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孫英芹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也逐步呈現,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涉世未深,思維較為簡單,在家長教育的過程中,也沒有注重給孩子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導致很多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面對一些突發狀況時不知該如何進行處理,這對于小學生的安全有很大危害,為此老師應該給小學生進行一定的安全意識培養提升其自我保護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安全意識;培養策略
根據我國的實際調查,近10年以來全國中小學生平均每年的死亡人數大約在4萬左右,這個數據十分龐大,觸目驚心也應該被各位老師以及家長所關注所重視,真正意識到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命十分脆弱,必須要不斷提升其安全意識,這樣才能最好的保護小學生。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學實際安全教育教學情況來看,實效差強人意。很多老師在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的過程中,沒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都是浮于形式,導致學生也沒有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沒有學習到相應的安全知識。
一、新學期開始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力上都是相對較為薄弱,因此在每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筆者都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的培訓,老師會給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并在紙上寫下答案:第一,在上下樓梯的過程中,你們認為應該注意的主要事情有哪些?第二,在課間活動時為了盡可能的不受到傷害不傷害他人應該怎么做?第三,在乘坐公交車時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等等,通過一些問題的設定來使學生回憶思考如何進行自我保護,以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筆者還聯系了當地的公安局給學生來進行關愛孩子交通安全第一課,重點引導學生在上下學的道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因為交通安全是小學生安全的第一大阻礙。很多小學生也是在交通事故之下喪生,為此必須要為學生編制一張從家門到校門的安全網。
二、營造氛圍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只是生硬的給他們進行安全相關知識的教育教學,讓他們死記硬背,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很多學生都是聽老師講解完后就忘記。為此,老師應該真正從學生的角度思考,給學生創設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對于安全知識學習重視度。筆者在給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就努力的給學生營造相應氛圍。首先在物質文化建設方面,在學校內要張貼出安全標語,同時電子滾動屏幕也要不定時的出現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識,要設置安全宣傳櫥窗,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無時無刻都能意識到安全至關重要。安全意識的樹立也至關重要,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筆者要求班級學生定期更新黑板報的內容,每一個月都要更新一次有關安全方面的黑板報,讓學生在做黑板報時提升對于安全技能的學習。老師還會不定期的給學生舉辦一些有關安全的手抄報比賽或者是演講比賽,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又能潛移默化之中使學生學習一定的安全知識,真正使安全知識入腦入心。
三、通過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非常喜歡故事、節目表演等形式進行知識的學習,為此在給他們進行安全意識培訓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多采用這種新奇的方式多樣化的模式來使學生加強對于安全意識的學習,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自我保護能力。筆者會在每一周的時間中給學生找出一節課,讓學生進行情景劇的創設,然后自己進行角色扮演,老師可以提前給每一個小組找好題材,也可以讓每一個小組自行進行題材的尋找,通過這樣的模式,學生在搜集資料整理成情景劇的過程中,其實就學習了很多有關安全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形式不僅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積極主動,也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方式。筆者還會給學生講解一些小故事,給學生觀看動畫視頻等,通過這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給學生進行安全方面知識的滲透,使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安全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四、家校共建延伸安全教育的觸角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忽略了對于學生安全方面的教育,通過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家長都偏重于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習進行全方面的照顧,但是卻忘記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總有脫離家長的那一天,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才是真正行之有效保護孩子生命健康安全的方式。為此除了學校應該加強對于學生安全教育之外,家長也應該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怎樣進行自我保護?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安全能力,老師可以定期的向家長進行培訓,給學生下發安全手冊,讓家長根據安全手冊的內容給學生教導,真正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為孩子的安全成長保駕護航,如果孩子在家庭亦或是在學校之中有哪些行為表現出安全意識的短缺,家校也應該及時進行溝通聯系,針對這一情況及時引導,有效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學校安全無小事,學生的安全更是關系著每一個家庭幸福,學校應該將安全教育扎扎實實落于實處,需要聯合家庭共同給孩子保駕護航,真正使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登德.小學生安全教育中的有效性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20(14):132.
[2]江鑫. 小學生安全教育中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期刊網,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