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郁青
【摘要】現階段在鄉村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中,由于部分鄉村教師教育觀念較為陳舊、教師師資力量薄弱、科研能力弱等原因,導致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不足。為解決鄉村學校科研能力不足的現狀,本文通過實驗研究,對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科研能力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基于導致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相關的改革對策。
【關鍵詞】鄉村學校;科研能力;“雙減”政策
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實施,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在鄉村學校。由于鄉村學校教師科研能力不足、師資力量較薄弱,以及教學觀念落后,對“雙減”政策把握不準確等原因,導致鄉村教學質量提升緩慢,不利于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就要對影響鄉村學校教師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相關的解決對策,才能使鄉村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改善和提升,有效促進教育公平,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一定的貢獻。
一、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的意義
1.能夠有效深化教育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
鄉村學校的教學一直是我國教學改革中的重點扶持和改革對象,通過加強鄉村地區,尤其是小規模學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能夠積極推動新時代教育現代化的進程,盡快實現教育強國建設的夢想。
2.能夠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在鄉村地區,通過加強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和提升鄉村地區的教學能力,使鄉村地區的教學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
3.能夠促進鄉村教育全面發展。
通過對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進行提升,可以有效提高鄉村教育,使鄉村教育向著創新型、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實現全面發展。
4.能夠使鄉村學生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通過不斷加強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能夠使鄉村教師學習和吸收更多先進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有效促進鄉村的教學質量,使鄉村學生得到更優質的教育。
二、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
1.鄉村教師教育觀念較為陳舊
對于鄉村學校,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學校而言,導致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不足的首要原因,就是鄉村教師教育觀念較為陳舊。在筆者課題實驗學校中,一所只有6名教師的山區學校,當問及新課標理念是什么時,他們居然一致認為那只是理論空談,對教學的實際意義不大。由于鄉村教師的教育觀念與城鎮教師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傳統的教學理念導致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素養受到限制,不利于鄉村教育發展。在鄉村小規模學校中,一個年級或許只有一個班級,所以學校對班級學生的考核和評價沒有可比性,導致有個別教師錯誤地認為反正只有一個班級,教好教壞都是一個樣,從內心深處就不愿意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從而導致鄉村地區的教學質量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2.鄉村教師師資力量薄弱
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強弱同學校的師資力量有直接的聯系。在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由于教師資源十分匱乏,導致學校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較弱。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師范生不愿意到鄉村地區教書,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流動大,造成鄉村教師師資力量薄弱。同時,由于鄉村地區的教學環境較差,使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沒有更大的舞臺發揮自己的特長,沒有更好的平臺進行教學研究和科研工作,導致教師的科研能力受到嚴重限制。再加上鄉村地區的學校經費有限,無法滿足教師平時開展繼續教育,導致教師不能夠在任教期間參加和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造成鄉村教師師資力量薄弱。
3.鄉村教師沒有準確把握“雙減”政策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都在積極響應“雙減”政策,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從而更好開展各項“雙減”工作,使學生能夠在“雙減”政策下有質有量地快樂學習。但是在鄉村地區,由于鄉村教師科研能力薄弱,導致在解讀“雙減”政策過程中,沒有準確把握“雙減”政策的核心思想和意義,在開展相關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不利于“雙減”政策的實施,同時無法真正提升教學質量。
三、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的有效對策
1.更新和提升鄉村教師教育觀念
在鄉村小規模學校,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就必須要更新和提升鄉村教師教育觀念。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讓鄉村教師在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引導下,充分意識到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不要用傳統的理論知識限制學生的發展,而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動手能力,實現主動學習、自主學習。
2.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當地政府、教育部門也要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在全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要保證現有教師的文化素質和專業能力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對現有教師進行不斷的在職培訓,并通過開展縣管校聘、集團化辦學、送教下鄉等系列活動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促使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同時,讓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有效帶動。在課題實驗中,采用結對幫扶的方式,讓“強校”中教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與“弱校”中需要提高教學教研能力的教師進行結對幫扶,經過一學年的努力, 使“弱校”教師教學能力及業務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3.多元化方法加強鄉村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在加強鄉村學校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過程中,不妨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加強鄉村教師教學科研能力。首先,要定期對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進行考核,促使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穩步提升。其次,要提高教師的自我反思與學習能力,使教師適時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并通過跟崗實習、名教師集中研修的方式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最后,要不斷加強教師的科研意識,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解讀國家針對教學的最新政策,對新課改內容進行學習,并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總結以往教學經驗,有效提升鄉村學校教師科研水平。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以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為重要抓手,能夠進一步加快教育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提高教學能力、促進鄉村教育全面振興,使鄉村學生的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升。但是,在現階段導致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鄉村教師教育觀念較為陳舊、鄉村教師師資力量薄弱、鄉村教師沒有正確把握“雙減”政策等。為了能夠進一步精準提升鄉村學校教師教科研能力,就要通過更新和提升鄉村教師教育觀念,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多措并舉開展考核等方式,讓教師置身其中教學研究,探討適合欠發達地區教學的教學模式,以此加強鄉村教師教學科研能力,使鄉村學校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有效推動教育現代化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鄒子亮.新時代鄉村小學教師教學工作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6):247-248.
[2]苗培周.新時代鄉村小學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0(0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