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奎
摘要:新教材高中物理課程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從物理學的視角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建構關于生活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情景中思考物理知識,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引領學生認識科學的本質,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健全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做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基礎。高中物理教學要求是:通過對物理課程的講解,學生不僅要學到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解決物理問題,領略物理世界的奇妙,讓物理課堂變得有"生命"[1]。如何在諸多復雜的情景中抽象出事物的共同屬性,概括事物的本質特征,完成從經驗常識向物理觀念的轉變,這時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物理模型;物理觀念;科學探究;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習高考相關的物理知識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物理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定合理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感受科學探索與研究過程,在提升科學認識的同時,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享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這樣既提高了物理學科素養,又能快樂而高效的學習,事半功倍。
一、情境設定促進學生素養的提升
新教材高中物理課程,幫助學生從物理學的視角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建構關于生活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情景中思考物理知識的作用,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引領學生認識科學的本質,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健全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做有責任的社會公民奠定基礎。引領學生認識科學的本質,養成科學態度、科學世界觀,為做有責任的社會公民奠定基礎[2]。
高中物理已經采用了新教材,新教材具有以下特點:內容體現時代性,注重科學精神的熏陶,呈現方式生動活潑,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等。這些特點要求教學時應該有新的教學情境,只有新的教學情境設定,才能適應新教材的需求,才能更好的發揮好新教材在教學中的優勢。目前僅有一屆學生正在使用新教材,大多數物理老師還沒有使用新教材,這就體現了高中物理新教材情境設定研究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本課題可以有效幫助高中物理教師完成老教材到新教材的過渡。
二、情境設定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首先,大多數的高中學生都會覺得高中物理很難,甚至可以用"談物理色變"來描述。過去的物理教學以知識為線索,所有的教學服務于知識傳播,一切為了考試的需要而進行,對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理解難度大,學習不容易得到收獲,學生很少主動的學習物理,如果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通過創設情景,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就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總是希望自己學習的東西是有用的,通過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轉變到解決問題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目前,我國核心素養的教學本質就是要提高學生素養,而要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需要設定各種滲透核心素養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插上積極的翅膀。
其次,建立適當合理的教學情景有利于物理規律的探索,學生從情境中提出和解決問題。對問題出現的原因作出各種假設,運用科學規律制定分析過程;學生也可以利用實驗裝置進行實驗,通過分析實驗數據,進行討論總結,得到相應的物理規律。學生在教學情景中能通過科學思維,探究實驗過程,找到答案,享受學習的快樂,提升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應結合具體的實際情境,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學生將情境與知識相聯系的水平,例如是否能把情境中的一段經歷轉化為一個物理探究過程,是否能把情景的故事轉化為某種物理現象,是否能把描述情景的文字轉化為物理表述等。把問題中的實際情境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物理情境,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這是應用物理觀念思考問題,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關鍵。在物理教學中,應讓學生獲得在實際情境中解決物理問題的大量經驗,建立合理的物理規律探索的教學情景。
三、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情境
高中物理課程結構雖然已經調整,但是主要知識點,基本沒有改變。內容多而且繁雜。對于教學情境的設定,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生活實踐情境類
生活實踐情境類情境設定,與日常生活、生產密切相關,教育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生產實踐中的的現象。如新教材必修1中的質點模型、太陽系行星模型的實例,讓學生知道物理模型在物理學研究中的作用;如必修2中分析研究牽引力、速度、發動機功率的關系,如必修3中分析靜電的利用與防護在激光打印、靜電噴霧、靜電除塵中應用[3]。
(二)學習探索情境類
學習探索情境源于真實的探索、研究過程,學生在處于這類情境的時候,必須利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開展智力活動,同時要有一定的創新思維,要從解題轉變到解決問題。如新教材必修1中關于瞬時速度概念的構建就與研究物理問題的極限方法相互關聯。如新教材必修2中利用發現海王星的事實,說明科學定律的作用。如何向我國東部遠距離輸送電力問題,探究高壓輸電原因。再如新教材選擇性必修3討論為什么第一類永動機,第二類永動機不能實現的原因。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承受新高考帶來的壓力,要從傳統的解題到解決問題中來。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科學探索、研究過程,在提升科學認識的同時,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享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提高物理學科素養。把問題情境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物理情境,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可以讓學生獲得在實際情境中解決物理問題的經驗,形成把情境與知識相關聯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姚永春.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物理學習困惑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2019,(39):16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必修第三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1.