授課過程筆者借助實驗方式為學生演示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別,筆者與學生共同準備鋼尺、橡皮筋、口琴等基本實驗器材,最終通過實驗操作學生清晰掌握音調高低與振動快慢有關。
(二)進行生活化實驗,強化學生創新思維
物理課堂進行實驗授課環節,針對學生當前情況進行分析,其實驗基礎知識往往不夠充足,包括器材把握、現象分析、原理討論等。基于此,學生通常不敢動手實驗,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無法順利完成實驗。部分學生雖樂于動手操作,但規范性較差,無法跟進教師的實驗節奏,同時教師自身往往難以對焦個體學生來進行全過程的指導,并且考慮到課堂的時間限制條件,這就使得部分學生無法完整地得到實驗的全部流程,無法獲取到實驗的正確結果。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基礎性知識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是開展實驗的前提和基礎。例如人教版《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一課學習時,本節課授課難點是讓學生掌握物體的沉浮條件,并知道下沉、懸浮以及漂浮的原理,課堂上筆者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筆者準備透明并裝有水的燒杯,并將三個改造后不同重力的乒乓球放置水中,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發現未經改造的乒乓球浮于水面,乒乓球內有實心鐵球的沉于水下,另一乒乓球懸浮于水中。隨后筆者帶領學生共同總結,浮沉條件與浮力、重力相關,學生通過實驗收獲頗多。
(三)啟發性實驗,強化學生核心素養
實驗教學是物理理論通過動手實踐得以驗證的主要載體。那么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啟發學生的思維則始終是教學的重點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是可以導入現實生活的現象,提高實驗與學生生活的親密度,獲取學生的好感,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過程中實現學生的思維啟發。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好實驗教學的問題設置,提高問題的探索性與開放性,更好地利用問題資源,夯實實驗教學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強化自身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以此完成物理學習。例如人教版《能源與可持續發展》一單元學習時,筆者帶領學生觀看核能源、核反應堆的相關視頻,此實驗無法操作,筆者借助視頻課件為學生播放,以此引發學生深思。課堂筆者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以能源發展視角分析,新能源的開發對人們的生活有哪些好處”學生回答“保護環境,對科技發展也有所幫助”,筆者以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視頻觀看,讓學生對能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進行深思,實現素養與實驗教學的教育價值。
三、結束語
綜合上述,本文總結初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的具體策略,初中生物理素養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通過實驗學習過程,提升自身物理素養,最終強化能力實現自我價值。課堂上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與思維發展,這是新時期教育的根本,使學生具備適應時代發展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物理思維的發展,最終成為實驗能力強、知識與素養兼備的初中學生。
參考文獻:
[1]趙仕麗.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1(26):44-45.
[2]楊強.試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路徑[J].試題與研究,2021(18):159-160.
[3]洪培峰.科學探究教學實踐中培養初中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實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21(5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