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娟 閆潔
摘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已經走進各個行業,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幫助,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教育領域當然也要緊跟時代的趨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教育領域進行創新改革已成為一種契機,怎樣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是當前主要的探索方向。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現狀,并結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提出一些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數學;智能化教學
引言: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活動相結合所帶來的各種應用,成為了當前教育部門所重點關注的問題。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這門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而小學教育階段,更是為學生在數學學科打下基礎的階段,所以關于如何進行智能化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需要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深入研究的方向。將傳統的授課理念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更生動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提高小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遇到的問題
(一)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需要改革
在當前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于學生對數學公式和解題方法的掌握,這往往沒有讓學生對于解題的思路拓展開,當遇到一些問題時只是慣性的套用運算公式和老師講解的方法。許多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是在向學生的腦中灌輸解題方法,然后再在課下輔以大量的練習題,以此來鞏固學生在上課時學到的知識,這不利于學生拓展解題思路,不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二)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缺乏
在小學這個教育階段,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加之數學這門學科具有邏輯性較強的特點,這導致很多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不濃厚,甚至有些學生會對數學產生厭煩的情緒,不想學加之學不會,這就讓許多學生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數學這門學科無論在什么階段都是學生邁不過的一座大山,其在理解時的抽象性往往讓學生感到枯燥,這就導致許多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充分掌握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知識,這就讓很多學生對數學失去了興趣。
(三)教師對于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太過呆板
在時代的背景下,當前的小學實際教學當中,也有很多教師進入了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最為普遍的。在很多學校不斷完善基礎硬件設施下,多媒體設施成為每間教室必備的設備。很多教師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想方設法得將多媒體加入到實際的課程教學當中,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時,往往只是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內容進行,這就讓整個課堂的氛圍顯得比較無聊苦悶,這讓學生對于本就難以理解的數學只是更加望而卻步。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相關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教育中,小學生年齡小,因此容易產生好奇心,所以教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比如通過多媒體等形式,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這樣,小學生的獨立性就可以得到發展和加強,不僅可以重新喚起小學生對被遮蔽的數學知識的興趣,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小學生的思維,從而在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創造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程。
例如:在教師講解《認識圖形》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來向學生們展示日常生活中普遍可見的物品,以此來讓學生對圖形的概念有個大致的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圖形變換,來讓一個固定圖形進行變換,這樣可以極大地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這樣做不但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也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知識,這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二)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教育課程改革實行之前,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才是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教師把學生放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上,教師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小學的數學教師應該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并引導學生主動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這種背景下,應當加快從主體者到引導者的角色轉變,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構建高效率的課程教學。
例如:教師在講解《有余數的除法》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幾道11為被除數的練習題,并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比賽,教師用口算的方式,在得出結果后,學生會驚訝于教師算題的速度,并由此產生疑問,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運算規律及方法教給學生,并讓學生進行嘗試。這樣不僅極大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巧妙運用互聯網技術,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在利用“互聯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掌握相關技術,這樣教師可以在授課時利用相關技術,將抽象的問題實現具體化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本上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具體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有助于學生對于問題更好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并與時俱進,以此來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廣角——植樹問題》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問題中的植樹問題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找出問題中的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并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發現數學的有趣,而且讓學生愿意深入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對“互聯網+”運用到課堂中進行研究時,不只是需要單方面接收新技術,更要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探索出最有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法。小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來進行定制教學目標及方法,對課程教學不斷創新,從而實現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改革。
參考文獻
[1]仲金花,擇優而用激活課堂——淺論“互聯網+”背景下新型數學課堂的構建研究 [J].考試周刊 ,2019,(25):104.
[2]白映星,“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9,(3):59.
[3]鄭琳,“互聯網 +”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 ,2019,(13):105.
[4]張亞婷,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9,(12):64-65.
基金項目:寧夏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教育學學科)資助項目(NXYLXK2021B10)
作者簡介:顧曉娟(1992-),女,回,寧夏吳忠人,銀川閱海小學教師,碩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電子郵箱:gxj_2886@163.com.
閆潔(1991-),女,漢,寧夏西吉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積分方程數值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