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華
摘要:目前許多初中數學老師在課程設置上存在著不完備、支離破碎的問題,其備課時間和內容都是分散的。由于老師準備的課程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教學的教學內容也有零星的情況,很多初中的老師都不太清楚這一門學科的課程的標準要求。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存在著內容的重復性、不完全一致性、自相矛盾等問題,使學習者在學習此類課程時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和系統化能力。文章對初中數學整體課程的教學進行了初步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整體單元:教學設計
前言
而所謂的“單元整體”,則主張以“以整體為導向”來進行數學教學,有助于“全面”地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以數學為基本準則,以培養學生的數理思維為基本目的。所以,老師們必須從全局的觀點來看待這門課的教學,并從中發掘出它的精髓,對整體課程進行了全面的剖析與設計,并將課程的內容科學地組織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設計。
一、當前初中數學單元整體設計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教師對于整體理念認知不足
許多初中教師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老師們的教學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教學的教學內容出現了一些零碎的情況。很多初中的老師都不太清楚這一門學科的課程的標準要求。其次,他們沒有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對數學教科書自身的系統的學習上,所以在設計課程的時候,他并沒有從全局的觀點來考慮問題。他們覺得,在真正的課堂上,只要把每一門課程都安排好,讓他們把所有的問題都做好,但是這樣下去就會讓他們失去主動性,變得懶洋洋的。許多初中數學老師也都覺得加強整個課程的設計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從而使老師更全面地展現出初中數學的完整的課程體系,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初中的課程內容更加了解、掌握,從而提高其數學水平,從而促進老師的學習效果。同時,運用單元整體設計方法,使老師對教材的具體需求和把握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推動了數學學科的專業發展。然而,初中的老師們并沒有完全理解這門學科的總體理念,因此在單元的教學中,并沒有能夠真正地貫徹實施。
2.知識點多且分散
因為新課標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需求,都是呈螺旋狀增長的,所以在初中的時候,知識的分布非常的零碎,而且還會有很多的重疊。而且,這種安排的次序不是那么好控制的,因此這種教學模式會讓老師在教材中呈現出錯綜復雜的特征,使教師難以掌握整個數學的課程,因而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就不能運用系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的數學。
3.學校不夠重視
學校是教育的管理者和執行者,他們負責師和教學,但他們沒有長遠的目標,沒有長期的規劃,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關注到數學的教學,因此,他們的教學體系并不完整。學校對初中數學的實際評估,只看課時的教學,注重的是每個課時的實際效果,然而,這種課時的教學并不完善,缺乏系統性,導致了對課堂的評估不夠精確??傊7經]有為老師搭建一個教學的舞臺,因此老師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教學思路。在這樣的環境下,單元的設計需要加強老師的思想。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料并不多。
4.教育基層在課程管理當中的自主權不足
新課改后的教學大綱屬于國家、地方、學校三個層次的課程管理,學校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權。不過,由于各種原因,各大院校的課程安排也會有所不同,不過總體來說,教材的內容都是按照課本的節奏來的,他們是從必修課開始的,然后才是選擇學習的,他們沒有把整個數學的概念都融入到自己的教育之中,這是一種對數學系統的破壞,這就等于是截斷了一個數學的基本原理,也破壞了一個完整的數學體系。但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會嚴重地制約著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在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當中應用整體理念的具體策略
1.教學目標體現整體的理念
初中數學教師在實施課程的總體規劃時,應從三個層面進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緒和價值”。這三個層面并非彼此孤立,它們彼此之間互相推動,構成一個整體。這要求老師清楚地認識到不同的學生的發展水平,同時也要考慮到,如此,既可以掌握全局,又可以從宏觀上進行。在制定單元設計的教學目的時,要充分考量這個目標的合理性,以及能否使其具備必要的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同時,整個教學模塊的設計要使其具備一定的想象力、邏輯和計算能力,在數學上,幫他們解答一些問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要充分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就必須把整個課程的思想貫穿于教育目的之中。
2.教學內容要體現整體理念
以“整體性”為起點,對有關的數學課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只要掌握了初中數學的基本結構,然后通過反復的學習,將各個章節的特性進行深入的分析,就能發現其中的關聯和區別。與此同時,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以指定教材為主,同時還應結合其它材料進行輔助。在初中數學單元總體的設計中,要對教學目的進行持續的分析與學習,并依據學生的真實的認識程,對其進行適當的組織與補充。
3.教學方法要體現整體理念
在初中的數學課上,通常采用的是實踐法、探究法和演示法,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則是講授法。在運用上述兩種教學方式時,不要只選取其中一種,而要讓學員充分了解本科目的內容。盡管初中的數學很容易,不過,學生們并不能完全聽懂,因此,如果老師希望在運用中實現教育目標,一定要按照實際的內容、特點和要求,同時,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并總是以與課程自身的知識架構相結合,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基本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4.教學氛國要體現整體理念
因為初中的數學中有許多非常抽象的東西,因此,這就需要學員的思考和運算,許多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都會感到困難,所以老師們必須要用現代的科學的教學理念,用詼諧的語言、自然的、適時的、靈活的教學方式,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也會變得越來越好,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建立起一個團結的集體,比如說,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如果老師用一種很自然的方式來提問,老師會用慈祥的眼神看著他們,而且可以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成績,這樣,就能讓學員養成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心態。
結語: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在初中數學課上,采用的是一個整體的學習方法,第一,要把整個課程的概念都表達出來,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同時,在教學的內容與方式上也要反映出總體的思想,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并對教材進行輔助。持續提高教育效果和體系,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參考文獻:
[1]王同飛.試論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0):52.
[2]顧蕾.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探討[]].學苑教育,2017(24):87.
[3]林金芬.淺論初中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設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22):120.
[4]趙欣.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策略探討[J].知識文庫,2018,000(020):P.146-146.
[5]周小平.初中數學單元化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9,000(00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