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錦麗


摘要: 目的 探究針對性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人心理狀態、疼痛情況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總計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針對性手術室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術后24h、48h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開展針對性手術護理,可緩解不良情緒,改善疼痛狀況,值得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室護理;心理狀態;疼痛
【中圖分類號】 R575.6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被臨床用于膽囊息肉、膽囊結石等膽道疾病治療方式,多數患者往往對手術治療缺乏深刻認知,對手術室陌生環境產生恐懼心理,醫護手術過程配合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安全隱患事件發生率顯著偏高,對手術順利進行造成影響。而當前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及配合作為保證手術順利開展關鍵。常規護理未側重于從術前方式、術中醫護人員配合及術后訪視關注程度,導致術后不良反應率發生率較高,影響手術效果。當前針對性護理干預通過完善整體手術流程,針對性開展手術室護理,可有效防范并發癥,減輕疼痛及緩解不良情緒,對患者病情康復起著積極意義。文章就針對性手術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心理狀況、疼痛情況如下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總計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納入標準:①納入對象具備腹腔鏡術式指征;②具備正常思考、溝通能力;③病歷檔案、診斷結果的資料完整;④患者知曉研究內容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并發癥無法耐受手術者;②伴有肝硬化、妊娠及腹腔感染者。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40~65歲,平均(52.36±5.65)歲,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40~65歲,平均(53.27±5.87)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術前訪視評估患者術前檢查、手術準備工作等,告知術后各項注意事項等。觀察組:針對性手術室護理:①創建小組:針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常規護理中常見問題、薄弱環節及潛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與患者個體差異性相結合,擬定針對性護理計劃。②術前:術前1d巡回護士進入病房后,訪視患者同時全面評估患者身心狀態,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腹腔鏡開展各項流程、優勢及安全性,幫助患者熟悉手術流程,減輕因手術所致負面情緒。心理護理貫穿于臨床護理全程,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針對患者心理問題配合心理疏導,積極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舒緩情緒。入手術室后積極安撫患者,避免情緒激動,術后意識恢復期間輕輕、溫柔呼喚患者,避免手術室環境下引起緊張不安情緒,增加術后躁動風險。訪視護士與主治醫師、麻醉醫師及器械護士術前確定手術操作所需儀器及護理配合,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運轉,完善手術室及器械消毒工作,確保手術準備充分,并對術中患者可能出現問題及護理人員進行探討并擬定合理策略。③術中:巡回護士:術前30min對手術室溫度及濕度、手術儀器及設備功能檢查,進入手術室后核對病例,緩解患者不安及緊張情緒,確認無誤后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麻醉醫師開展麻醉操作。配合手術操作,如建立氣腹,為醫師提供所需物品、器械,術中觀察生命體征及保暖情況,妥善處理標本。當手術結束前,清點好器械、紗布及手術用物,患者返回病房后,與病房護士交接好患者基本情況、皮膚及引流管等。器械護士:術前與巡回護士清點儀器,確認腹腔鏡儀器是否處于連接及完好狀態,術中與醫師做好配合,迅速、準確傳遞手術器械,當出現鏡頭術野不清、模糊等情況,擦拭鏡頭,協助醫師完成電凝操作,維持手術視野清晰,術式結束后,及時與巡回護士清點用物。④術后:術后1d回訪,解釋患者及家屬所提出問題,詢問患者自我感覺,有無排氣及切口疼痛情況,告知患者遵醫囑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呼吸、咳嗽,避免疼痛加重,一旦切口疼痛難忍及時告知責任護士及醫師處理。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
1.3 觀察指標
(1)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1]評估術后12、24h、48h后疼痛評分變化,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嚴重。(2)采取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2]評估護理前后情緒變化情況,總分8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術后12h疼痛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h、48h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術式優勢為微創,手術切口小、術后疼痛輕及康復速度快,并受到患者及臨床醫師一致好評。當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操作復雜,患者往往因手術麻醉藥物、手術環境、手術操作刺激等因素影響下,極易引起不良反應及并發癥,而增加術后躁動發生率。往往手術開展中,護理人員面對主要問題為術前患者情緒改變及術后舒適所致疼痛,上述兩項因素作為影響患者康復重要外界因素,為此,護理人員需側重關注上述兩點問題,進一步提高預后,降低不良反應率[3]。
當前手術室護理質量與患者術后康復情況緊密相關,往往可減少并發癥率及疼痛程度。針對性手術室護理模式以現代手術室護理方案及醫療技術作為依據,針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臨床特征分析并擬定合理化應對措施,遵循患者個體差異性擬定出個體化護理方案,編織出一套個體化手術室護理干預模式,體現出“以患者為中心”理念,常規護理為基礎滿足患者多樣化、個體化護理需求[4]。文章研究指出,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開展針對性手術室護理,患者術后24h、48h疼痛評分顯著偏低,且SAS、SDS評分顯著下降,與對照組比較,P<0.05。針對結果分析得出,針對性手術室護理術前完善患者情緒干預,做好健康宣教及術前器械準備,提高患者對手術知識了解程度,進一步緩解不良情緒。術中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做好自身工作職責,防范術中不良事件發生,術后定時訪視,積極予以術后指導,完善術后疼痛干預,經過一系列護理措施干預,有效緩解因治療所致不良情緒,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整體護理效果顯著[5]。
綜上所述,針對性手術室護理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整體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魏書靖,王慧,姚曉紅. 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4):101-104.
[2]沙琳琳. 快速康復外科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效果[J]. 中國急救醫學,2018,38(z1):355.
[3]霍百會,李素平,李月明. 手術室護理配合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0,15(z1):113-114.
[4]扈艷,郭婷,布赫.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9):4082-4085.
[5]馬雪花,陳敏,倪雪琴. 某三級醫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用手術室護理路徑在手術室護理中效果分析[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9,27(19):1234-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