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玫 鮑善恩

【摘要】本研究通過探索如何將文化意識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整理課例并歸類,為初中一線英語教師提供參考。在教學中通過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英語學習的能力,進而塑造中學生的文化品格,提高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
一、研究背景
《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英語教學的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新課標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學科核心素養,其中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一起被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是學生能通過學習習得的,為適應個體全面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基礎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主要包括5 C:自信(Confidence),創造(Creativity),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同情(Compassion)。
文化意識是指對中西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中華文化的認同,是學生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文化意識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在其起源和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維模式,思維價值取向,表現為積極開放或消極保守,兼收并蓄或排斥異端。
語言學習過程就是培養文化意識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有對語言輸入的機械操練,也有輸出環節的靈活運用,適當滲透英語國家的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語言是文化與思想的載體,英語學習能促進學生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與關懷,提升學生內在的素養、氣質與個性品質。基于豐富的英美文化,在教學中滲透和感知,建構知識,多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禮儀文化,對開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很有意義的。有人說,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
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素養的重要性。本課題重點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不同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培養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營造和諧英語課堂環境,讓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跨文化意識,對中西文明都有理解并吸收精華,成為我國需要的優秀國際人才。
二、研究目標
在以課本為載體的基礎上把文化意識素養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以促進學生文明和諧發展為立足點,適應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需要,把準時代脈搏,及時汲取人類最新文明成果,為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使教育具備國際視野,具有開放、綜合、選擇、實踐性;堅持評價標準的多維度、多元化,評價人員、方法、手段的多樣化,積極創設健康有序、寬松和諧、開放高效教育機制和育人環境。
三、研究內容
(一)探索將文化意識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1.通過鉆研教材,巧用教材
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的話題涵蓋了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個人情況、日常活動、學校生活、人際交往、節日習俗、健康飲食、安全救護、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等,教材的文化意識強,內涵豐富,既介紹外國文化,也宣傳中國文化,并把所導入的中外文化內容和學生所學的語言內容密切聯系起來。英語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在平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素養的培養。
九年級Unit 10介紹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墨西哥、巴西、法國、瑞士、哥倫比亞等國家初次見面的打招呼方式、時間觀念、餐桌禮儀等文化意識的差異。教師通過播放視頻、現場演示、情景劇表演等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學生了解不同的區域俗文化,學會尊重各個國家的文化,養成入鄉隨俗的良好行為習慣。
2.通過創設情境,模擬現實
情境創設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而創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事件或氛圍等。真實的情境能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真實的環境下,學生更容易理解,更樂于接受,更善于思考。
在教學七年級上學期Unit 7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假設這樣情景:“我”的朋友開了一家服裝店,新年來臨之際,為了搞促銷活動,請同學們為“我”朋友的服裝店寫廣告詞,如果廣告詞被征用,能得到一份精美禮品。“我”還把朋友服裝店的照片給學生看,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興致勃勃,思維活躍,積極參與。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學會理財,合理消費。
3.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僅表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體現于不同的課外活動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外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以增加學生知識面,多方面、多層次地滲透文化。通過課外閱讀,做調查報告,唱英文歌曲,欣賞英文電影,講英語小故事、開展英語演講,表演情景劇,舉辦辯論會等活動,鞏固所學語言知識,讓學生在不同氣氛、情景下接受禮儀教育與文化熏陶。
例如,上完八年級下Unit 4 ,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場關于after-school classes for children的辯論賽,學生通過準備資料,不僅復習了本單元的重點短語和句型,還深入了解中國和外國課外輔導班的情況;通過辯論,學生敢于表明自己的觀點,提高了應變能力,增強自信心。情景劇表演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每學期上完新課后,筆者會組織一次情景劇表演大賽,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本學期的一個話題,自己編一個情境。為了把情景劇表演好,學生必須理解所選話題的文化背景,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文化意識還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平時,教師也可引領學生看《書蟲》《英語世界》等書籍雜志,大量的課外閱讀也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途徑之一。
4.通過節日文化
節日文化是學生可以感受樂趣的話題,教師應該巧借這個話題,介紹不同背景知識,幫助他們了解西方英語國家中重要的節假日和主要慶祝方式。如,九年級Unit 2 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介紹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嫦娥奔月的凄美傳說,及西方的圣誕節故事Christmas Carol中的吝嗇鬼經歷過去、現在和將來靈魂的拷問,有了愿意和大家大方分享的頓悟,在閱讀中讓學生體會Sharing is caring分享即關愛。
5.通過介紹閱讀材料的背景知識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介紹閱讀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該國的文化。新目標Go for it教材中八年級上冊Unit 5 專門講到文化一詞。美國文化著名的標志之一就是卡通畫。這是一篇閱讀文章,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理解美國的文化知識。Walt Disney沃爾特·迪士尼, steamboat Willie威利號汽船、Mickey Mouse 米老鼠、 Hollywood Walk of Fame 好萊塢星光大道。新教材滲入了更多的中國文化,Beauty in common things則融入了中國的文化元素:天燈sky lanterns,剪紙paper cutting,泥塑和泥人Chinese clay。
(二)研究在各種課型中融入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在詞匯課、語法課、聽說課、閱讀寫作課等課型中的融入。
1.在詞匯課中融入文化意識
中西文化差異在語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廣,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有七不問:年齡、體重、學歷、信仰、婚姻、收入、住址等都是比較私人的,所以通過用談天說地的辦法來打開話題是比較安全的話題。
2.在語法課中融入文化意識
語法規則雖然說是一些程式化的、約定俗成的東西,但也包含有文化的成份。例如,英語中的格、數、性、體、人稱、時態、語態、語氣等語法范疇都有強制性的運用規則,而漢語的語法則多是非強制性的,有時可以省略,這種差別可以從英語國家的歷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諸方面加以解釋。雖然這些解釋對于實際運用英語并不會起到多大作用,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語法規則,甚至可以為學習英語增添一些趣味。
3.在聽說課中融入文化意識
心理學家沃爾夫森:“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是比較寬容的,與此相反,違反了說話規則卻被認為是不夠禮貌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模擬情景,要有所針對地介紹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把英語放到具體的語用背景下進行教學,使學生獲得真正的交際能力,以免出現交際中的語言錯誤。
4.在閱讀寫作課中融入文化意識素養
在語篇結構的銜接中,英語中運用多一些連接詞,而漢語比較少。句與句的連接方式一個是“形合”,另外是“意會”。從文化內涵來講,有人認為英語民族在分析思維上,能夠擅長理解語句成份之間的關系,因為他們會充分依賴這些詞來表情達意。如果教師在語篇教學時能夠很好地說明差異及成因。那么,這樣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技能是積極有效的。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可滲透的文化意識素養
初中三年的課程按話題分類,可用表格歸納為:
(二)相關課例
1.謝燕玫:2021年11月,作為省“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培養對象送教到陽江市奮興中學,分享了中考話題課例The Power of Language 的示范課,展示語言的魅力。
2.朱妙芳: 2022年4月, 《基于英語繪本的語法復習課例—— Infinitive 》河源市東源縣初中英語示范課。
3.盧偉英:2021年11月,《“雙減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活動開展”以人教版七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B 讀寫課為例》。
4.顧奕文、吳春梅:2019年9月18日,《中考專項聽填信息訓練——Fight for our dream》,市級公開課。
5.周小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聽說課
6.鮑善恩:課例人教版九年級《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寫作課,獲市錄像課一等獎。
7.賴碧芳:《閱讀課課堂環節文化意識融入的思考與具體操作——以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下Unit10 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為例》。
四、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歸納法等。
五、創新之處
本研究借助國內外文明禮儀的教育,重點營造初中良好英語課堂文化氛圍,從課堂管理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意識并落實到行動上,凸顯英語課堂特色和文化底蘊,做得“學語言,啟心智,懂文化,愛生活”。努力避免課堂教學模式化、僵硬化,避免“千人一面”的課堂,加強各種課型的實際運用研究,突出課型特點和教師特色,彰顯教師的個人教學魅力與風格。
參考文獻:
[1]劉雄偉.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
[2]王春華.挖掘英語課本,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6.
[3]孫優榮.文化素養提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究[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8.
責任編輯 ?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