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蕓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雙減”政策的有效落實,小學學段的綜合教育理念被廣泛推崇開來。音樂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美育、德育、智育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小學教學中得到普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音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拓寬小學生的學習渠道,增強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因此,在新時期,小學音樂教師要重新審視多媒體教學,發揮出多媒體的功效,促進小學音樂教學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音樂;音樂教學
引言: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基于互聯網和媒體技術的一種融合性理念,在教育體系的應用范圍內,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在營造“沉浸式”教學氛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在音樂課堂內,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表達音樂作品的藝術內涵和作品情感,對提高學生音樂感受力有著積極作用[1]。
一、將多媒體應用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一)充分激發學生對小學音樂課程的興趣與熱情
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小學生對音樂這門專業和其他相關學科產生興趣與熱情,多媒體則被認為是有效地幫助小學音樂教師進行課堂優化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生對于自己課堂重視力的最佳工具。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烈的階段,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五顏六色、聲像交替同步、能動能靜的視聽教育環境,有效調動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意識,豐富教學內容及教學資源[2]。
(二)用生動、形象的表達方法,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的魅力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部分中小學的音樂教師只是通過他們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表述形式去呈現所需要展示的課堂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整個課堂教學進行的過程又比較單調與枯燥,缺少了一種形象與生動。
因此,要將各類多媒體技術和設備合理有效應用到小學音樂實踐性課堂教學之中,通過視頻、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直觀地向小學生呈現實踐性的教育內容,激發小學生對于各門青少年音樂實踐性課程的興趣。這種直觀有效的方法可以促進將音樂課堂教學全過程轉換為一段更加具有形象化、生動的語言,從而受到學生廣泛的青睞。而且,眾所周知,圖片和視頻的傳播相較于文字和語言更加生動形象,也更好理解,因此,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或者圖片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魅力。
二、將多媒體應用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結合
想要學好任何一門知識,預習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對于音樂學科同樣如此,除了會“唱歌”以外,多樣化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故事同樣是學好音樂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前預習的重要作用。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小學音樂課程的一節欣賞課,但是教材中對歌曲的介紹較少,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有關國歌的相關視頻素材,讓學生在課前觀看,了解歌曲的由來和革命先輩奮斗的艱苦卓絕,從而增強民族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3]。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對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師要提高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谛畔⒓夹g發展而產生的多媒體教學,為小學音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創設音樂情境,設計精彩的課堂導入,使小學生由音樂的被動學習者變為音樂的主動學習者和享受者,讓小學生進入系統的音樂學習中。小學生對童話故事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為小學生選擇充滿童真童趣的動畫影視資料,以此創設故事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讓小學生在觀看故事的同時產生知識探究的欲望,增強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小學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將音樂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用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實踐喚起小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和上進心。
(三)引用更多的樂器
在現代化的音樂課堂上,學習音樂首先就要了解和學習一些用于演奏的樂器,然而僅僅是讓小學生清楚地知道這些樂器的品牌和名稱及其形狀,不足以使學生對其產生良好的記憶。想要充分了解樂器,最好的途徑之一是讓學生清楚地去聆聽這些專業的樂器發出的聲音,學校由于設備不夠豐富,沒有一些專業的樂器,這樣就可能會直接導致大部分學生只是簡單地記得這些樂器的尺寸和形狀而不清楚地知道它們所發出的聲音,那么這樣的回憶就是很短暫的,同時無法吸引絕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多媒體已經完全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解決各種困難,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就可以尋找很多種類型樂器的尺寸和大小及其聲音,甚至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將多種類型的樂器緊密地融入到一起來進行自己的演奏,使學生很直觀地就能聽到自己所學習的樂器,了解它的聲音和形狀,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英國管這一樂器時,倘若小學學校沒有英國管,教師可以在網上多尋找一些英國管的圖片,收集一些英國管的相關知識,并收集英國管的樂曲和演奏視頻,在課堂上通過圖片展示英國管的樣子,通過樂曲感受英國管的聲音,通過視頻整體感受英國管演奏的氛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教學目的。
(四)課后音樂鑒賞,提高音樂修養
在課后環節,教師同樣可以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鼓勵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復習。例如,《環球風采》是音樂教育體系中對世界音樂認知的起點,也是打開學生音樂世界大門的鑰匙。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音樂風格,教師可以收集、整理音樂文檔,對不同地域特色的音樂曲目進行匯總,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拓展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有效開闊自身的音樂視野,利用音樂渠道發現世界各國文化體系的不同,提高自身音樂修養和綜合素質。
結束語
總之,小學音樂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肩負著美育的重任。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開發音樂教學新模式,提升小學生對音樂的好感,積極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參考文獻:
[1]王露潔,張橋.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國教師,2020(S1):169.
[2]劉曉. 論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 紅豆教育,2020,2(31).
[3]石偉.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