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生
摘要:所謂民間美術,是指廣大勞動人民用自身的辛勤和智慧創造的一種民間藝術,是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且流行的藝術,是現代美術的源泉。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教育領域逐漸意識到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賞析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將民間美術滲透到美術教學中,促使學生了解蘊藏在其中的優秀文化精神,促進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藝術鑒賞能力
民間美術是傳統藝術中的一種,也是我國歷史文明發展傳承下來的瑰寶,其凝聚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民間美術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還有助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通過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增強學生的美術創作意識及能力,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民間美術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民間美術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藝術形式,它能夠通過豐富的民間美術作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理解能力和審美意識。首先,民間美術凝聚著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文化修養、思想情感及偉大抱負。將民間美術有效融入小學美術教育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促進學生自我人格
的完善,還能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其次,民間美術是小學美術學科中的重點學習內容之一,其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藝術特色,與小學美術學科中的其他內容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民間美術獨特的藝術性質及藝術魅力會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感和特殊的美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修養,讓學生了解傳統藝術的魅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及審美賞析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完善小學美術教學體系
將民間美術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有助于促進學生美術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綜合發展。首先,民間美術能夠有效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民間美術因地理環境、地域特征、民風民俗、情感氣質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種類的藝術體系,并且不同的藝術作品都有著極高的制作技巧及巧妙的構思。很多民間畫家擅長運用夸張的手法,使美術作品能夠沖擊人們的眼球,具有豐富的人生意義、浪漫主義色彩、生活氣息及藝術感染力。因此,民間美術作品在給學生帶來全新美術體驗的同時,能夠加強美術課程的人文性、實踐性、審美性及多樣性。其次,民間美術能夠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形式,更好地滿足課程改革的需求。民間美術的獨特表現形式及文化內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民間美術作品開展多樣的美術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并鼓勵學生參與到美術活動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二、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滲透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美術教學理念
美術教師要明確意識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開展更加全面、多樣化的美術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加強對傳統民間藝術的審美普及教育,將民間藝術滲透到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形成對民間美術的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與賞析,促使學生能夠自主挖掘民間美術中蘊含的獨特韻味。例如,在教學“抽象的雕塑”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民間雕塑,運用對比教學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雕塑的深刻理解。首先,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都見過哪些雕塑?你們知道這些雕塑是如何制造的嗎?這些雕塑具有哪些美術特點?”以此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美術學習態度。其次,教師結合教學重點融入民間美術,開
展“民間雕塑賞析大會”,通過現代化設備、網絡技術等將民間雕塑及教材中的雕塑內容以圖像的形式進行展現,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圖像進行評價與賞析,分析不同雕塑作品的特點與外貌特征,看看其有哪些差別,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正確賞析這些雕塑作品,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形成。
(二)完善民間美術教學方法
民間美術具有豐富性及多樣性,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取適合小學生美術學習的民間美術素材,將其與美術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以豐富美術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文化的認知與了解。首先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詳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生活閱歷,挑選出符合學生美術學習的民間美術作品,將民間藝術形式與現代審美觀念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在對民間美術作品的評價與賞析中培養藝術鑒賞能力。
(三)提高對民間美術的重視程度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民間美術的有效滲透往往離不開教學環境的支持。首先,校內領導及美術教師要提高對民間美術的重視程度,加大基礎美術教學設施的資金投入,注重對民間美術創作的開發與研究,在校園內創設專屬的研究教室及美術展覽室,最大限度地實現民間美術與美術教學的深入融合。其次,美術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民間美術素養,提高對民間美術的認知和操作水平,通過參觀美術展覽館、上網查閱民間美術資料、與其他美術教師共同探討等方式不斷拓展自身的美術視野,加深對于民間美術的理解。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其不僅符合傳統文化教育的要求,還最大限度地豐富了美術教學內容和形式,迎合了課程改革方向。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民間美術的多樣化、藝術化特點,讓學生擁有更加廣闊的美術學習空間,促使學生的美術思維及美術創造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從而更好地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文艷.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02):152.
[2]沈秀蘭.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