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琪
摘要:對新課程改革要求進行分析發現,課堂教學應摒棄以往由教師單一為學生傳授知識點的模式,教師應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并自主探究知識點,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對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合作探究式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現如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團結、協作,學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屬于核心內容,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升有著重要作用,但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足以滿足新時期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需求,為此,教師需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并發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切實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效率。
一、增強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基于教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學科成績,往往與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有密切關系。學生對某課程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后,會不由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此過程中會積極表現。而學生對語文閱讀合作學習能否產生興趣,關鍵在于語文閱讀課堂上是否有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因此,語文教師應在閱讀教學期間,采取提問、互動等方式營造合作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可以積極參與進來,為提高閱讀合作學習效率提供保障。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采取合作學習的新方式,加強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該詩主要描繪的是李白送別好友的情景,詩中展示的是二人之間深厚的友情,整首詩的重點是李白站在江邊眺望好友遠去的情形,也正是從這里充分體現出李白對摯友的不舍。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小組對這一情景進行模仿、表演,在合作以及表演過程中與古詩詞產生情感共鳴,讓靜態的文字變得更生動活潑,由此提高學生對古詩內容和情感的理解,強化學生對古詩的感悟,從而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學習潛能,為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會得到提高,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中,對語文知識進行吸收。教師可以為小組布置具有探究性的任務,讓學生能夠發揮集體的力量,開展自主探究,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以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一課的教學為例,語文教師應以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興趣,如“諸葛亮為什么要‘借箭’?”“諸葛亮向誰‘借箭’?”在此基礎上,結合文本內容來提出具體的合作學習目標,如“緊扣課文語言,感知文中周瑜、諸葛亮等人物的特點”等,特別是通過對諸葛亮籌劃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內容的研讀,感受人物形象,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領會事情的本質意義。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思考問題,在讓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順利完成合作學習任務。
三、開展探究活動,提高教學成效
小學語文教學范圍比較廣泛,并且具有人文性和實踐性特征,小學生年齡小,對新鮮事物和知識點的好奇心比較強,對此,教師應綜合考慮所有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語文學科本質組織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活動,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探究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在玩樂中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參與實踐,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合作探究活動可以在校園中開展,還可指導學生深入自然環境中,并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活動的熱情,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四季之美》課堂教學中,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要求學生查找與文本內容相關的資料,如與四季相關的古詩詞,使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即可對四季風景形成感性認識。課堂教學完成后,在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時,可將文本內容作為基礎,為學生介紹不同季節的特征,再帶領學生觀察校園中的自然景觀,并采用簡潔的語言描述。組織開展上述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四季之美的理解,提升教學成效。
四、教師及時引導,管理課堂秩序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學生都會進行討論,有的學生也會趁機聊天,談論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內容,影響課堂秩序。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觀察,對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進行教育,并且幫助學生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合作學習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以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發現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并不如意。筆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并不適合所有學生,所以,一些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吃力的問題,此時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指導,如告訴學生“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著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蓖ㄟ^這種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樣一來,學生的合作學習目標更加清晰,便于學生順利地完成合作學習目標,進而有利于優化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有效作用,應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予以應用,讓學生能夠在與同學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促進自主探究意識的發展,豐富語文閱讀的經驗,實現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成為更加優秀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鄧筱梅.探討高效課堂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東西南北(教育),2020(1):397.
[2]王艷新.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195.
[3]錢文霞.小合作、高效率、大收獲——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