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文化認知水平較低,閱讀理解水平較差,因此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切實結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合理設計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在閱讀教學設計環節也是存在相應問題的,如何針對性地結合教學問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閱讀能力;提升策略
閱讀能力對于任何一個學生而言都是比較重要的一項能力。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對于書面文字的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任務,如何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升和學生的閱讀教學融合起來是值得思考的教學問題。
1.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現狀
1.1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小學低年級學生大都屬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還比較貪玩,也不太喜歡認認真真的上課,思維也比較活躍,該階段正是他們個性形成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在課堂上可能就喜歡嘰嘰喳喳的講話,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時常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后面干一些自己零碎的小事。教師則習慣了以自己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會直接打斷學生的對話,要求學生必須規規矩矩的[1]。如果教師在教學閱讀課程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學生沒有舉手回答,就會被教師呵斥等,這就大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期如此,學生會逐漸對閱讀學習喪失興趣,同時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1.2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
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不高體現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設計閱讀教學。如低年級小學生對于趣味性學習要求較高,他們對于一板一眼式的教學是比較抗拒的,也聽不進去這樣的內容,即使聽進去了也不會主動思考。
1.3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單一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不能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手段,也就導致閱讀教學效果無法達到最好的結果[2]。
2.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策略
2.1優化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閱讀基礎性知識,還需要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平日就可以多鼓勵學生們讀一些兒童書籍、兒童報紙等,如繪本故事、《小學生天地》一類的報紙書籍等,并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尋找中心思想,具備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從而達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語文教師作為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啟蒙者,要能夠在平日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正確的閱讀方法,如教師可以教學生畫波浪線,將文章中帶有總結性的語言標注出來,或者也可以摘抄那些具有啟發性的優質句子,然后和學生共同分析研究,直到學生們能夠熟練運用這些句子[3]。如果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則要能夠提問,并向教師尋求幫助。
2.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都不太容易集中,對于事物的關注性也不會很長久,因此總是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這種情形下,要想讓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習慣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好在該階段的孩子都容易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投入較多精力,教師可以通過迎合學生的心理狀況,設計趣味閱讀課堂。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課文《狐假虎威》的時候,考慮到這篇課文是寓言童話故事,本身具有較為濃厚的趣味性。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明確教學目標為:讓學生能夠理解“狐假虎威”的成語含義,并能夠利用“狐假虎威”這個詞在合適的情境下進行造句。但是眾所周知,成語向來都是博大精深的,低年級學生的理解層次顯然還沒有到這個程度。教師不妨開展語文情境課堂,如教師事先會準備好一些教學用具,包括狐貍的頭飾、老虎的頭飾,然后讓同桌互相戴上頭套,進行課文大聲朗讀,同桌互相檢查生字學習情況[4]。然后,教師先提煉出課文中的多音字“悶”、“轉”,運用肢體語言向學生們演示不同讀音的兩個字的不同含義,隨后按照一定邏輯帶領學生們分析課文內容。最后,就是進入故事表演環節,教師負責指導學生表演故事情節,其他小朋友負責觀看故事。這樣一節完整的閱讀課堂就形成了。
2.3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閱讀本身就是一項比較個人化的行為,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外人再深入的分析也無法代替小學生自身對于情感表達的理解,這就得完全依靠學生自己主觀認識。不同的學生由于閱讀涉獵情況不同,視野也不一樣。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閱讀潛力,然后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能夠真正熱愛上閱讀。
例如在教學《沙灘上的童話》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課前讓學生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進行自主學習,學習過后要能夠具備通順的閱讀該自然段內容,還要能夠正確理解該自然段段意。因為學生們暫時做不到深層次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們錄制好教學微視頻,然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同時結合文本內容就可以逐漸熟悉課文內容[5]。教師在視頻中會對自主閱讀的方法提供相應規范指導,包括瀏覽、找關鍵詞、數句子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找到有效的學習途徑。到了正式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情況,然后基于學生的自學情況設計教學。
3.結語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低不僅僅是受到自己的認知影響,與當前的閱讀課堂教學整體設計不科學有緊密聯系。教師要能夠從多角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翠鳳. 淺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0, 000(006):173,186.
[2]肖德蘭.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策略[J]. 國際教育論壇, 2020, 2(10):150.
[3]劉家敏.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25):1.
[4]劉亞善. 關注小學語文中段教學,提升學生閱讀能力[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7):1.
[5]韋立明.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為例[J]. 讀天下:綜合, 2021(6):019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